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北京大学秦维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与先秦儒家思想研究专家

Time:2025年04月24日 Read:2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秦维红为女性,出生于 1968 年。她拥有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1997 年,她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任教。她曾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工程”子课题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

所授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本科阶段);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名著选读;比较价值观教育专题(硕士和博士阶段);公民教育(博士阶段)。

学术专长: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先秦儒家思想。

代表论著:

《北京大学学报》2002 年第 5 期(C 刊)指出竞争是人的本性,该文章的有关论点在 2003 年第 1 期被《新华文摘》转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年第 10 期(C 刊)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孔子的人的发展理论具有现代启示,此启示见于《南京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0 期(C 刊)。

《“德”在儒家学说史上的演变及其真实内涵》,此文章发表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 期(C 刊)。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在 2007 年第 4 期予以全文转载。

思想研究教育心得体会_思想教育研究_思想教育研究是什么期刊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能够进行弹性转换,其宣传方式也可以进行弹性转换,这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8 第 8 期(C 刊)中有相关阐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 4 期(C 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投入机制进行了研究。该文在 2010 年第 11 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对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思考,此思考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年第 8 期(C 刊)。

《思想教育研究》2014 年第 4 期(C 刊)探讨将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

马克思的“劳动 - 闲暇”思想对于理解美好生活具有启示意义,该启示体现在《教学与研究》2020 年 3 月第 3 期(C 刊)中。

《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教程》是宇文利、秦维红等著的,该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在 2006 年 5 月出版。

科研项目:

2013 年度的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研究资助课题是“诚的思想研究”。

2011 年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该课题是关于“比较视域下的大学生信仰研究”的。

2022 年度的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课题有“比较视域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价值观教育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是什么期刊_思想教育研究_思想研究教育心得体会

2021 年的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项目进行了“比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建设。

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获得安泰奖教金,还获得优秀德育奖以及优秀班主任奖,这些奖项分别在 1999 年、1999 年、2004 年、2006 年和 2012 年获得。

北京高教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获得了优秀成果三等奖,时间是 2008 年。

3. 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8)。

4.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奖(2009)。

《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是刘建军等著的作品,它获评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五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2013)。

6.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荣誉称号(2022)。

社会兼职:学院工会主席、中国人学学会理事。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