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哪句美食诗词,曾触动你的心弦?
美食与诗人相逢之际,诞生了一句句传颂千古的动人词句,这些词句能让今人和古人展开对话。上周,我们开展了相关留言征集活动,众多读者分享了自己喜爱的美食诗词,现在我们一同来瞧瞧都有哪些精妙语句吧!
纪录片《苏东坡》
01如此佳句,古今通感
@王木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喜欢这首诗是因为苏轼先生特别爱吃,即便仕途遭遇挫折,他也能寄情于美食。有鲜笋、肥鸭、嫩绿的野菜,还有人间至鲜的河豚……念完这首诗,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春日里的情景,惠风和煦,流水潺潺,三五知己一起去郊外踏青、野炊,唇齿间满是鲜嫩肥美和清爽适口的交替滋味。生活不会一直顺遂,要是做不好这件事,那就去做其他的事,从中找到平常日子里的小美好,体会平淡之中的好滋味。
@顾沉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或许是因为从小在山村成长,所以格外喜爱这种乡村生活,这里的饮食简单质朴,虽谈不上精致,然而氛围很棒,真诚又热烈。最关键的并非吃的是什么,而是与什么样的人一同进餐。心中怀念着家乡。
@若安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在黄州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好想改写成“湘江绕城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我甚至不清楚鱼和笋确切的品种。我出生在北方,在做客长沙之前,从来不知道除了炖、煮之外,鱼还能烧得如此鲜美;从来不知道笋子长在土地里是什么样子,也从未领略过它们和腊肉一起炒出来的绝妙味道。那些味道令人难以忘怀,这大概是由于,那尾鱼在下锅前一小时,还在主人院前的塘里自由自在地游弋,还大概是因为,那些竹笋在被热油包裹前的几个小时,还静静地伏在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林里,好似安安静静的竹宝宝。
相思鲈鱼(摄影 孙孙Boy)
@秦静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春日里萌生了酿青梅酒的想法,于是开始动手。把青梅的果蒂摘掉,将其放置在盐水里浸泡两个小时,去除青梅的涩味,之后放在太阳下晾干,再用牙签扎几个小孔。把容器清洗干净并晾干,按照一层冰糖一层青梅的方式摆放,倒入蕃薯酒,盖好盖子,让它在时光中慢慢发酵。青梅酒现在呈现出好看的琥珀色,每次想要喝的时候,都克制住了,留到冬天吧,在大雪纷飞的时候,与你对酌,一杯又一杯。
@香雪海
白居易在唐朝士大夫阶层里,对饮食的敏感度极高。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主食的精妙描述。也有不少对荤素菜式的精彩刻画。还包含众多对饮料的细致描写。像“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净淘红粒窨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每次读这些诗句,都会让人感觉口齿生香,津液流转,品味到各种滋味。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大唐盛世,成为一名普通百姓,回到唐朝,依旧是个爱吃美食的人 。
02舌尖享受,超然意境
@镹壹
黄州的猪肉品质优良,价格却像泥土一样低贱。富贵的人不愿意吃,贫穷的人又不懂得如何烹饪。早上起床后吃上两大碗,吃得饱饱的,自己觉得满足就好,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当年苏轼被贬至黄州,始创了“东坡肉”。后来他发现黄州以北三十华里处的黄陂县,当地百姓过年过节有吃东坡肉的传统。为此,东坡写下了这首打油诗。正如文中所说,苏东坡确实是古代引领美食潮流的“顶流”。他丰富了后人的节日,年夜饭桌上有一道“东坡肉”,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有滋味。美食“东坡肉”诞生于苏轼境遇极其糟糕之时,打油诗《猪肉颂》也诞生于苏轼境遇极其糟糕之时,所以我们在他享受味觉美味后,不难体会到那份超凡的乐观淡然精神,体会到烹调艺术与人生超越的有机结合。
@曾姗姗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春天时于山林煮笋,望着泛起的浮沫,品味初春的鲜涩,以双关之语道出人间有味是清欢,欲望清明,大大方方,至味至淡,至清至真,这是虽为陋室、惟吾德馨的箪食瓢饮、却不改其乐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谷雨
怜惜你卧病在床想念新橘,试着去采摘,发现橘子还是酸的,而且也还没有变黄。想在书后题写三百颗橘子,要等到洞庭的橘子林挂满霜的时候 。
全诗化用了王羲之《奉橘帖》的典故,其中提到“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当时王羲之想给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人送橘子尝鲜 ,可惜还未到霜降 ,熟橘数量很少 ,即便不辞辛苦 ,也只得了三百枚橘子 ,然后悉数奉上 。韦应物化用了这个典故,以此表达对病中好友深切的挂念,心里想着,怎样才能让好友快点好起来,好友在信中说想吃橘子,他记在了心里,当下还未到霜降,橘子尚未成熟,等橘子成熟了,他一定会多摘一些,满足好友的心愿。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句词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句词写道 ,将牛肉分给部下的将士们拿去烤着吃 ,乐队用瑟弹奏边塞的歌曲 ,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兵马 。在这句词中 ,辛弃疾引用了《世说新语·汰侈》中的内容 ,“晋王恺有良牛 ,名‘八百里驳’” ,借八百里来指代牛肉 。这句词描写了辛弃疾与麾下将士分食牛肉时的豪迈场景,他们采用“炙”烤的方式,而非更文雅的煮、焖方式,更写出他希望带着麾下将士一同光复河山、驱除鞑虏,读罢让人热血沸腾。
@rice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与卫八,虽未享用山珍海味,二三十年未曾相见的老友,意外在卫八家中重逢,即便只是粗茶淡饭,也显得格外可口,何况春韭与新饭,堪称人间美味,亦是清欢,这份感情,格外令人感动。
03 该怎么去形容你最贴切?
@沙沙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这句诗源自徐勃的《咏荔枝膜》 。首次读到这个句子时感慨颇深 ,古人不仅吟咏甜美多汁的荔枝 ,竟然还为剥下的壳子和膜赋诗 ,并且写得如此美妙 ,这是多么热爱生活呀 ,又或者说这是怎样一种吃货精神呢 !
图 /
@说书人
竹篱茅舍间,青黄之色显现。香雾喷人,令人惊讶果子半破。清泉流淌于齿间,初次品尝让人有些怯意。吴地女子之手,三日仍留有余香。
一个“惊”字,将吃橘子时喷薄而出的芬芳描绘得淋漓尽致,一个“怯”字,把吃橘子时清凉沁齿的味道描绘得淋漓尽致。
@维罗妮卡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小时候不清楚细乳是什么,也不晓得怎样戏分茶,却着迷地感觉像是握着一杯奶茶,且带着纷繁规整的拉花……虽是误解,然而读到此处,如今唇舌之间仍有细腻咸香的错觉。
@小鸭嘎嘎嘎嘎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关于螃蟹的诗句,我特别爱吃蟹,搭配姜醋吃起来回味无穷,这句诗极其形象地描绘出打开蟹壳后的情景,令我立刻口舌生津。
图 /
穿越千百年的一句句美食佳句,留给今人的,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记忆,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慨。诗行间的山珍海味、箪食瓢饮,带来古今通感。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妨选一个闲暇日子,沉下心,拂去诗集上的尘土,试着用最简单的方式与古人进行一次对话。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