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东北农大师生为甘南欢喜村绘制墙体画 助力文旅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

Time:2025年04月22日 Read:2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东北农大学生为欢喜村绘制墙体画。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团队来到甘南,开展文旅乡村建设规划项目。

文/摄 李艳军 本报记者 孙昊

近年来,甘南县与东北农业大学构建了牢固且全方位的县校共建关系。他们积极探索并推行“基地+中心+产业联盟”的共建模式,致力于打造政校企合作的试验示范区,从而加快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以及“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建设步伐。

组建产业联盟 创新合作模式

2014 年起,甘南县先后迎来东北农业大学 12 名优秀党员干部。他们挂职担任常委副县长、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这些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国家级青年人才等 200 余人。这些人才深入挖掘县域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了县域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甘南模式”。

注重人才培养 加速产教融合

这个县充分借助东北农业大学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学科的优势。双方一同打造了乡村振兴学院,还建立了“科技小院”专业硕士培养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头雁专家工作站甘南子站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在这里培养在读的农业硕士和博士,配置了师资力量,前来甘肃指导服务的人次达到 500 余,对“土专家”“田秀才”“村网红”进行培训的人数有 6000 余。累计承接甘南专项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近千人,线上线下参与了 20 余项乡村振兴课题研究,形成了科技人才孵化模式,这种模式是“长期固定、循环培养”的。创新组建了飞鹤乳品产业学院甘南分院和国家寒地小浆果研究中心甘南分中心,为飞鹤、奥瑞金等企业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拓展项目合作 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县党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成立了工作专班。县校双方还聘请了首席专家,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建成了 122 个县、乡、村科技示范园。实施了 97 个产业人才培养项目。示范了 111 个新品种新技术。合作推广示范面积近万亩。向日葵等种业振兴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水稻等种业振兴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大豆等种业振兴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食用黄瓜新品种已获农户广泛认可,番茄新品种已获农户广泛认可。红树莓产业培育已初步形成规模,籽用黄瓜产业培育已初步形成规模,这些产业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今年 6 月,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有一个专家团队。这个团队有 167 名师生。他们在甘南镇欢喜村绘制了产业特色文旅墙面。他们在探索文化振兴的特色新路径。他们用文化为欢喜村的“牛经济”产业赋能,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县校双方会持续深化合作。他们会把县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东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且会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的核心路径,一起去走出一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