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利的高个子山顶与太阳在框架中的剪影。山区旅游指南
考虑一个美丽的全景的徒步旅行者
这种景象不常见啊
背包客也被称作驴友,指的是那些三五成群或者独自四处游逛的旅人,即背着背包进行长途自助旅行的人,现在主要以群体登山、徒步、探险等人群为主,其目的是通过游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挑战极限等。那么背包客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记者采访了来自上海的24岁背包客严先生。
从钓鱼到做背包客
我爸有个钓鱼群,我喜爱钓鱼,便加入了那个群,群里有几位群友是背包客,相处久了彼此熟悉后,听他们讲背包客的事儿,觉得有趣,便与他们一同去旅行。通常出发会有计划和地图,有起点与终点,然而没几个人能一直坚持走下去,所以在旅途中会不断结识新人,接着结伴继续旅行至终点 。
谁都有机会做背包客
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试着成为背包客,不一定要去到很远的地方,只要在自身身体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去完成计划,这就算是成功了。
但出发前得做些准备,装备方面一般会有登山鞋,冲锋衣,双肩包,背包最好是双层带背沿的那种,帐篷,打火机,花露水,消炎药,食用盐,刀具,换洗衣服等,实际上一名专业背包客会尽量少带物品,靠本能存活下来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
旅途虽美,也有危险
旅途中危险最多的是自然灾害,我有个朋友之前去阿坝州时,遇到过道路塌方,在路途过程中很容易过敏,有些人会起疹子,有的还上吐下泻,这都是水土不服引起的。
我个人未曾遭遇任何危险,最远行程达1000多公里,途经100多个乡镇、8个城市,回来时已变成“黑炭”。路途中不乘坐火车,不乘坐飞机,不乘坐大巴。山区坎坷之处选择徒步,平坦道路则可选择搭车 。
旅途中常遇感动
当时我走的是川藏线的外线,那年我17岁,我身处上海,便先从上海出发,预计的终点是布吉岛,可最后走到郭敦就折返了,原因是当时快开学了,在旅途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极为淳朴,没有任何坏心眼,记得当时我徒步向前走,实在走不动了。然后,有一位年龄在50岁左右的大妈开车经过我身旁,她主动停车,询问我是否需要搭一段车,当时我十分感动,等到下车时,她还送了我一瓶矿泉水。
背包改变了我的心境
以前我爸老是数落我,说我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干什么都缺乏持久性,不懂得坚持。然而我发觉成为背包客之后,便明白了何为坚持,何为吃苦,何为耐劳。这使我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知晓一切东西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背包客和普通旅游不相同
首先背包客不会跟随旅游团,他们都是在旅途中与他人结伴而行,或者通过群以及论坛提前约好几个小伙伴,然后一起出发。
花最少的钱去做最具意义的事。通常不住酒店,而是住青年旅社,原因是青年旅社价格低廉,一个人的费用在10元到20元之间。其类似学校的上下铺,是多人共处一室的那种,最少一个房间也大概有8至9个人 。出行方式大概有徒步、搭车、骑摩托、骑自行车几种,其中最苦最累的当属滚轮胎,在滚轮胎的过程中,手脚以及轮胎碰触过的地方,都是自己走过的路,这种感觉很真实,也很踏实,会让人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感受。
文并图/小蛮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