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和山地车该选哪一个呢?在挑选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时,因为难以做出抉择而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怎样才能选到一辆契合自己的自行车呢?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每种自行车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在选择自行车时,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口味”。骑行的环境、骑行的距离等都是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废话不多说,下面小编将陈列出各种不同的自行车类型:
1. 公路车
公路车的代名词是“轻快”,这也使它成为了在铺装路面高速行进的首选。大轮径和细窄的轮胎让它拥有极低的路阻,能提供更高的路面速度。但同时,这也让它的抓地力有所下降,并且极其容易受到人行道、竖纹排水渠等“陷阱”的伤害。因为除了车主,小偷也很喜欢它们,所以车辆不利于停放保管。它几乎没有承载能力,骑行姿势较为激进,舒适性较低,只适合运动和竞赛使用。
优点:车重轻、速度高
缺点:姿势较为激进(较趴),通过性较低,不具备承载能力
2. 山地车
山地车,其意思是为崎岖不平的山地林道而诞生的。它有碟刹、粗齿胎、高强度等特点,并且还是全避震车型,这些使得更多的车友能够找到充足的骑行信心。
山地车上的各种技术都是专门为山路而研发的。如果车友您的“野心”不在越野方面,那么选择其他类型的自行车或许会更合适。在铺装公路上骑行山地车,不仅会拖脚,而且花重金买来的技术也会“白费”。
优点:强大制动力、通过性,拥有越野性能,可穿越山地林道
缺点:车重,平路齿胎表现十分拖脚,车速较低
3. 跨界车型——“平把公路车”
平把公路车与传统弯把的公路车有所不同。其基本特征是平把、燕把,并且使用 700C 的公路车轮径,搭配较宽的车胎。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适应更多的路面要求,而且宽胎还能提供较好的舒适程度。车型配备有“V 刹”、“公路夹器”,甚至还有山地车上的碟刹。
低端的“平把公路车”在传动方面,大多使用内三变速或者山地变速套件。高端款式则配备更高速别的内变速,或者专用的“平把公路车”变速套件。自行车变速的“三大家”,SRAM 有针对“平把”设计的变速指拨。平把公路车是为了在公路上能够舒适、快捷、轻便地骑行而设计的车辆,主要用于运动、休闲、娱乐、郊游、旅行、代步以及通勤等方面。
优点:拥有亚于公路车的速度、舒适骑行姿势
缺点:基本与公路车一致
4. 跨界类型——“山马车”
“山马车”的基本定义如下:使用一辆常规的山地车,将其改装为在铺装公路上平跑的高速模式。配备方面,把原有的避震前叉换成硬叉子,并且换上光头胎等。其用途纯粹是用来刷街压马路,也就是只在铺装公路上行走,而不参与越野活动。
但不可避免的是,“山马车”没有真正山地车那样的越野性能,也没有公路车的速度和轻量。这种试图从山地车跨界到公路车的“山马车”,其地位十分尴尬。
优点:拥有山地车的舒适骑姿、可通过配件更换“重回正规”
缺点:速度方面比不上“平把公路车”,重量方面也不及“平把公路车”;通过性不如山地车,呈现出“十项全能,样样不精”的状态,即没有一项特别突出,各项表现都较为平庸。
5. 城市休闲车
城市休闲车主要承载的是自行车最原始的功能,即用于代步。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简单性。整车结构很简单,几乎具备“免维护”的巨大优势。以单速、内变速为主,完全能够满足基本的骑行需求。近年来,城市休闲车更多地朝着“复古”的方向发展,它精致、舒适,极具“文艺范”,也成为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优点:实用、优雅、坚不可摧(可靠性高)
缺点:亦由于其休闲代步的主功能,导致其“沉重且缓慢”的特性
6. 旅行车
旅行车在这次“榜上”的类别里,实用性排在第二名!专业的长途旅行车大多以钢架为主要材质,配备公路车 700C 或者更普及的山地车 26 寸轮组。其针对性的设计让它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用性,强大的挂载能力也能让它轻松地携带数月的补给和装备进行旅途。
优点:强度高、耐用性强、通用性强、超大承载能力
缺点:重量较高,短途使用较为累赘
7. E-Bike(电动助力自行车)
E-Bike 与普通自行车和电动车有很大区别,区别在于它有独特的“混合动力”。“电动助力”是踩踏扭力与电机扭力的结合,踩踏扭力起主导作用,电机扭力起辅助作用。关闭电机时可以骑行,停止踩踏就不能前行,不像单纯的电动车那样转动把手就自动前进。
骑自行车就是要通过人力进行踩踏。为什么要借助其他动力来助力呢?山地骑行既能让骑士享受到长时间下坡的快感,又能鼓励骑士凭借自身的能力踏上坡路。现实中,并非每一位车友都是专业选手,尤其是女性车友,她们没有长时间锻炼而成的腿力和体能。在享受到山路骑行下坡的快感之前,可能就已经被上坡路段折磨得够呛。而且,下坡骑乘虽然爽快,但仍需要骑士具备充足的体力来控车。这样一来,这趟骑乘的乐趣就减少了大半。而 E-Bike 正是能够将长途、山路骑行乐趣放大的“最佳玩具”。
优点:任何车友亦可轻松地享受各种骑行乐趣
缺点:需要充电、车身较重,对比常规自行车更为昂贵
8. 折叠自行车
折叠自行车在混合骑行方面(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或“4+2”汽车搭载折叠车出游)表现优异。
折叠自行车深受大城市上班族的喜爱。它体型紧凑,折叠之后甚至可以放置在办公桌底下。在国内部分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折叠自行车还能够借助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进行接驳,成为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方案。
优点:紧凑、城市通勤者的首选
缺点在于各项“性能指标”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比如通过性下降了,操控性下降了,强度下降了,刚性下降了,舒适性也下降了。
9. 折叠自行车的延伸车型——“小轮径”
“小轮径”在京、上、广、港、澳、台等“寸金尺土”的地区已经风靡了十数年。它的车架如同按比例缩放的公路车,身材娇小。这样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在家中停放时占用的空间。它不仅能满足大都市人对速度的追求,而且比大轮径更适合海拔不足的车友,其中也包括女性车友。
优点:紧凑,适合海拔不足、家庭空间有限的车友
缺点:操控性、舒适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不如常规大轮径车型
10. Bike(碎石、砂砾公路车)
Bike 与公路越野赛车(-/CX)不同,它可以用于通勤、骑游、上山、训练、买菜,甚至还能用于比赛(长距离耐力赛),是一种能“万能应对”的“公路车”;简单来讲,它是公路越野赛车的配置与耐力赛公路的舒适几何的结合;它独特的风格,很快形成了一种潮流,深受北美和加拿大的骑士喜爱,从近年品牌厂家的改款也能看出,Bike 已逐渐取代原有的耐力赛、长途、舒适公路车型。
组装一辆入门的 Bike 或者购买一辆入门的 Bike,其成本与“山马车”相差不大。然而,Bike 拥有更好的铺装公路车速,整车总重量更低,舒适性更优异,通过性也相同强大,这样的话,为什么不选择 Bike 呢?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优点:速度方面比公路车稍慢,通过性、越野能力以及舒适几何设计比 XC 山地车逊色。
缺点如下:其一,不具备重度越野的性能;其二,粗齿胎会降低它在铺装公路上的速度。
11. 固齿车( Gear/死飞)
固齿车的后齿轮与后轮花鼓是完全固定的。普通自行车的飞轮是“活的”,所以固齿车被称为“死飞车”。由于飞轮是“死的”,骑乘者能通过脚踏控制后轮来减速和刹车。从每年大幅高于其他车型的事故率可以看出,固齿车在不安装刹车时很危险,对交通危害大,甚至部分国家已禁止无刹车的固齿车上路。
固齿车在此不作点评
12. “极限运动”
“BMX”是自行车极限运动的代表之一,它讲求更多的是技术以及动作花式,与普通自行车用途相差甚远;“攀爬车”也是自行车极限运动的代表,它讲求更多的是技术以及动作花式,与普通自行车用途相差甚远;“DJ 车”同样是自行车极限运动的代表,它讲求更多的是技术以及动作花式,与普通自行车用途相差甚远;“土坡车”也是自行车极限运动的代表,它讲求更多的是技术以及动作花式,与普通自行车用途相差甚远。
“极限运动”类的车型在此亦同样不多作点评
看完众多的自行车种类之后,你最为喜欢的是哪一类呢?欢迎参与投票。
听说,聪明的车友有福利哦!不信你戳: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