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是意大利因佩里亚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在少年时期于都灵求学,十五岁时加入了摩德纳军事学院,从而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亚米契斯的著名作品有《爱的教育》,这部作品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它情感丰富并且文笔优美。全书有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二是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所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三是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十则小故事,其中《少年笔耕》(《小抄写员》)和《寻母三千里》等篇目比较知名。
1.个人简历
埃迪蒙多·德·亚米契斯出生于 1846 年 10 月 31 日,其出生地是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他自幼就对学习和写作有着强烈的热爱。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在青年时代,他立下从军的志向,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奋力战斗,曾参与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之后,他担任了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创作了许多通讯、报道以及短篇小说。他将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当作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满怀热情地对其进行颂扬。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发表了处女作《军营生活》,这是那段难以忘怀的生活的思想结晶。而那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 年,《爱的教育》出版了,这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也让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意大利有一位小说家。他是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66 年,他参加了解放意大利的战斗。战斗结束退役后,他担任了军事刊物的记者。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特写、报道以及短篇小说。1866 年,这些作品被汇集起来并以《军营生活》为名出版。他周游过世界各国,创作了诸多游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872 年的《西班牙》、1874 年的《伦敦游记》、1876 年的《摩洛哥》以及 1879 年的《巴黎游记》。他以明快且新颖的笔触,记录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并且,在这些游记中贯穿着他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一位博爱主义者。他有许多作品,其中包括《朋友们》(1883 年)、《在海洋上》(1889 年)。特别是那部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心》(旧译《爱的教育》,1886 年),以真挚且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以及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还提倡谅解和博爱的精神,以达成各阶级感情的融合以及地位的平等。他接触到社会主义运动之后,将社会主义思想与博爱精神进行了融合。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一个教师的小说》(1890 年),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学校和家庭之间》(1892 年)。他提倡平民教育,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创作于 1889 年,在他生前一直不愿意公开发表,直到 1980 年才开始出版。它以一个教授的坎坷经历为依托,反映出 19 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情况,同时也反映出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
《爱的教育》,它的原名是《》(读音为“考莱”,其在意大利文中的意思是“心”)。它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从 10 月份 4 年级开学的第一天起,以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眼光来书写;一直持续写到第二年 7 月份,全书有 100 篇文章,其中包含发生在安利柯身旁各种感人的小事情,还有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下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 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章每一节,都将“爱”展现得极为深刻且全面,大到国家、社会、民族这样的大我之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在各个方面都能打动人心、令人感动。100 多年来,这本书一直很畅销,从未衰落,并且曾经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其读者遍布全球。
亚米契斯于 1908 年 3 月 12 日离世,其死因是突发心脏病。《爱的教育》在 1886 年于意大利公开出版。它深受意大利教育界的喜爱,几乎在校学生人手一册,达到了极为普及的程度,如今几乎每人手里都有一本。
2.《爱的教育》作品
《爱的教育》是一部很有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借助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表达出了人类最为伟大的情感,也就是爱。本书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学校和生活里的小故事。它向小读者们传达:一个人从小不但要把各种文化知识学好,还要去学习比这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要对祖国有爱与尊重,对家乡有爱与尊重,对人民有爱与尊重,对父母有爱与尊重,对师长有爱与尊重,对同学有爱与尊重,对周围所有人都有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能让人产生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儿童的纯真和情趣。它教导孩子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去爱。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勇气的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爱的教育》在 1886 年首次发表。从那之后,它一直很畅销,没有衰落的迹象。到现在,它已经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了。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和连环画。它成为了一部非常富有爱心且具有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
《爱的教育》是以意大利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形式呈现的小说,它有一百篇文章。在这部小说中,记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三年级学年里在校内外的各种经历,包括所见、所闻和所感。同时,书中还包含了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劝诫性和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每月故事。用细腻笔触描写了人世间的各种伟大之爱,这些爱通过一个个平常且饱含人性美的生活事件展现:有对老师的爱,有对父母的爱,有对子女的爱,有对同学的爱,还有对祖国的爱;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激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让爱的美德长久留存于读者心中。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说: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池塘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程,一路上边走边看,这样会很轻松,每天也会因为对新东西的感悟和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要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而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此时,这种情怀已经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生活的爱。在中国,他的小说在民国时期由夏丏尊从英、日文本转译而来,由于夏丏尊本人既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所以这个译本颇受称赞,他的剧本《过客之花》也由巴金译成了中文。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