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合君为男性,属于汉族。他出生于 1971 年 1 月 4 日,是甘肃省渭源县人。他是中共党员,拥有博士学位,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副教授,同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的副院长。1996 年 7 月,他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毕业,并留在该校开始工作。他主要在荒漠化防治、交通线路灾害防治以及矿区生态恢复等领域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担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的理事,是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的会员,担任风蚀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也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
主讲课程包括:为本科生讲授《治沙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为本科生讲授《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这门课程;为本科生讲授《治沙学》这门课程;为本科生讲授《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门课程;为本科生讲授《干旱区自然地理》这门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方法与技术》这门课程。
参加了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包括“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习方案的编制”;参加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参加了“生态环境学院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参加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改试点班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这 4 项。其中,《以教学研究型为目标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改革与建设》在 2008 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治沙原理与技术》是自治区精品课程,同时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二负责人);《风沙物理学》是校级精品课程(第三负责人)。
负责筹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优势特色实验室,即风沙物理实验室。
主持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林业软科学研究先导专项“国外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技术和政策研究”于 2007 年至 2008 年开展,本人担任第一主持人;
国家林业局的“948”项目“沙漠(沙地)地区植被恢复技术引进”,其时间范围是 2007 年至 2011 年,本人担任该项目的第三主持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防治荒漠化传统知识与技术集成”,其时间范围是 2006 年至 2010 年,我是该子专题的第一主持人。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子项目“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集成”,其实施时间为 2008 至 2010 年,本人担任第一主持人;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临策铁路额济纳段路基防沙棚作用的研究”,其研究时间为 2008 年至 2009 年,该项目的第一主持人是;
内蒙古自然基金的面上项目“临策铁路戈壁段沙害形成与演变机理研究”,其时间范围是 2010 年至 2012 年,我是该项目的第一主持人。
铁道部科技项目“临策铁路沙害整治技术方案研究”(2011 至 2012 年),由其担任第一主持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高产和节水型适沙生态经济植物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的时间为 2011 至 2014 年,我是该子专题的第一主持人。
国家自然基金的地区项目为“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积雪与植被相互作用效应及机制”,该项目的时间是 2014 年至 2017 年,项目批准号为 ,本人是该项目的第一主持人。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内蒙古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关键技术与示范”的课题二“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其中的子课题 1“宜耕沙地生态保护建设技术”(2014~2016),由我担任主持人。
参加科学研究项目:
交通部的西部重点项目“沙漠地区公路养护与沙害处理技术研究”,其时间范围是 2001 年至 2003 年;
交通部西部有一个重点项目叫做“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研究”,这个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1 年到 2003 年;
交通部西部有一个重点项目,名为“草原牧区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研究”,该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3 年至 2006 年;
国家自然基金有一个项目名为“沙柳沙障阻沙降尘机理研究”,该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4 年至 2006 年;
内蒙古自然基金有一个面上项目,名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塌陷对地表环境影响的研究”,该项目的时间是 2005 年至 2007 年;
内蒙古有一项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名为“内蒙古积雪资源及其对土壤水热条件影响机制的研究”,该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6 年至 2008 年;
内蒙古有一个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名为“内蒙古沙漠湿地萎缩机制及保护措施研究”,该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7 年至 2010 年;
神华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为“神东矿区马家塔露天采区土地复垦技术总结”,时间跨度是 2004 年至 2005 年;
神华集团公司有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名为“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技术试验与示范研究”,该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5 年至 2007 年;
神华集团公司有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名为“神东矿区优良乡土树种筛选培育及利用技术研究”,该项目的时间跨度是 2008 年至 2010 年。
主要论文:
冯惠英和左合君在 1999 年的《内蒙古林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其内容是适应高校改革的新形势,从而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该文章位于第 2 卷,页码为 32 - 34 页。
温宁、孙雳和左合君指出,办高质量的学报需要强化五个意识。该成果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2 卷第 4 期,页码为 52 - 53 。
左合君、李钢铁、冯利、薛春晓对阿拉善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涉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该成果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于 2002 年出版,其页码为 632 - 639
左合君、胡春元、高永、董智、孙旭等人开展了新地 - 麻黄沟高速公路的沙害防治技术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年第 25 卷第 3 期,页码为 36 - 40 页。
董智、李红丽、左合君、罗俊宝、孙保平进行了土壤凝结剂沙障防沙机理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该研究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 年第 18 卷第 3 期,页码为 154 - 159 。
董智、李红丽、左合君、丁国栋和孙保平进行了关于土壤凝结剂沙障固沙机理及流沙控制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4 年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其卷期为 18 卷第 4 期,页码范围是 7 至 11 页。
魏江生、董智和左合君对影响飞播成效的因子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 年第 18 卷第 9 期,其成果在 138 至 141 页。
魏江生、山本太平、董智、左合君对干旱区农业开发中人工沸石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该探讨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19 卷第 3 期,页码为 150 - 152 。
左合君、刘力、董智、高永、胡春元参与了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工程防护体系的维护技术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年第 19 卷第 3 期,其内容为 166 - 170 页。
左合君、魏江生以及陈士超进行了关于草地退化对区域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北方环保型农牧业与循环经济》这本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出版时间是 2005 年,其页码范围是 71 - 79 。
左合君、董智、魏江生、高永、胡春元对沙漠地区高速公路工程防沙体系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该分析发表于《水土保持研究》2005 年第 12 卷第 6 期,其成果在 222 至 225 页。
张贵平、施亚军、左合君、邢世根、郭建平对浅槽风力加速堤输雪机理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 年第 4 期,页码为 31 - 33 。
董智、李红丽、胡春元、左合君进行了沙漠公路不同固沙措施防风固沙效益和成本的比较研究。该研究发表于《水土保持研究》2006 年第 13 卷第 2 期,研究结果显示在 128 - 130 页。
陆海平、赵国平、胡春元、左合君、李海光。以 G304 国道公路植物防沙体系维护技术为例,对沙漠地区公路植物防沙体系的维护技术及效益进行了分析。该成果发表于 2006 年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7 卷第 4 期,页码为 20 - 26 。
曹波、孙保平、高永、左合君、杨越、张小英、杨莉、高志亮、刘殿君进行了高立式沙柳沙障防风效益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7 年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其卷期为 5 卷 2 期,页码范围是 40 至 45 页。
赵国平、左合君、胡春元、贺晓、李海光进行了神府 - 东胜煤田采煤塌陷区塌陷强度与风沙蚀积量的相关分析。该分析发表于 2007 年的《水土保持研究》期刊,其卷期为 14(6),页码范围是 177 - 180。
付丽荣、左合君以及武志博进行了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天然草地退化原因的 AHP 分析。该分析在 2007 年完成,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第 28 卷第 4 期,页码为 147 至 150 页。
赵国平、左合君、徐连秀、胡春元、付亚儒进行了沙柳沙障防风阻沙效益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水土保持学报》2008 年第 22 卷第 2 期,页码为 38 - 41 页以及 65 页。
戴晟懋、赵学军、勾芒芒、李钢铁、左合君、李兴对锡林郭勒盟春季沙尘暴成因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成果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 年第 22 卷第 7 期,其内容为 46 - 48 页。
张雁平、胡春元、董智以及左合君进行了河套灌区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8 年的《内蒙古林业科技》,其刊号为 34(2),研究内容涵盖第 25 至 28 页。
何金军等人对集宁 - 二连浩特铁路干线防护林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8 年的《环境科学研究》杂志,其卷期为 21 卷第 4 期,研究内容表明土壤的理化特性在 151 至 156 之间。其中涉及到的人员有何金军、魏江生、左合君、胡春元、陈立平、卢立娜、李海光。
勾芒芒、戴晟懋、李钢铁、左合君、陈正新、柴志福、李兴等人对我国的沙尘暴及防治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探讨成果发表于《内蒙古林业科技》2008 年第 34 卷第 3 期,页码为 40 - 44 。
赵娜、胡春元、李钢铁、左合君、闫彩峰、迟琳琳对浑善达克沙地中部地区榆树分布密度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9 年第 7 期的《现代农业》杂志,其内容为 61 - 64 页。
左合君、武志博、郝才元、陈立平、贺慧对滴灌条件下典型草原区铁路防护体系内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年第 30 卷第 2 期,页码为 109 - 114 。
陈士超、左合君、胡春元、王懿霞、乔保军对神东矿区活鸡兔采煤塌陷区的土壤肥力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年第 30 卷第 2 期,页码为 115 - 120 。
左合君、赵国平、胡春元、贺晓以及徐连秀进行了采煤塌陷区地表动态演变对风蚀影响的研究,该研究以神府东胜煤田补连塔矿风沙区为例,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9 年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其卷期为 23 卷第 7 期,页码范围是 166 至 170 页。
李得禄、赵明、杨文斌、康才周、左合君以及阿利·阿布塔里普等人对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敦煌市为例。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09 年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其卷期为 23 卷第 7 期,页码范围是 71 至 76 页。
勾芒芒、左合君、李钢铁、李兴对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变异与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发表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 年第 23 卷第 8 期,其结果显示在 110 - 114 页。
赵国平、左合君、封斌、胡春元、张继平、施智宝。神府 - 东胜煤田补连塔矿风沙区中,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风蚀影响强度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其结果在 2009 年的《中国沙漠》第 29 卷第 6 期中有所体现,该结果为 1069 - 1074 。
高永、左合君、杨光和韩彦隆进行了治沙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建设。该课程建设成果发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11 卷第 9 期,页码为 63 - 65 。
左合君、勾芒芒、李钢铁、李兴进行了 BP 网络模型在沙尘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该研究发表于《中国沙漠》2010 年第 30 卷第 1 期,页码为 193 - 197 。
冯利、左合君、王成龙、段永军、郭琰晖、李钢铁对浑善达克沙地带状灌木防护林的防风效益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年第 31 卷第 1 期,页码为 21 - 24 页。
董智、李红丽、左合君、魏江生、胡春元。锡林郭勒的典型草原植被,其高度和盖度对风吹雪产生了影响。此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0 年的《冰川冻土》期刊,该期刊第 6 卷第 32 期,页码为 1106 - 1110 。
任喜珍、胡春元、左合君和余建研究了阿尔山地区积雪消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0 年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上,期刊期号为 24 卷 8 期,页码范围是 122 页至 125 页。
董智、李红丽、左合君、魏江生、胡春元。锡林郭勒的典型草原植被,其高度和盖度对风吹雪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 2010 年的冰川冻土研究中,该研究的期刊是 32 卷第 6 期,页码为 1106 - 1110 。
赵国平、封斌以及徐连秀;还有左合君、张继平与胡春元。他们进行了关于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对植被群落变化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5 卷第 1 期,其内容为 52 至 56 页。
李红丽、董智、左合君以及郝玉光对乌兰布和沙漠农田的沙害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1 年的《中国沙漠》期刊,其卷期为 31 卷第 2 期,页码范围是 346 至 351 页。
王雪、胡春元、李钢铁以及左合君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种子扩散及成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干旱区研究》2011 年第 28 卷第 3 期,该期杂志的页码为 542 - 547 。
齐小军和左合君进行了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年第 32 卷第 1 期,页码为 107 - 111 。
雷鹏飞、左合君以及陈士超。临策铁路的防沙明洞对新月形沙丘沙物质的粒度特征产生了影响差异。此影响体现在 2011 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32 卷第 3 期中,具体为 114 至 119 页。
李红丽、董智、左合君以及郝玉光对乌兰布和沙漠农田的沙害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1 年的《中国沙漠》期刊,其卷期为 31 卷第 2 期,页码范围是 346 至 351 页。
赵国平、左合君、张洪江、胡春元、徐连秀进行了挡雪墙阻雪效果的风洞模拟试验研究。该研究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 2012 年第 26 卷第 4 期上发表,其结果为 107 - 112 。
赵杏花等人对阴山山脉乌拉山段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2012 年的《西北植物学报》上,其卷期为 32 卷第 6 期,页码为 1245 至 1253 页。
左合君、赵国平、高永、贺晓对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粒度特征的影响及其可风蚀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收录于第九届海峡两岸沙尘与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页码为 117 - 122 。
姚立强、左合君、李钢铁以及刘宝河对临策铁路戈壁段路堤的二维风速流场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铁道标准设计》2013 年第 620 卷第 9 期,其内容为 4 至 8 页。
哈丽雅、岳永杰、李钢铁、左合君和谷伟对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的土壤种子库特征与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年第 27 卷第 11 期,其内容为 62 至 68 页。
王永胜、杨文斌、李永华、左合君、王学全、丁峰、刘宝河、董威龙、梁海荣对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的剖面特征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2014 年的《中国沙漠》期刊,其卷期为 34 卷第 2 期,页码范围是 318 至 324 页。
陈士超、张武文、左合君和刘美英等人。在二级管理模式下,院(系)网络化教学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也有相应的对策。这些内容发表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15 卷第 4 期,页码为 46 至 49 页。
49.
教材专著:
1.《风沙运动学》(参编);
2.《生态环境规划》(副主编);
3.《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副主编);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所著的《库姆塔格沙漠研究》,其中第十一章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节为区域发展面临的生态资源问题与挑战,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字数达 75 万,出版时间是 2012 年。
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综合实习指导》(副主编);
赵雨森、王克勤和辛颖担任主编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教程》(参编了第二篇荒漠化防治Ⅴ 模拟风洞实验),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字数为 1 万字,出版时间是 2013 年;
参编了《内蒙古林学院志》,还参编了《内蒙古年鉴》,分别是 1999 卷、2000 卷、2001 卷。
专利:一种肉苁蓉复合接种技术(申请号.X)
一种旋转式野外土壤风蚀梯度集沙仪(专利号2)
获奖情况:1999年获得《内蒙古年鉴》优秀撰稿人称号;
2001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3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4 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04 届年会颁发了青年优秀论文奖,本人获得了该奖项(第 1 名)。
2004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5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6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6年获内蒙古公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5);
2006年获内蒙古公路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第3);
200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
2009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1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1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2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3年获得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