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背靠苗岭山脉,并且面朝清水江。它是黔东南州的首府,“凯里”是苗语音译,意思为“木佬人的田”。凯里的总面积是 1556 平方公里,总人口有 55 万。它是贵州重要的旅游中转站之一,也是通往西江苗寨、雷公山、下司古镇的必经之地。境内已经开通了凯里站(火车站)和凯里南站(高铁站)。
凯里在明清时期开始有建制。在这期间,境内出现了清平堡、清平司、清平卫、清平县和凯里司等。到了民国时期,改名为炉山县。建国之后,又逐渐改名为凯里。并且凯里取代镇远,成为了黔东南州的州府。
在今日凯西的西北方向 15 公里处,存在一座山,此山四面是石崖绝壁,形状如同香炉,所以被称作“香炉山”,它便是过去炉山县名字的由来。香炉山只有一条小道盘旋而上,其范围方圆 15 公里,众多山峰环绕排列,宛如剑戟直刺天际。香炉山曾经多次发生苗族起义,留下了古代的营盘、寺庙以及南天门等遗址,明代的汪良创作了《登香炉山》一诗,其中写道:“炉山之高高入云,嶙峋壁立无支分。”雄关未能容双马,杀气曾教走万军。”
清水江是沅江干流的上游,并且是贵州第二长的河流。在古代,清水江是湘黔之间的水运通道,那时候沿岸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从而造就了一大批的码头和古镇。清水江从凯里的中部穿流而过,在此形成了清水江风雨桥(世界上最长的风雨桥)以及下司古镇等人文景观。
场面十分热闹。下司古镇的美食中,狗肉和酸汤鱼在凯里较为出名。并且,下司古镇有“下司犬”出产,它是贵州的一种名犬。当下,古镇需收取 40 元门票,在贵州,它是少数收取门票的古镇之一。
苗岭山脉位于凯里之南。苗岭上有众多苗寨,这些苗寨主要分布在雷公山山区的雷山县。凯里市是苗族聚居区,全市总人口中苗族人口占 70%。凯里市凭借黔东南州首府的优势,打造了诸如东方斗牛城、苗妹非遗博物馆、凯里民族风情园、凯里民族博物馆等许多苗族文化旅游项目。凯里已然成为一座具有苗族特色的旅游城市。
凯里苗洞风情园
凯里周边分布着众多苗族村寨,像南花苗寨、季刀苗寨、舟溪苗寨、铜鼓苗寨等。雷公山苗族的母亲河巴拉河,源自雷公山,流经雷山和凯里,在台江施洞汇入清水江,沿岸的苗寨村寨相互连接成一条线,适宜开展徒步、骑行、露营等旅游活动。巴拉河流经三棵树镇,三棵树镇是凯里市最大的乡镇,该乡镇的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8%,此镇可说是中国第一苗寨大镇。南花苗寨和季刀苗寨位于三棵树镇的巴拉河畔。
南花苗寨
舟溪镇位于凯里南站附近,它是凯里市的后花园。这里建设有云谷田园高端果蔬农业观光基地,该基地为省级农业产业园区;还有舟溪农业生态园,它是州级产业园区等。舟溪镇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有曼洞苗寨,有甘襄香芦笙堂(黔东南最大的民间芦笙堂),有戛醉达溶洞群,有文昌阁,有苗族花桥遗址,有石青民族风情村,有新光风情村等,并且这里也是体验民族风情的好地方。
铜鼓苗寨处在下司古镇附近,它是因苗族的乐器铜鼓而获得名字的。在凯里麻江这个地方的铜鼓,其特点是通体都是铜,呈现平面曲腰的形状,一头有面,内部中空且没有底部,旁边附有四个耳。从铜鼓学的分类角度来看,这种铜鼓被称作“麻江型”铜鼓。而铜鼓苗寨最为有特色的是农民画。全村有几十人分别是美术协会会员和民间绘画研究会会员。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奖,共 300 多次,其中有 28 个国际奖,76 个国家级奖,103 个省级奖。正因如此,这个村被命名为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凯里被称作“酸汤美食之都”,苗家饮食有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其喜爱食用酸味,在黔东南闻名。黔东南有句名言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州的各县市以及各民族中都很流行,尤其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所以外界都将其统称为凯里酸汤鱼。实际上,做酸汤火锅的酸汤分为苗族白酸汤和侗族红酸汤这两类。现已发展出酸汤系列饮食,包含酸汤鸡、酸汤鸭、酸汤狗肉、酸汤羊肉、酸汤牛杂、酸汤大鱼头、酸汤猪脚、酸汤大肠、酸汤排骨、酸汤螺蛳等。凯里的风情园是品尝酸汤美食的极佳处所,市区也是,下司古镇同样如此。
另外,麻江在凯里附近,这里出产蓝莓,它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蓝莓含有果酸、维生素 A、C、E 以及大量花青素。研究显示,花青素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性是 VE 的 50 倍,VC 的 20 倍。蓝莓除了可以新鲜售卖外,还带动了与蓝莓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像蓝莓干、蓝莓酱以及蓝莓果酒等。
雷山位于苗岭群山之间,这里有 300 多个苗寨,它们像星星一样分布着,共同构成了一个壮观的苗寨王国。
丹寨凭借什么被《孤独星球》列入 2020 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地的名单呢? 丹寨有什么原因能被《孤独星球》纳入 2020 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地的名单之中呢? 丹寨为何会被《孤独星球》列为 2020 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地的名单呢?
台江:中国苗族节日之乡,每年的姊妹节都成为了大饱眼福的盛会
剑河:清水江上的一颗明珠,因仰阿莎女神像而闻名全国
贵州最佳苗寨深度游路线——雷公山:迷失在星罗棋布的苗寨王国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