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现代化支付与消费信贷的工具,也是连接银行与用户的重要纽带。2002 年起,国内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陆续组建成立。信用卡行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之后,在零售转型战略的推动下,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信用卡中心成为银行的重要部门,这使得信用卡业务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支柱之一,并且在整个零售转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信用卡行业整体发卡增速降低了。新户获客成本在日益提升,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涌入到消费金融市场,这使得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信用卡存在透支余额下降的问题,不良率在增高,新发卡也变得困难,这些问题制约着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去向究竟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并服务于银行的战略转型,这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必须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此,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率先进行尝试,给出了一个具有独特标识的“信用卡中心转型范本”。
全面认识信用卡中心的巨大潜在价值
信用卡是一款将“支付”“信贷”“权益”三大工具紧密结合的金融产品,重庆农商行一直把它当作服务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抓手。
从产品特性方面来看,信用卡是一种高效的金融媒介。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使每一笔日常支付交易都转变为透支余额。这种产品具有小额、高频的显著特点,在生活场景中的渗透率较高。其产品与权益的设计较为灵活,能够与客户实现高效的连接以及深度的绑定。因此,信用卡是银行构建场景生态圈的重要抓手。
从服务客群方面来看,在银行的传统信用卡客群里,大多是以中高收入群体作为核心的。然而,随着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以及中产阶层的不断崛起,银行信用卡的客户群体变得越发多样化了。年轻群体以及中小企业主等这些具有潜力的客群,已经成为了银行信用卡的重要客户,并且成为了银行抢占新消费风口的关键所在。
重庆农商行对 200 万张信用卡背后的客户核心价值进行了梳理,由此深知在所有消费金融产品当中,信用卡是最为适合用来培育客户的全周期产品。如今,信用卡业务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支付功能。它能为银行提供消费数据,让银行洞察客户行为。通过这些,能为消费信贷、理财、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它是真正意义上“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产品。
回迁信用卡核心系统筑牢消费金融发展的科技基础
重庆农商行认为,信用卡属于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支撑力度对业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做到信用卡核心系统的自主可控,才能够打通与消费金融产品、风控系统、客户管理等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进而形成一体化的系统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该行的信用卡核心系统是自主研发且自主创新的,在 2021 年成功回迁上线了。它全面接管了该行外包的信用卡业务数据。此系统实现了系统安全的“换芯”以及业务平稳的“迁移”。该行成为全国首家成功实现信用卡核心系统回迁的银行。这是国内同类金融机构在自主研发信用卡核心系统方面的“里程碑式”突破。重庆农商行再次成为业界的“先行者”。成功回迁之后,该行实现了核心架构与行内大核心系统形成一体,也实现了数据管理体系与行内大核心系统形成一体。基于可控的自主研发平台和灵活的业务发展架构,该行不断打通行内外系统的壁垒,使得数据处理时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全行风险数据的协同控制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信用卡业务领域,该行将信用卡核心系统与移动营销 App 实现了全面贯通,也与渠道审批系统、贷后管理系统、交易监测系统等外围系统完成了贯通,从而实现了系统的无缝对接。该行积极运用信用卡“识客、获客、活客”的数字营销矩阵,能够及时掌握并分析客户的消费偏好、交易习惯等全量信息,并且完成了家装分期、汽车分期、车位分期等信用卡分期产品的创设。
该行推动信用卡核心系统与行内的手机银行对接,推动与柜面业务对接,推动与直销银行对接,推动与信贷管理对接,推动与业务营销对接,推动与反欺诈等各类系统对接,实现高效对接。打破了数据孤岛的限制,形成了数据共享的体系,形成了资源互通的体系,形成了风控协同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数据价值。该行成功对接了行内的微银行平台,使得信用卡客户与信贷客户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并且可以相互转介。同时,持续深入挖掘客户对消费金融产品的需求。在风险防控方面,通过将信用卡核心系统与全行信贷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借助信用卡自动审批系统以及 ODS 平台等基础数据,实现了与全行信贷管理系统的数据互通,这有效地提升了贷款审批的效率,并且使风险监测以及贷后管理的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建立以信用卡中心为基础的大消费金融部门架构
《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后,信用卡现金分期的最高上限被规定不得超过 5 万元。重庆农商行意识到,仅靠信用卡已难以有效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消费金融需求。于是,该行随即开始重新审视信用卡业务的价值体系。该行认为,信用卡不仅仅是消费支付工具,它还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同时,信用卡更是链接消费金融场景、实现消费信贷转化的桥梁。银行通过分析信用卡客户的消费数据,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贷款服务,推动信用卡与消费金融产品实现无缝衔接,达成卡贷联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消费市场的活跃,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益。
重庆农商行围绕全行数字化转型方向,在“数字农商行”总目标之下,对信用卡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全行的消费金融业务被并入了信用卡中心,同时前瞻性地成立了信用卡及消费金融部,该部门负责全量个人客户的消费类信贷业务。这种组织架构真正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率,推动产品的创新设计与集约管理。重庆农商行至此正式构建起一个发展体系,这个体系是以信用卡及消费信贷业务相互转化、深度融合为基础的,并且是以“以客户为中心”的。
加快推动普惠业务的转型步伐
目前,重庆农商行的信用卡发卡数量已经超过了 200 万。该行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客群就如同一座蕴藏着巨大潜力的“金矿”。凭借其信用卡核心系统所具备的优势,该行更多的系统数据能够实现共同流通和共享。同时,卡贷联动的营销机制也会不断地进行优化。这样一来,信用卡客户的核心价值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释放。
该行一方面能够借助信用卡业务,引导客户把储蓄资金回流到行内账户,从而进一步强化客户的绑定程度,提升客户的粘性。另一方面,凭借信用卡的日常交易数据,持续完善用户的画像,进而推出符合不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信用卡以及消费信贷产品。
该行在产品适配度方面,综合利用大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依据客户的消费行为以及信用评分,会加深信用卡产品与消费信贷产品之间的联动,使其更加高效。同时结合客户自身的适用情况,会自动向客户推送最高授信 100 万元的消费金融产品。这样在保障风控的前提下,能够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和客户的满意度。该行线上的消费信贷产品“渝快贷”推出了多款产品,这些产品是先息后本且能灵活支取的。这显然是基于信用卡的海量用户数据,围绕客户需求而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也是信用卡与消费金融产品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
重庆农商行的数字化营销能力在持续提升,基于信用卡用户价值挖掘的精细化运营以及融合式发展,早已成为推动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该行拥有 200 万张存量信用卡和 50 万消费贷款客户数据,这些数据早已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局面,实现了良性互动、高频互触以及互相引流,共同助力该行消费金融业务实现双向突破。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该行的信用卡余额突破 1500 亿元,消费信贷余额也突破 1500 亿元。该行的用信余额在重庆金融机构同业处于领先地位,资产质量在重庆金融机构同业也处于领先地位。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