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律师是国际律师界的一个“老行当”。据《国际税务律师杂志》统计,在 2005 年全球排名前 50 位的国际律师事务所中,涉税业务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
税务律师是中国律师界的一种“新工种”。在中国律师门类中,税务律师还属于“空白点”。在上海的 7000 多名律师里,从事涉税业务的律师不到 50 人。涉税业务在上海律师业务总量中的占比不足 5%。
上海的税务律师在何时能够再次展现出如同当年证券律师那样爆发式崛起的辉煌呢?严锡忠表示,如果涉税鉴证业务能够对律师放开,那么这个时间将会缩短到 2 年,而他给出的时间表是 5 年。或许,一个税务律师能够“大展身手”的时代,并不会太过于遥远了。
亮相:赢得国际赞誉
严锡忠所看中的这个市场,当下的价值大概不足 2 亿人民币。然而,再过 10 年,他觉得这个市场将会难以估量。在现代律师的业务范畴里,涉税业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的律师来说,这是最后一块还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去年 12 月,第七届律师大会第四次常委理事会批准成立了上海市律师协会财税法律研究会。该研究会是市律协 18 个专业委员会当中的一个成员,并且是其中最年轻的。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财税研究中心主任严锡忠律师是沪上税务法律实务的先行者之一,他担任了研究委员会的召集人之职。
半年之后,上海的税务律师有了第一次集体规模的“惊艳亮相”。
今年 5 月 19 日至 20 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和谐社会与税收司法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市律协财税法律研究委员会的严锡忠、陆易、俞敏、菅峰、肖波、饶国栋、魏琦、史俊明等人,携带 8 篇税务论文,与国际财税法律界展开了直接对话。
严锡忠律师在会上主持了“税收法治建设论坛”。陆易律师作为实务界的唯一发言代表,在该论坛上做了精彩演讲,其演讲题目为《中国大陆特殊经济区域税收法律冲突与协调》。
严锡忠等律师针对税务行政诉讼中的相关问题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国家税务总局官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这些问题包括复议前置程序、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转让定价等。菅峰、史俊明、肖波等律师也参与其中。
上海律师代表团在大会上有突出表现,他们的税务法律实践经验也很丰富,这些给与会的法官和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到上海税务律师有着精彩的表现,与会的国际税法专家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前校长,向上海代表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倘若中国的涉税法律服务市场能够尽快走向成熟,凭借上海本土税务律师的实力,必然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现状:业务尚难“温饱”
上世纪 90 年代,严锡忠发现了一个“蛋糕”。这个“蛋糕”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法律服务市场,并且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人去挖掘它。而这个市场就是涉税法律业务市场。
所以委员会的成立时机尚不成熟。
成为企业控制风险的重要环节。
中国企业为了避免在走出国门后倒在涉税风险里,开始与中国税务律师有了最初的接触。
严锡忠指出,对于中国的税务律师而言,为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供国际税收风险控制或国际税收监控,这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他强调,税赋成本降低一块钱,就意味着产品价格比他人低一块钱,也意味着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例如,美国的通用公司有 300 多名、400 多名税务经理为其提供服务,所以他们的财务成本能够降得比较低。
严锡忠坦言,在国内,真正能够意识到税务律师作用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在上海范围内,单纯以“涉税业务”作为主业的律师不足 20 位,上海的大部分税务律师都在“兼职”做公司业务。企业留给税务律师的涉税业务确实不多。
困境:酒香深巷无人知
日本著名税务律师三木义一曾用“酒香深巷无人知”来形容他的上海同行。严锡忠坦承,与会计师和税务师相比,税务律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涉税服务群体。
长期以来,涉税业务一般被视为会计师所独有的。因为审计方面的原因,企业一旦察觉到存在涉税问题,就更倾向于向会计师进行咨询。与此同时,税务师事务所凭借与税务机构的“天然联系”,在争取企业或者税务机关对其方案的认可方面更具优势。
许多纳税人更倾向于通过与税务机关进行“直接沟通”的方式来“直接解决问题”。
严锡忠律师指出,国内的纳税人对于“纳税筹划”以及“合法避税”目前并没有急切的需求。存在着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方面,依旧有少部分纳税人运用非法的手段来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另一方面,有些纳税人把“纳税筹划”和“合法避税”错误地理解为偷逃税款的行为。一些税务机关对“纳税筹划”存在不同态度,有的带有敌对情绪,有的越俎代庖去指定税收筹划机构(也就是税务师实务所),这些情况都对税务律师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影响。
上海税务律师的现状较为“低调”,财税法律研究委员会的另一召集人陆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陆易律师在负责小耘所的财税法事务之前,曾在德勤任职,德勤是享誉全球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她兼具律师和会计师的执业经历。
陆易指出,涉税业务要求律师具备法律、财会和税法的功底。然而,从当前上海律师界的实际情况来看,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素质的律师人数不超过 100 人,其数量远远不足,目前尚未形成能够与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抗衡的态势。
展望:突破“涉税鉴证”
市律协成立了财税法律专业委员会,从而建立了税务律师协作交流的平台。其目的是要培育我们的涉税法务市场。虽然现在的税务律师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已经踏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对于上海税务律师的发展前景,严锡忠充满了信心。
今年 5 月 19 日,恰逢“和谐社会与税收司法改革”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此期间,京沪两地的财税律师展开了交流。这场由中国税务律师最为发达的地区的从业精英进行的直接对话,被业界称作“吹响了中国律师全面进军涉税法律服务市场的号角”。
严锡忠律师在会上提出:税务律师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北京、上海两地的律师能够进行案例共享,并且还可以与海外税务律师展开交流与合作。税务律师的业务发展历程应该是从非诉开始,逐步发展到诉讼,从为国外客户服务拓展到为国内客户服务。目前,跨境交易的税收法律业务是最为成熟的市场。
陆易律师认为:做跨境交易业务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中国律所需与国外律所进行合作,比如加入国际税务律师联盟,这样可以降低服务风险。
涉税鉴证业务被公认为是制约中国税务律师发展的重要因素。协力所的俞敏律师表示,从当前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来看,税务师能够垄断这一业务,而将复议和诉讼的业务留给律师。然而,倘若律师不进行纳税申报,就会导致业务出现断层的情况,这对税务律师的业务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严锡忠律师预估,若涉税鉴证业务能够开启,那么中国税务律师实现规模化的时间将会从 5 年缩短至 2 年以内。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