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丽俊(ID:)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安排的工作,下属总是做不好?
其实很多时候,原因不在下属身上,而是管理者不会布置工作。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布置工作,用这五步法就够了。
01
传达需求:准确具体
下属的执行力欠佳,未能将事情妥善做好。这不一定是下属自身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你未能将需求清晰地表达出来。
比如你跟你的下属说,做一份总结报告交给我。
结果过了一周,下属交给了你一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这时候,你非常生气,向他进行指责,说:“我是让你去写部门的工作总结报告呀,怎么这么一件小事都没能办好呢?”
你看,责任在你这边。要是你没有说清楚,那么下属就会满头雾水,只能靠猜测来行事,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大概率是无法将事情执行到位的。
所以布置任务的第一环,一定不能出错。
[[]2]
就是你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准确、具体。
你要用结构化的思维,清楚的交代工作的背景,内容和重心。
你让下属写报告时,需告知他要写何种报告,报告应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具体在什么时间交上来。
你说清楚了,别人才能干到你的心里去。
02
要求复述:对齐信息
我身为员工时,领导给我安排工作,我会先把自己的理解讲给领导听,接着询问领导:您说的是这样的意思吗?
为什么我会这样做?
因为每一个人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你一定知道沟通的漏斗效应。
一般而言,一个人内心所想占 100%,而说出来的仅为内心所想的 80%,他人听到的是内心所想的 60%,他人能听懂的只有 40%,最终执行的更是只有 20%。这般一来,每经过一层就会漏掉 20%,就如同漏斗一般。
很多时候事情做不到位,通常并非是执行力方面的问题,而是理解力方面的问题。
你表达得很清晰,然而下属却未能理解透彻。下属心中的“我以为”这种想法,极易引发信息的不均衡,进而致使事情办糟。
在工作过程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即你所需要的是 A,然而下属却做出了 B。
如果你不想发生这样的事,你一定要让下属复述一遍。
核心就是看他有没有听清楚你的需求,有没有漏掉关键的信息。
两个人拉齐信息后,他在后续执行过程中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03
探讨目的:思辨执行
有这样一个故事:
路边有两个人在干活,其中一人在挖坑,另一人负责填坑。路人对此感到奇怪,心想为何先挖了坑,接着又将其填上。
就问:你们在做什么呢?
两个人不约而同说,在种树。
路人问:你们的树呢?
一个人说,不知道,我的工作就是挖坑。
另外一个人说,我不知道,我的工作就是填坑。
他们是否做了工作呢?他们确实进行了挖坑的动作,同时也确实进行了填坑的动作,然而却没有种下树。
种树是目的,挖坑是过程。若他们不知目的,就会仅为挖坑而挖坑。
故事看上去挺荒诞的,但在工作场景中,很多员工就是这么做的。
原因在于管理者。当你布置工作时,如果只是告知下属要这么干、要那么干,却不说明背后的原因,那么他们就容易如同上面故事中的人一样,仅仅知晓机械性地执行。
他工作是干了,但一点结果都没有。
在工作的过程中充满着变化,必须具备思辨的执行力。因此,你务必告诉他做这件事的目的和意义。
这么做,目的是让他主动思考。要达到目的的话,需要做哪几件事呢?具体该如何去干呢?又有什么路径呢?
有一句话说:“你的认知程度,就是你的人生上限。”
我认为,对任务的理解程度,就是一个人的执行上限。
足够理解,他才能创造性执行,干得明白。
04
确认边界:合理授权
为什么要确认边界呢?
布置任务后,最怕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管理者属于控制狂类型,他们对下属缺乏信任。正因如此,管理者会对各种事情进行干预,并且常常会在下属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打断他们。
他对下属一直存在过度管理的情况。最终,他抓得越紧,所得到的东西就越少。越是想要控制,失去的也就越多。
下属对于大事小事都进行汇报。最终,所有事情都依赖管理者来做决策。
你看,本来是安排给下属的工作,结果任务又回到了管理者身上。
所以,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确认边界。
你要告诉他,核心内容是哪些事情是可以授权的,以及哪些事情可以由他全权负责。
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要向你做汇报和请示。
而你,又会去持续追踪他的哪些过程。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要做到:抓大、放小、管细。
你要确认清楚边界。这样下属在执行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同时,你的管理也能做到收放自如。
05
询问意见:达成共识
布置工作,并非仅仅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不能仅仅依靠管理者凭借权力去强压下属。
大部分能力方面的问题,其实是态度方面的问题。倘若下属并非心甘情愿地去执行,那么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会办得很糟糕。
所以还要自下而上,你要关心员工是怎么想的。
一方面,下属负责具体做事,能够接触到客户,在一线进行奋斗。他们或许会产生一些自身的思考与感悟。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管理者,你需要充分顾及到下属作为执行者的想法和个性。
这个任务或许无法一蹴而就,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需要资源。因此,你询问意见,是为了了解下属期望获得何种支持。
你可以结合下属的反馈,动态调整任务。最终达成共识。
询问意见,是为了彻底打消下属的疑虑,让他有执行的驱动力。
很多时候,下属的执行力不够,无法把工作做好,究其原因,其实是管理者在布置工作时没有做到位。
那么该如何布置工作呢?有以下五步法:首先要传达需求,并且要做到准确且具体;其次要求复述,以对齐信息;接着探讨目的,进行思辨式的执行;然后确认边界,进行正确的授权;最后询问意见,达成共识。
THE END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