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l曹将(ID:)
分享l粥左罗(ID:)
转眼间 2020 年即将结束 又到了撰写年终总结的时刻
想想也确实很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
面对这个问题 很多朋友肯定大脑一片空白 或者只有零星一些事件
没有思路通常是因为缺少指引。那么在此提供一套个人觉得较为系统的思考维度。它是总结的方向。也是前行的参考。
话不多说,先看结论:
01
工作内容
[]
琐事:通常借助统计方式进行陈述。比如「今年总共完成了 15 次周报」。
先进行统计。接着重点作出解释。比如「今年总共策划了 3 起活动(统计)」。「活动 1 的时间是……地点是……参加人数为……取得的效果是……(解释)」
02
工作方法
要是工作主要是做一系列琐事。比如说资料整理。那便需要从平凡当中找寻亮点。
工作方法的改良改善,就是最好的亮点。
请提供需要改写的句子,以便我按照要求进行改写。
后来我做了两个改良:
在印象笔记当中 将每个数据的解释整理清晰 同时明确信息源 如此一来 找数的时候 直接点击链接 就能直达目的地
数据源整理
需要在地图上呈现每个城市的指标。参考了《用地图说话》里的模版。并进行了适配。
接下来只要我录入相应数据。地图上会自动呈现结果。结果以颜色区分。
[]
03
资源整合
资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内部资源,第二是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方面: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界限有没有被打通?有没有实现跨专业的协作?
外部资源:是否主动对外交流,进行对标,促进自我的发展。
这里可以分两步来操作:
04
团队协作
这一部分的总结,其实是强调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特质。
对于参与者而言。要按时完成。要及时告知。要协助领导者做决策。
对于领导者而言 能否做到目标清晰明确 分工清楚明晰 把控好节奏 汇报精彩出色
05
特殊技能
培养一些对未来发展有帮助的技能
这里再多说一句。很多人常常把这个寄托在公司身上。但实际上。成长本质而言是个人的事情。
如果公司有资源,那当然好;如果没有,那就自己花钱去学习。
比如我今年,个人主动培养了三个技能:
每天阅读「少数派」等自媒体。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这些新技术能提升工作效率。
它们带来的帮助是 当年面对繁琐的人工操作 会有意识地去寻找系统性解决方案
怎样让演讲和平日汇报不枯燥。怎样埋梗。怎样制造笑点。最终让干货能被自然接受。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公众号写作里。
今年创建了一个知识星球。在这个星球里开展工作复盘。也在这个星球里进行生活复盘。还会跟一些小伙伴在星球里互动交流。
06
人际关系
今年跟多少优秀的朋友产生了良性互动?
这种互动,最好包括两类人群:
互动最好是线下:
一方面 这能够确保交流时集中注意力 毕竟在现场聊天时 你不会好意思频繁看手机
另一方面 你能从他的表情中 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点 你还能从他的逻辑里 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点 比如更能判断所说内容是真心还是违心
07
不足之处
当分析了以上内容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亮点和不足点。
多学习一些技能
但很明显,这些都是空话,因为它们都很难落地。
你能够去找自己欣赏的朋友当作参照。瞧瞧人家是如何做的。接着再给出自身的解决方案。
08
总结一下
好了,我们总结一下,年终总结的七个维度:
01工作内容
做了何事。何事之中,哪些属于琐事。哪些属于里程碑事件。琐事采用统计方式处理。里程碑事件着重进行描述。
02工作方法
通过怎样的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
03资源整合
实现了哪些跨部门、跨公司资源的协同。
04 团队协作
在这一事件里扮演的是何种角色?是领导者还是参与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05 特殊技能
是否有意识地提升自己?不只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成为更全面的自己。
06 人际关系
认识了哪些有意思、有能量的人?
07 不足之处
针对以上,有哪些不足?去进行对标,找到解决方案。
这套体系 可以被视作年终总结的框架 还能够被视作工作成长的指南
如果一味以完成工作为方向,那么也就只是一个工人。
而如果有意识地去以完善自己来完成,那么就是工匠。
如果文章对你有用,可以点个在看告诉我。
作者是曹将。他是畅销书《PPT炼成记》的作者。其公众号是@曹将。在印象笔记2019年的「职场识力榜」中排名第3。他每周会发布两篇职场干货内容,主要专注于经验分享以及效率提升方面
END
今年,你是否有意识地
去培养一门有助于未来发展的技能?
抓住2020年的尾巴
学一下写作这门“硬技能”
不仅能帮你赚到钱
还能让你更值钱
扫码抢占优惠名额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