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求各级党委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强调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去抓意识形态工作。我们体会到,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全局有着重要意义,责任极为重大。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抓好落实,这是地方党委应尽的职责,也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湖北作为科教大省、社科大省、文化大省,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较为复杂。在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湖北面临着更重的任务和更大的责任,也理应展现出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担当政治之责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领导乃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与否,与党的前途命运相关,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关,也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相关。历史和现实多次证明,我们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在于党的政治信仰和执政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的执政地位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否稳固,党的执政基础取决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否坚实。各级党委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当作重大政治任务,要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
要深入学习宣传并贯彻国家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这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国家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并且是能够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好讲话精神,就能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宣传好讲话精神,就能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贯彻好讲话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地方党委需将学习宣传贯彻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置于最为重要的地位。要坚持带头进行学习,做到及时学习且跟进学习。同时要坚持研读原著,学习原文内容,领悟其中原理。并且要做到学了之后有所信仰,学了之后能够运用,学了之后推动工作开展。切实以讲话精神来武装头脑,以此指导实践,进而推动工作的进行。
要敢于举起旗帜。需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作指导思想,把它讲得充分、透彻且生动,让其真正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罗盘与行动指南,凭借理论自信来支撑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意识形态领域属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里,地方党委在关键时刻要能够发声。地方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亮剑”。地方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地方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决不能表现得羞羞答答、半遮半掩。
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班长”,必须带头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亲自种好意识形态工作这块“责任田”。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及时进行研究,靠前进行指挥,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率先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率先把好本地区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导向,率先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要对全局进行总体把握,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既要组织和动员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推动,又要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充分依靠党委的一班人,让他们各自承担起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
履行大局之责
国家领导人指出,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经济建设若不断取得成就,人民群众就能不断得到实惠,这样意识形态工作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好,中心工作才有思想保证,才能够形成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刻理解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将抓意识形态当作更高层面的抓发展。在全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这样做是为了给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有力的舆论支撑。
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力量、集中精力。当下,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一种新的常态,改革正步入艰难的攻坚期以及深邃的深水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来到了攻克艰难、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各类不确定且不稳定的因素在不断增多。意识形态工作需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持续统一思想。要让他们认识到新常态,能够适应新常态,并且引领新常态。要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以此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呐喊并鼓劲。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程,意识形态工作需坚持唱响主要旋律,汇聚改革发展的积极能量。要紧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来做大正面宣传的规模,把热气腾腾的发展氛围营造好,把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展示好,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全国前列提供坚实的思想舆论支撑。
要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意识形态工作需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对法治建设的信心与决心,加大普法宣传以及法治文化建设的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在法治道路和法治方向等根本性问题上保持清醒,保证法治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行、大步迈进,竭力为湖北的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力量、发出声音、提供服务。
需为全面从严治党给予有力的思想支撑。强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对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思想层面的认同、政治层面的认同以及情感层面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方面的自信、理论方面的自信以及制度方面的自信,始终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予以坚持,始终与党中央维持高度的一致性。要通过宣传来进行引领。要不断强化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意识。要让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深入到党员领导干部的脑中、心中。要推动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落到实处。
恪守安全之责
意识形态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倘若思想防线被突破,那么其他防线就较难坚守。历史以及现实都多次证实,一个政党获取政权通常是从确定指导思想以及确立意识形态话语权开始的;而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以舆论阵地被攻破且意识形态主导权丧失为标志的。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正面临着一些新的状况。国际方面,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分化”中国,这种图谋一直都没有停止,其政治渗透的情况更是有增无减,还有少数居心不良的人一直在离间我们的党心和民心。国内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的力度、深度以及难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呈现出多元的倾向,各种新的思潮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湖北肩负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这一重要使命。我们需怀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同时具备强烈的使命感,牢牢恪守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
要贯彻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偏离。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能违反。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不容置疑。要确保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与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判。党委常委会要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的汇报,并建立研讨机制。要定期研究重大舆情、重点情况以及重要社情民意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并且及时作出工作安排。还要定期通报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要讲清楚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动向,讲清楚问题的实质和危害,讲清楚做好工作的措施要求。
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当作党的建设以及政权建设的重要部分,把它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中,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范畴,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体系,并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相连,一同进行部署,一同加以落实,一同进行检查,一同实施考核。严格落实中央对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要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当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严重错误倾向等重大问题,并且造成了不良影响时,需严肃地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落实守土之责
党中央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原则以及任务要求已然十分清晰。地方党委需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守好阵地,管理好队伍,务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以及守土尽责。联系湖北的实际情况,应当着重抓好高校阵地、社科阵地以及互联网阵地。
要守护好高校的思想阵地。湖北属于高教大省,这里的在校大学生有 120 多万,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思想文化的汇聚之地,也是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其一,需强化教育培训引导,以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师队伍对于自身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的身份认知与认同。其二,要加强教育警示,对于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必须严肃进行问责追究。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务必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课堂以及教材;重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功效,加大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力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影响,强化学校报刊、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培育,构建体现社会主义特质、时代特点以及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地内化在心中、外化于行动之中。
要守住社科界的思想阵地。湖北属于社科大省,各级党委尤其需要强化对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的领导工作,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学术导向,加大对思想理论领域问题的辨析力度并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借助社科阵地开展积极的思想舆论斗争。依据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以及综合管理的要求,要对各类协会、研究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民间文化工作室加强管理。同时,也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论坛等进行管理。并且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底线,坚决不能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的途径。
要守好网络思想的阵地。“互联网+媒体”使得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已然成为舆论传播的关键渠道以及舆论斗争的主要战场,也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变量。当面对挑战与考验时,我们需要沉着冷静地去应对。要把互联网这个先进的工具运用好,把提升网上正面宣传的流量以及水平当作主攻的方向,强化网络内容的建设以及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最大程度地壮大网上的正能量。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批导向正确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传播平台,进而抢占新兴传播阵地。对互联网进行依法依规的管理,不断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以及工作机制,强化网站所应承担的责任,认真治理那些群众反映极为强烈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互联网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以此来确保能够依法对网络进行管理、依法开办网站以及依法在网上进行活动。要严格遵循导向要求,强化运用底线思维。对于那些挑战我们政治原则以及政治底线的错误思想观点,一定要坚决举旗亮剑,以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开展斗争。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