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施工章节内的各项检查验收表合并到附录 B。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承担本规程的管理职责。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对本规程进行归口管理并组织实施。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对本规程中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解释。执行过程涉及邮政编码等信息;电话等相关内容;E-mail 为 2b3c@....ts75..d6..7..58......:.0.1。为简化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设计,保障施工安全并提高效率。1.0.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按本规程规定条件直接选用脚手架时,其各项参数需满足规程要求;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本规程提出的各项构造要求和安全规定。1.0.4 脚手架的搭设、使用、监测、拆除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包括 22.1.2 双排脚手架、1.3 悬挑脚手架、1.4 满堂作业脚手架、1.5 三角桁架、1.6 模板支撑架、1.7 开口型脚手架、1.8 横向斜撑、1.10 抛撑、1.12 碗扣节点等。立杆步距指上下水平杆轴线间距离;h2 为架体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可调托撑托板顶面的距离;lb 是立杆横向间距,即脚手架横向相邻立杆间的轴线距离;L1 是悬挑钢梁悬挑长度;L2 是悬挑钢梁固定段长度;L3 是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物的距离;B 是三角桁架高度;W 是三角桁架悬挑长度。43.0.1 钢管应符合规定:2 扣件式钢管规格宜为 48.3mm×3.6mm,碗扣式钢管规格宜为 48.3mm×3.5mm,壁厚允许偏差应符合要求。3.0.2 扣件应符合规定:3.0.3 碗扣应符合规定:符合-500 牌号规定;3.0.5 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应符合规定:可调托撑 U 形托板和可调底座垫板应采用碳素。55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规定值。3.0.6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所用工字钢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规定,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规定。3.0.8 三角桁架悬挑脚手架所用型钢和配件应符合规定:2 螺栓宜采用 45#优质碳素结构钢,其材质应有试验报告及生产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工厂化制作的构配件应有生产厂家标识。3.0.9 钢丝绳及绳夹应符合规定:2 钢脚手板材质不应低于 Q235 级钢,并应符合现行规定。4.1.1 脚手架的地基与其依托的工程结构应符合规定:4.1.2 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选用应符合表 4.≤3kN/m2≤2kN/m2≤5kN/m2≤12.0kN——404m 时,3%安全网绳不得损坏和腐朽,平支安全网宜使用。序号 1--2------10-3 度-尺--全高垂直度偏差:不尺-4-±20------±20--±20-5±20-±10--6--7-尺-----)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采用 1《木结构设计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3《钢结构设计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15《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16《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19《梯形螺纹第 2 部分:直径与螺距系20《梯形螺纹第 3 部分:基本尺寸》21《钢丝绳用普通套环》GB22《钢丝绳夹》23《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24《结构用无缝钢管》25《重要用途钢丝绳》26《可锻铸铁件》28《直缝电焊钢管》30《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31《钢板冲压扣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0.1 为给施工企业提供便利,简化脚手架设计过程,可依据选用标准进行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或论证需满足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要求。3.0.1 中表明钢管壁厚是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脚手架设计时应予以重点关注。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 以及建筑租赁市场环境,在进行脚手架设计计算时,将钢管壁厚按照实际情况取值会更安全合理。长期实验表明,本规程所提供的脚手架选用设计参数是以钢管壁厚 3.0mm 为依据进行计算的。3.0.7 条明确了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所使用的预埋钢筋拉环和锚固螺栓的材质要求,因为热加工会使钢筋屈服强度降低,所以不能对其进行反复弯折或加热处理。锚固螺栓要执行 4.6 级、4.8 级。3.0.8 条明确了三角桁架悬挑脚手架所使用的型钢和配件的材质要求。三角桁架悬挑架的固螺栓承载力要求较高,所以建议使用三角桁架锚固螺 3.0.9。在建筑工地上,钢丝绳夹的选用、数量和方向很重要。本条规定了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适用的基本条件,凡是超出表格所列条件的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都不适用。当脚手架落在结构洞口上时,可在脚手架的立杆下设置截面。本条对立杆的搭设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纵向水平杆跨过三根立杆是为了保证架体的整体连贯性,允许采用这种方式使脚手架保持格构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杆件作用,因此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本条对剪刀撑的设置作出了规定。
第 5 款根据连墙件的受力特点,连墙件应水平设置,也可以由小横杆拉通设置,亦可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设置,但不允许向脚手架一端上斜设置(见图 4.2.7)。第 6 款规定连墙件需连至内排立杆,并且要靠近主节点进行设置。然而,此规定并未要求连墙件与内外排立杆同时连接。因为只有当连墙件处于主节点附近时,才能够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出现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的情况。如果连墙件远离主节点,其抗弯刚度就会较差,这样就会导致立杆产生局部弯曲,从而减弱甚至无法起到约束脚手架横向变形的作用。因此连墙件现场常常会将连墙件与内外排立杆一同进行连接。这样做,一方面对架体安全起不到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导致作业人员需要按照 4.2.11 这条规定,在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大于 50m 且在本规程表 4.1.3 - 1 至表 4.1.3 - 2 中规定应采用保险钢丝绳的情况下,采取具体的拉结做法。
不建议使用 25a#以上工字钢作为悬挑梁,可采用三角桁架形式替代。三角桁架是新型悬挑脚手架支承构件。它与工字钢梁不同,更适合剪力。此条针对三角桁架杆件类型选用,主要考虑目前常用的三种型钢,分别是矩形钢管、角钢和槽钢。因为三角桁架需采用双轴对称截面型钢,所以槽钢和角钢要满足双钢焊接形式。对于桁架斜杆的选型,三种型钢都具备良好的支撑能力,不过从杆件焊接的难易程度来考量,斜杆适合采用矩形钢管或者双角钢。
对于桁架竖杆的选型,因为竖杆需要开设螺栓孔,而双槽钢或双角钢开孔不太方便,所以竖杆适宜采用矩形钢管。在桁架腹杆的选型方面,本规定表明腹杆无需参与受力计算,其选型只需满足构造要求,并且原则上要与桁架斜杆保持一致。考虑三角桁架组合的整体性,在《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中,荷载分项系数为 6.2.2 时,工字钢悬挑梁的长度取 1.25 倍悬挑长度;6.2.3 时,工字钢悬挑梁的支撑点应设在结构梁或墙上,原则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主要是因为悬挑梁对结构的作用力较大,一般阳台和悬挑板不能承受该荷载,但若有结构设计负责人复核确认则可;6.2.4 为减轻悬挑钢梁锚固段对主体结构的影响,不提倡主次梁的排布形式,尽量采用一纵距一根梁的形式,当局部结构不满足一纵距一根梁设置条件时,方可采用主次梁的排布形式,但不得为了此而违反规定;6.2.9 在施工现场,由于钢丝绳拉紧程度和本身变形较大,不应参与计算,仅作为安全储备措施,且每根钢丝绳都应如此;6.2.12 本条规定锚固螺栓宜采用 8.8 级,需考虑活荷载作用产生的拉力和剪切力,包括现行脚手板等恒荷载以及施工荷载和风荷载等活荷载,为增大架体安全性,选取架体安装完成后的最大端与最大跨度中最不利位置进行验算。三角桁架式悬挑架常被用于装配式结构外墙。预制夹心外的保温层以及外叶板的实际承载力较为有限。螺栓在安装完毕后需保留较大的悬挑长度。所以需要提升螺身的承载性能。采用大直径螺栓有助于提高螺栓的刚度,减少变形,能为整个体系储备较大的安全余量。7.1.2 此条明确了模板支撑架适用的基本条件,但凡超出表格所列举条件的模板支撑架都不适用于本规程。
《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计算表格里,模板支撑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在扣件式模板支中,每列板的厚度参数都按区间最大值来计算。若板实际厚度小于区间最大值,使用者可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但需经过计算验证。大量计算表明,立杆间距的变化对立杆稳定性的影响比步距大,所以在设计计算时优先调整立杆间距。当以板类模板支撑架的设计立杆间距小于或步距小于立杆,主龙骨沿梁截面方向布置,次龙骨沿梁长方向布置这种形式进行计算时,未考虑梁两侧楼板荷载。为方便架体选用表的设计与使用,从荷载单元划分理念出发,经大量计算验证,将梁宽度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时在满足立杆稳定性的前提下,梁截面的立杆纵向间距允许值处于合理范围(即能保证立杆纵向间距不过密)。在此基础上,梁底立杆排数会依据梁宽度而进行动态调整。如果梁宽度大于 2 排立杆承担范围,那么立杆排数要保证横向间距不大于某个值;倘若梁宽度小于 2 排立杆承担范围,就采用 2 排立杆以保证安全余量。这样一来,就可以仅将梁高度、立杆纵向间距当作变量,在表格内选用相应参数。板的模板支撑架表格也按照施工荷载标准值取 2.5kN/m²(一般情况)和 4.0kN/m²(有布料机且设置双层,梁下至少 2 排立杆,不借用梁两侧楼板支撑立杆承重)。主次龙骨布置方向不同。图照本规程第 7.1.3 条中梁类构件模板支撑架选用表进行设计。使用图 7.2.2-2 至图 7.2.2-4 的搭设形式时,应使其荷载通过扣件传至立杆,为偏心传力方式。为保证立杆稳定性,要求采用中心传力方式,不应采用偏心传力方式。
对于多层结构的非底层模板支撑架而言,在支撑结构的下一层或者若干层设置模板支撑架,且该支撑架的上下立杆要与上部架体的上下立杆对齐。这样做能够对承载力不足的楼板进行有效的加固,同时也可以减小楼板受到立杆的竖向剪切应力。7.2.6 这条规定是为了保证模板支撑架的整体刚度而提出的关于架拆除时间的相关规定。在多层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若连续 2 层或 3 层的模撑架存在不同情况,就需要依据连续支模层间荷载的分配计算以及混凝土强度的增长状况,来确定底层模板支撑架的拆除事宜。在冬期施工高层建筑时,由于气温较低,混凝土强度增长较为缓慢,需要对相关事宜进行连续且认真的审核和审批。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依据《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7 号令)。8.2.3 对扣件的检查是保证脚手架受力的关键工序,应严格按照表中规定来执行。脚手架搭设应按顺序施工。因为选择合理搭设顺序和施工操作程序,能够保证第 1 款作业脚手架搭设与工程施工同步。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墙件应 2 步且不应大于 4m,这样能保证搭设施工安全。当第 2 款模板支撑架逐排、逐层搭设,是为了保证搭设安全和减少搭设积累误差。模板支撑架逐层搭设时,需采用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的传力方式,这样能避免因支承楼面承载力不足而出现问题。楼面的第 3 款剪刀撑、斜撑等杆件对架体有加固作用,且应与架体同步搭设。脚手架每搭设一步架后,应进行检查和校正,以防出现意外。连墙件是保证作业脚手架稳定的重要构件,它应与作业脚手架的架体连接紧密,避免架体处于悬空状态而有倒塌危险。
脚手架作业层架体外立杆内侧应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道栏杆的高度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