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刘女士去年买车时,销售承诺零利率贷款能省 8000 块。可提车当天,她突然收到三张发票,分别是 6800 元的“金融服务费”、4200 元的“档案管理费”、8800 元的“风险押金”。当她质问 4S 店时,经理冷笑一声并说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是她自己没看。
这并非个例,90%的家庭在贷款买车时,都曾因合同里的这三行小字而遭受损失。今天,凭借我 10 年的写手经验,我将揭开行业黑幕,教你一眼就能识破合同里的“致命陷阱”。
第一刀:藏在“零利率”背后的“吸血条款”
销售口中所说的“零利息”通常是一种文字游戏。在山西太原,某 4S 店曾强制客户购买价值 5800 元的“安全套装”,而实际上这只是在同款电商平台上售价为 398 元的行车记录仪。更为隐蔽的是合同里的那些小字。
“金融服务费”是按照贷款金额的 3%至 10%来收取的。武汉的车主通过投诉,成功地将其砍价了 50%。
“综合费率”和“利率”是不同的。3%的费率实际上年化利率超过了 6%,这就相当于要多还一辆电动车的钱。
签字前用手机拍下合同,然后用红笔把“服务费”“手续费”等字眼圈出来,接着直接询问:“这些费用能开发票吗?”
第二刀:GPS费里的“暴利密码”
原厂的 GPS 收费为 2980 元。杭州的车主王先生将设备拆开后发现,这竟然是某淘宝上售价 158 元的同款。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成都的某 4S 店安装的 GPS 连防水胶圈都没有装,仅仅半年就进水报废了。合同里会有一些小字写着:
· “设备+服务费”:深圳规定超过500元需提供进货凭证
· “五年定位服务”:北京车主发现第二年信号就停传
避坑指南:当场要求查看 GPS 的型号,然后将其拍照,接着与电商平台的价格进行对比,若差价超过 500 元,就直接拨打相关电话。
第三刀:提前还款的“天价违约金”
佛山的张先生在提前还贷时,被要求缴纳“剩余本息总和的 15%违约金”。这一金额相当于他多还了 3 个月的工资。幸运的是,法院最终判决他只需支付未还本金的 0.5%。合同陷阱常常隐藏在以下方面:
南宁车主追加补充条款为“不超过未还本金 1%”,此为“违约金计算方式”,并且成功进行了维权。
上海法院案例表明,在利息相同的情况下,“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比“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要多支付将近一倍的金额。
避坑指南:使用手机计算器当场计算总利息,并且需要写明“提前还款违约金小于等于 1%”。
这些套路能够横行,是因为 90%的人在签合同时懒得去看那些小字。转发这篇文章,下次买车之前掏出手机把它截图保存下来。你每一次划走,就有很大可能让一个家庭多花费 3 个月的血汗钱。
记住:阳光照到的地方,就没有黑箱操作!
头条首发大赛,头条创作挑战赛,自媒体,自媒体创业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