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彦蓉
2020 年上半年对融资租赁行业意义重大。疫情对租赁公司业务的冲击仍在逐渐缓解,银保监会发布的《融资租赁公司暂行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中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的相关规定正式实施。
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行业新规也出现了更迭,然而在上半年,我国融资租赁业依然保持着平稳发展的势头。《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在行业层面上,监管变得更加严格,这推动了行业加快洗牌的进程,并且配套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地完善。业务方面,多家租赁公司因疫情而错过的租赁业务正在逐步恢复。它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做好了准备,并且加快在资本市场发力,以此来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流动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看新规落地:
发展环境改善
今年 1 月初,银保监会曾下发《融资租赁公司暂行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5 个月之后,正式的《办法》正式落地。此《办法》为融资租赁业务经营划出了多条红线,其目的是引导融资租赁公司合规经营,防范风险,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很高兴看到监管机构出台了正式的监管办法,此监管办法明确指出行业监管方向是做真租赁业务,通道业务难以继续下去。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狮桥”)董事长兼 CEO 万钧表示,他们呼吁行业内企业共同拥抱并适应监管,要坚持合规经营和底线经营。
融资租赁业务在法律层面迎来重大变化,除了监管层面之外。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民法典对融资租赁合同作出了扩充规定,这对融资租赁业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市汇融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稚萍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把融资租赁纳入担保交易进行登记,就能彻底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对抗善意第三人的问题。
地方层面正在出台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创新政策。据悉,天津海关在近期推出了三项创新监管模式,以此来帮助解决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支持融资租赁业务能够取得新的突破。比如,在异地委托监管模式方面优化了物流监管流程;在租赁资产交易业务监管模式上,创新性地提出通过申报保税核注清单的方式,来完成租赁企业间以及租赁企业与境外租赁企业间“租赁资产交易”的海关监管流程,这有助于解决企业收付汇和后续租赁合同变更的问题;在开展差异化担保制度方面,通过对企业风险进行研判,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适用不同的担保额度。
二看融资发债:
提升公司流动性
当前,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开始逐步恢复。同时,银行的信贷投放节奏也在逐步加快。从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来看,5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了 1.48 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增加了 2984 亿元。并且,5 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为 3.19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 1.48 万亿元。
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正逐步恢复。万钧称,自疫情发生后,公司业务遭受到了一些冲击,在 2 月到 3 月期间,整个业务几乎归零。到了 4 月,随着市场的恢复,业务情况开始好转。截止到当前,公司金融板块业务已超过去年的 150%,物流业务恢复至去年业务的约 80%至 90%,二手车交易板块业务与去年相比基本翻了一番。
《金融时报》记者获悉,近日,业内的融资租赁公司陆续获得了银行授信。中国建设银行的下属子公司建信信托以及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在近日与狮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协议中包含了 100 亿元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市场分析人士称,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融资租赁公司而言是利好。租赁公司能够借助银行的授信额度,在租赁市场上加大投放规模,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为业务经营注入新的动力。
融资租赁公司除了通过银行授信渠道外,还在资本市场加快进行耕耘。它们不断有发行 ABS、ABN 及公司债的动作。比如海通恒信,在近日发行了 10 亿元的公司债券;国新租赁发行了 16 亿元的 ABS 产品,其最低利率为 2.3%;越秀租赁也在 5 月底发行了 12 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狮桥从疫情开始后,在直接融资方面一直努力发力。目前已经发行了 3 单 ABS,1 单小公募公司债以及 1 单超短期融资券。这些融资加起来一共是 40.31 亿元。随着融资租赁公司不断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企业自身的流动性会得到提升,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市场。
三看地方排查:
推动行业减量提质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表明,到 2019 年末的时候,全国拥有的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为家。与上年相比,增加了 518 家,增长幅度为 5%。在万余家融资租赁公司当中,大概 72%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空壳或者停业的状态。部分公司在经营方面偏离了主业,给行业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办法》依据经营风险以及违法违规情形,把融资租赁公司划分成正常经营、非正常经营和违法违规经营这三类,并且实施分类监管。由于行业中存在空壳企业以及“失联”企业较多的状况,所以提出了清理规范的要求,同时指导地方稳妥地实施分类处置。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就已经对其辖区内的融资租赁公司展开了排查清理工作。今年,地方监管部门的排查工作进一步加快了速度。在 6 月 9 日这一天,宁波市公布了第一批总计 77 家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的融资租赁公司名单。《金融时报》记者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此前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湖南已公布了经营异常及“失联”融资租赁公司名单,到目前为止,各个地方所公布的异常经营、失联及疑似“失联”的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达到了 3307 家。
随着清理速度不断加快,空壳企业以及违规经营企业逐渐退场,行业经营环境将会得到明显的净化。融资租赁专家沙泉表示,从世界的经验角度来看,融资租赁行业都存在一个从规模较小到规模较大、从数量较多到质量更精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融资租赁业也应该会步入这个发展历程。对于行业减员的情况无需感到担忧,相信经过这轮行业的调整和淘汰,整个行业将会更加精炼且更加健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