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上月曾对迅速崛起的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作出评论,他说京东与拼多多的用户群体、品质以及平台信誉处于两个不同层次。今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对刘强东的这种说法进行了回应,他指出拼多多确实和京东有所不同,不过拼多多的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6 月 14 日,黄峥在接受央视财经访谈时表示。当前拼多多与京东的区分度较为明显。京东主要在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而拼多多所处的领域与之不同,其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刘强东之前提到,若一个商品的价格便宜到一定程度,其实对消费者并无益处,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然而黄峥今日宣称,他不觉得如今拼多多的性价比已经足够高,在现在的基础上仍然还有提升的空间。
黄峥此前曾表示,拼多多除了和京东不同之外,它与淘宝的模式不一样,与唯品会的模式不一样,与蘑菇街的模式也不一样。
黄峥在今年 4 月接受财经访谈。他称拼多多和淘宝的模式存在本质差异。淘宝的模式是流量逻辑,其主体是搜索,用户需要自己去寻找商品,正因如此,它需要海量的 SKU 来满足长尾需求。而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会将商品推荐给消费者,SKU 数量有限,但要满足结构性的丰富。
他还指出:
拼多多兴起之后,京东、唯品会、蘑菇街都尝试过类似模式。对它们而言,拼团只是一个能创造 GMV 增量的工具。拼多多遵循人的逻辑,借助拼团去了解人,通过人来推荐物,后期会逐渐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拼多多 APP 中几乎没有搜索功能,也没有设置购物车。可以想象,把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如同拼多多的模式。
01
刘强东眼中的拼多多
拼多多在 2015 年 9 月成立。它是一家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专注于 C2B 拼团。用户能够发起拼团,与朋友、家人、邻居等一起参与。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近年来,拼多多的发展态势极为迅猛。从公开数据来看,目前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量超过 3 亿,在活跃用户数量方面仅居于淘宝和京东之后。
面对拼多多的崛起,京东的董事长兼 CEO 刘强东多次表明态度,不害怕拼多多的威胁。在今年 5 月 9 日京东一季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刘强东称,拼多多与京东的主流用户以及主流商品几乎很少有重合的情况,因此,拼多多当下对京东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他接着指出:
拼多多目前的货品大多较为便宜。京东的用户群体、品质以及平台信誉处于另一个层面。京东拼购模式虽与拼多多相同,但货品、用户体验与拼多多有很大差异。我们的货品主要集中在有品质、有保证的产品上。
上周,刘强东在接受央视财经访谈时谈到了社交电商。他称社交电商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同时强调品牌品质不可被颠覆。刘强东觉得,当下社交电商存在的最大问题,正是传统电商历经十几年都未解决的问题,即大量的假货和劣质货充斥其中。无论社交电商、电商还是零售,其本质都是品牌品质,这一规律是无人能够颠覆的。当一个商品的价格达到一定低价程度时,实际上对消费者并无益处,世间不存在免费的好处。
02
京东、阿里反击拼多多
公开数据表明,2016 年 9 月时,拼多多的用户数为 1 亿,其月 GMV(商品销售额)是 10 亿元。到了 2017 年 1 月,拼多多的月 GMV 突破到了 40 亿元。现今,拼多多的月 GMV 已经突破了 100 亿这一关卡,而京东达到这样的销售额花费了足足 6 年的时间。
拼多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自身意识到了管控商品品质的重要性。今年 4 月,黄峥向财经作出表示。拼多多正在通过升级供应链以及打击假货的方式来提高商品质量。黄峥称全中国可能没有比拼多多更努力在打假的平台了。作为商品品质提升的回报,过去一年拼多多的复购率提升了一倍,客单价也从早期的十多块上升到了四五十块。
拼多多的 GMV 快速增长,拼多多的客单价也快速增长,这自然对国内的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形成了威胁。
刘强东多次表示“不 care”拼多多,然而京东实际上已对拼多多采取了防御措施。在今年 3 月,京东旗下的团购品牌“京东拼购”开始招揽商家入驻,其招商佣金仅为 1%。“京东拼购”的产品形态和拼多多相近,产品价格比较低廉,借助拼购价以及社交方式,促使用户进行多级分享。今年 4 月的数据表明,京东的三大事业群以及六大事业部加起来,已经有 2 万多商家参与到了拼购促销活动中。
阿里巴巴的反击策略较为直接。今年 3 月,阿里推出了“淘宝特价版”App,此 App 被外界视作是对标拼多多的产品。淘宝还宣布进行战略转型,从“消费升级”转变为“消费分级”,并将“淘宝特价版”App 定义为一个综合折扣平台,其目标人群是三、四线城市人群以及老年人,这些人群追求极致的性价比。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