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见习记者 沈艳
2月3日清晨 天还没亮 杭州汽车北站业务室主任罗建萍如平常那般 早早来到单位 熹微阳光洒在办公室门窗 罗建萍打开电脑 查看当日班车信息 准备迎接紧张忙碌的一天 2019年春运 是她在杭州长运经历的第38个春运 也是最后一个春运
车站“管家”
做事严谨 又不乏人情味
罗建萍表示 我们属于服务行业 事情较为琐碎 但绝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自1981年参加工作起 她从修理厂机修工做起 之后成为汽车站售票员 调度员 直至如今的业务主任 如此已工作38年 每年春运 对罗建萍来说 都充满压力与新鲜感
罗建萍身为业务室主任,日常工作量颇为不少。她要时刻掌握班车信息数据。还要联系运力落实。也要处理旅客投诉。并且管理各部门工作人员。到了春运,她还得联系民工返乡包车等诸多琐碎之事。
上午6点 罗建萍准时来到办公室 核对前一天班车信息与数据 查看当天班车信息 每个数字背后 都藏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她认真核对信息 没有任何疏漏
随后罗建萍要去售票处巡视。她要观察在岗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她还要检查自动售(取)票机工作是否正常。罗建萍说这些家伙任务繁重平均每天出票上千张她每天早上都会来看下。她表示要保证机器正常出票不能耽误旅客出行
对罗建萍而言 她不仅要留意这些数字与机器 还要关心那些“热切盼望”回家的旅客 不久前 罗建萍在日常巡查时 看见一位年迈的老伯在自助售(取)票机前踱步 他不时望向电子屏幕 眼神有些迷茫 似乎碰到了难题 她上前询问后才知道 原来是老伯不会操作机器 眼见着车就要开了 罗建萍赶忙上前帮对方购票罗建萍平静地说 春运时人多 旅客拎着大包小包 一路上很不容易 自己能做的只有这些 只要旅客安全 舒适到家 这比一切都重要 能帮就帮
38年坚守一线
不是不想回家 而是这里更需要我
罗建萍55岁了 她抚摸着那台熟悉的自助售(取)票机 望着车站里的人流 发出无限感慨说这是她最后一次大考 她的言行举止中 流露出对这份工作的不舍之情
在不少人看来,业务室这个部门的工作会比较轻松。然而做好一件事容易,常年重复做一件事却困难。她坚持了38年,历经许多日子。她把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此处。从为人女,到为人妻,再到为人母,这一系列身份转变,已让她从青涩少年变为如今沉稳中年,唯一不变的是她对这份工作的初心
这些年罗建萍做事踏实。然而工作并非一直顺遂。偶尔会碰到波折与委屈。比如有一年春运。有位从杭州前往河南的旅客。他自己来晚了没赶上车。还投诉说我们没等他五分钟。在车站又吵又闹。
她向记者讲述 最终她一边安抚旅客情绪 一边安排旅客搭乘下一个班次 表示我理解他归家心切 但车上有几十个人 不能让别的乘客为他一人等待 这点要讲原则
工作中,罗建萍认真负责,勤奋敬业,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多年来,深受旅客与同事赞扬。然而,身为母亲,她内心也有温情之处。“生活里,我有所亏欠。以往春节时,孩子会吵着让我早点回家。后来他慢慢长大,反倒会来安慰我,让我安心工作,他会在家中等我……”
提到家人,她挺无奈。她说想早点回家。但这里更需要她。他们这个行业不分节假日。不只是她,其他员工也不能休假。既然做了选择,她就得坚持做好。
站好春运最后一班岗
坐大巴的人少了 但服务还是要做到位
罗建萍在长运待了38年。她见证过车少人多的“辉煌”时期。如今高铁时代来临。车站面临着高铁开通带来的冲击
但我们照常做好服务
罗建萍向记者透露,截至2月1日,春运期间已加开650多个班次。她还说,目前省内多数班车车站已开通,省外如云贵川方向的班次也有。她告知记者,考虑到偏远地区外来务工者回家不便,今年长运实施了“春运定制班线”举措,旅客只要提前登记,达到一定人数,就会提供“门对门、点对点”服务
说着 她又前往检票口 巡视排队的客流 查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工作人员 还有旅客 罗建萍眼里流露出对这些岗位上年轻姑娘们的疼惜之情 她说 其实这里的工作人员比我们辛苦 有时候都不敢多喝水 忙的时候怕来不及上厕所
罗建萍打趣着说 有时候哪里需要自己 自己就会去代个班 这些小年轻有时会受委屈 但大家都这么过来的 自己深有体会 情绪调节很重要
罗建萍在工作方面用心处理。她在同事关系方面也用心处理。有同事在一旁赞不绝口。这位同事说刚进单位时觉得罗主任工作严格很怕她。现在又说罗建萍是大姐姐很照顾大家
罗建萍听到同事表扬 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她说自己做的都是平常事 忙完这个春运就要退休 下一个春运得靠年轻人接力 罗建萍半开玩笑且带一丝严肃 鼓励着周围年轻同事
要是能够重新来过,我依旧会坚守这份职业。凭借自身微薄的力量,去温暖旅客的出行之路。再过两天我就要退休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原本笑嘻嘻的罗建萍,说到这儿突然变得有些严肃。她说一想到退休,就要和这群可爱的同事分开。就要离开这个工作了许久的地方。心里不禁有些不舍。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