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音乐活动中的老鼠和猫:活动目标、重难点与准备

Time:2025年04月03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模仿老鼠走路,并且步伐协调合拍。同时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神态以及动作,来展现“老鼠”逗“猫”时那得意的模样。

在“猫”追捉的动作暗示下,“老鼠”会按照乐句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躲闪。

重难点分析:

在“猫”有追捉动作的情况下,“老鼠”会按照乐句朝着“猫”的相反方向进行躲闪。

难点在于能够控制好自身的动作,并且能够较好地将老鼠“躲闪”以及“逗猫”时所呈现出的不同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一)通过录像和图片,使幼儿认识老鼠和猫的外形及动作特征。

(二)活动前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

二、物质准备:

1. 录音机1台,音乐磁带2盒(完整与分段的音乐各1盒)。

2. 猫的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听音乐模仿老鼠走路进入活动室。

倾听教师讲述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是“老鼠逗猫”。通过倾听,初步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以及其情节。

故事情节:

老鼠出洞后找食吃,同时辩听猫的声音。猫来捉老鼠,老鼠会躲闪并戏弄和取笑猫,之后猫垂头丧气地走了,最后老鼠回家。

二、展开

随着 A 段音乐,幼儿会根据故事情节,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老鼠的外形特征,以及“出洞找食吃”的样子。

1. 引子(老鼠出洞):

幼儿用身体动作呈现“老鼠出洞”时的模样。

教师哼唱着音乐,幼儿依据音乐的节奏来表演这样的样子:当出洞时伸出头,并且左右进行探望,观察动静。

2.A段(找食吃):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老鼠鬼鬼祟祟找食吃的样子。

教师哼唱着音乐,幼儿开始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同时,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自己的动作能够与音乐合拍,并且脚步要保持轻巧。

3.间奏(辩听猫的声音):

幼儿用身体动作展现出“猫来了”的状态,同时老鼠停下动作,并且仔细地聆听声音。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随 A 段音乐,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他们做出老鼠出洞的样子,接着又做出找食吃的样子,然后还能辩听猫的声音。

教师哼唱着音乐,幼儿依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教师还提醒幼儿要注意让动作与节奏相契合,并且脚步要保持轻巧。

(2)幼儿听音乐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和神态。

根据故事情节,结合 B 段音乐,创编表演“老鼠躲闪”的动作,同时创编表演“逗猫”的动作。

1.随教师语言提示,练习小碎步来回躲闪。

教师扮演“猫”进行带领,听教师哼唱 B 段音乐。然后按照乐句,用小碎步做出躲闪动作。在做动作时,要注意找空地方,并且控制好速度,不能与同伴发生碰撞。

在教师所扮演的“猫”进行追捉动作的暗示之下,随着 B 段音乐,依据乐句做出与追捉动作相反方向的躲闪动作。要注意在奔跑时做到快速且轻巧,同时还要兼顾周围的同伴。

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听音乐练习,大家相互模仿学习。用不同的神态来表现“老鼠躲过猫”,用不同的动作来展现“戏逗”“取笑”的得意样子。

5.随着B段音乐完整地做“躲闪”、“逗猫”的动作。

(三)听音乐完整地做游戏。

教师提醒后,幼儿跟随音乐的变化做出“老鼠出洞找食”的动作,幼儿跟随音乐的变化做出“躲闪”的动作,幼儿跟随音乐的变化做出“逗猫”的动作,幼儿跟随音乐的变化做出“回家”的动作,并且注意动作的合乐性。

教师扮演“猫”,幼儿在其提示下随音乐完整做游戏。猫要在音乐间奏时做好准备,并且在 B 段音乐每段强拍时追捉。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