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故事给我们启示,学习成绩好并非真正的好,唯有解决文中提及的这个问题,才称得上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刘禅,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
“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就是他。
刘备刘玄德算得上是情商极高之人,可为何在儿子的教育方面却如此失利呢?
在《三国演义》里,不少人都对刘禅作出过评价 ,除了诸葛亮称赞其“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外 ,其他人的评价大多是 ,“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 ,“主暗而不知其过” ,“懦弱” ,“主非中兴之器” ,“亡国之君若刘后主者,其为后世诟厉也久矣” 。
总之,没一句好评!
刘禅家庭条件优越,却将家业败光,是家庭教育彻底失败的典型例子,对当下的家庭教育具有警示作用。
那么,刘备对刘禅的教育到底失败在哪里呢?
其实,刘禅在学识方面并不差,他从小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籍,诸葛亮还亲自抄写供他学习,他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同时还被要求习武。
从学问方面,可谓名师高徒、饱读诗书。
看来问题不出在学习上。
但我们留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刘禅即位的时候还是个17岁的孩子,按照刘备的安排,所有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断 。
也就是说,刘禅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不错,然而所有的事情,都存在他人为他进行安排,为他做出决定 。
人都有惰性,有人替自己操心,自然越来越懒。
他几乎没有独立思考、决策的锻炼机会。
这就是很多“*二代”之所有没落的通病。
然而我们也察觉到,这种富贵病正扩散至诸多中产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当中 。
很多富贵阶层反而注重了对孩子的锤炼与培养!
如今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在孩子学习方面抓得非常紧,然而却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锻炼 。
比如说,可能会督促孩子写作业,要求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名次,还会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等等,在这些方面要求十分“严格”。
但是,很少有人会注重锻炼孩子学习之外的能力。
比如说,一起外出的时候,让孩子充当主角;在饭店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学会付账;问路的时候,让孩子去询问......等等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都存在锻炼孩子的机会。
很多事,只凭借“说”是无法达成的。唯有让孩子更多地亲身去实践“做”,才能够形成深刻的记忆。
在“做”之中就会慢慢体会解决办法,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所以说,解决孩子“富贵病”,最好的方式是,当爹当妈的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要锻炼孩子自己去“做”的能力!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