“良好的体魄,是我们抵御一切的前提”
这两天,有两件大事最让中国人关心,一件是“过年回家”,另一件是“肺炎疫情”。
1月20日起,“肺炎疫情”多次登上热搜榜,有最新消息称,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高占成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平均约7天,短则2至3天,长则10至12天。
新型冠状病毒由湖北武汉一个小小的海鲜批发市场引发,正在全国多个省份蔓延,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已造成多人死亡,导致上百人感染,一时间人们一提起武汉便心生恐惧。有人将它的危险性与2003年的非典病毒作比较,觉得它的危害性更大,原因在于此时正值新春佳节来临,全国人员流动频繁,这无形中增加了传播风险 。
在不断蔓延的恐慌情绪里,有一个名字频繁占据热搜头条。这个名字在时隔近17年后,又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 。
2003年,钟南山60多岁,他带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一线奋战,打赢了那场几乎席卷全球的疫情,那次疫情在广东出现首例,最终造成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多人死亡,如今钟院士83岁,他再一次在危急关头站出来,为广大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体现自己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伟大使命。
一提到钟南山,我们都清楚他在传染病领域有着伟大成就,实际上,他的家庭是一个体育氛围浓厚的家庭。
他曾经是短跑冠军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同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56年,钟南山体育成绩出色,作为北京医学院的运动员代表,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在运动会中他获得了400米栏的第一名,直到现在,北京医学院仍有几项钟南山创造的运动纪录没人能打破。
《钟南山传》如此记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他再度挑战自我,最终战胜了自己。1958年8月,于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里,钟南山凭借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女儿是优秀游泳运动员
钟南山女儿在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出色的游泳运动员,她获得过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1994年还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纪录,在1994年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钟帷月尿检呈阳性,成为首个遭国际泳联禁赛的中国游泳运动员,颇为遗憾。
不过钟老女儿的丈夫是美国人费利伦,他曾参加过美国大学男篮联赛,钟南山的儿子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医生,还是院篮球队的主力,全家都爱好体育 。
妻子李少芬是篮球运动员
李少芬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士,于1951年加入广东队,在1952年入选国家队,曾历任广东女子篮球队教练,广东省体育工作队副大队长,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于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所在的国家队,获得了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的第四名,获得了1963年新兴力量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的冠军,获得了1964年法国“四国”女子篮球比赛的冠军。
她是我国著名的女篮选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运动员,被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元帅送到苏联学习。李少芬退役后担任过广东女篮教练,担任过省体工大队副大队长,担任过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担任过中国篮协副主席,担任过广东省篮协副主席。李少芬还是主攻运动康复和运动训练的副研究员。
其实钟老给我们提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加强锻炼,通过加强锻炼来提高自身免疫力。而且从本次发病死亡的人员名单中不难看出,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所以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并长期坚持下去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能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人吗?他的肌肉力量完全超过28岁的年轻小伙子!
其实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这件事很早就被曝出了,2015年有记者进行采访,钟院士和记者一起通过爬步梯上十多层楼,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他说:“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5年,钟南山参加游泳锻炼的照片被传到了网络,这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感叹他的身体太硬朗了!
之前还有曝光钟院士和年轻人一起打篮球,确实让人佩服。
要是去过健身房的人肯定清楚,在健身房里遇到超过五十岁的人是很困难的,然而83岁的钟在跑步机上跑步不存在丝毫压力 。
力量训练同样是钟院士极为喜爱的,这是他83岁仍能拥有一身结实肌肉的缘由,除跑步外 。
除了哑铃锻炼,钟院士也会做一些徒手训练,比如双杠臂屈伸。
钟院士经常讲,锻炼如同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即要终身运动,如此才能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而最大的成功便是健康地生存 。
在钟南山、李少芬特意为他布置的家庭健身房中,跑步机的使用率最高,每次锻炼时,钟南山都会先穿上运动背心,在跑步机上快走和慢跑,之后才开展其他的训练流程。
我过去从事的运动是中距离跑,70年前我就有跑步锻炼的习惯,年轻时我把跑步当作竞技运动,年纪大了我会通过慢跑来健身,所以我对马拉松项目本身很了解。
钟南山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跑步的关注与喜爱,还提到了对马拉松的关注与喜爱 ,他表示自己没跑过全程马拉松 ,也没跑过半程马拉松 ,但经常会跑5公里左右的距离 。
在钟南山院士的观点里,跑步是一种方法,它能提升上班族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它也是提升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和抵抗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强调了跑步和饮食对于提高自身体质的重要性,他表示城市居民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步行,游泳也非常不错,实在没有条件的话可以做室内的器械运动,他自己也有一个小型的健身室。
“若要身体安康,需有三分饥饿与三分寒冷。” 正是秉持这样的运动健康理念,钟南山院士身体状态良好,始终奋战在一线 。
他通过自身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他84岁了,却依旧像年轻人一样,身体强健,活力满满!
人们敬重钟南山,是因为他具备院士的专业素养,他拥有战士的勇猛无畏,他更有着国士的担当精神 。
17年前非典时期,他说出了那句广为人知的“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央视主持人向他发问:你关心政治吗?
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
17年后,新的疫情袭来,已84岁的他再次披挂上阵。
他匆忙赶赴武汉,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又在危难之际接受使命,出任紧急组建的科研攻关组组长。
17年前,有领导人这般评价他,抗击非典时,要是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或许就不会如此 。
17年后,我们再次看到了他的忙碌身影,看到了他努力拼搏的样子。在人心决堤的时刻,他是那个能够堵住决堤之口的人。
但我们更要进行反思,反思为何会发展到这样的状况,为何会致使全国人民的新年过得如此焦虑,为何会导致各级领导甚至中央领导人都必须在春节加班,为何会使得84岁的钟南山院士还不得不挺身而出……
教训十分惨痛啊 !最可怕的并非悲剧 ,最可怕的是悲剧过后我们将悲剧忘却了 !于是悲剧不断重复 ,悲剧数量何其之多 !
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称,实践证明,在越是重要的关头,越能锻炼一个干部,在越是关键的时刻,越能考验一个干部,同时,在这样的时刻也越能识别一个干部。
诚哉斯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什么是医者仁心,这就是医者仁心!
什么是国士无双,这就是国士无双!
但很多网友也留意到,短短几天时间里,钟南山院士显得更加憔悴了。特别是他哽咽的那一刻,令人心生敬重,同时更让人感到心疼!
毕竟84岁高龄了,您还是要多保重身体啊!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