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得知,家庭健身品牌麦瑞克已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头头是道基金独家投资。厚谷投资担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成立以来,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 140%。
拓展新赛道:从跑步机到椭圆机等五大品类
2021 年国内线上健身用户数量突破了 2.61 亿。其中有部分用户是在疫情期间开始接触家居健身的,这部分用户占比 23%。家居健身正成为运动圈的热门,划船机、椭圆机、跑步机等健身器材的市场在持续扩大。
2014年,麦瑞克创始人罗卫波就已经进入了健身行业。健身俱乐部在彼时兴起,各类线上健身 APP 品牌也纷纷涌现。庞大的健身人口给健身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2020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人们的运动健身热情。国内参与健身的人群从 2019 年的 6812 万人增加到了 7029 万人,健身人口渗透率为 5.02%,市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中国健身市场刚被打开时,主要的健身器材仅有跑步机这一个品类。椭圆机、划船机类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认知度也非常低,且没有进行品牌宣传。针对这种情况,罗卫波选择先从平台推广入手,以扩大认知度。他带领团队在小红书、知乎、百度等平台上开展了大量的推广工作,使得这些品类的增速得到了大幅提升。
罗卫波认为,全品类的推广则是健身市场一个崭新的尝试。
2019 天猫健身器械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消费者越发关注锻炼过程里的安全性,尤其会留意避免跑步给膝盖、脚踝带来伤害。同时,消费者的健身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 2018 年,选择在家中进行健身的人群比例达到了 60.2%。家用健身逐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像椭圆机这样的其他品类的出现,消除了跑步机占地面积大的弊端,为健身提供了新的思路。
罗卫波看到了机会。跑步机之外,像动感单车这类品类,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出现一次大爆发。像椭圆机这类品类,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出现一次大爆发。像划船机这类品类,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出现一次大爆发。
2018 年,罗卫波带领他的团队创建了麦瑞克。麦瑞克的定位是家庭健身的全品类产品。
聚焦用户体验:设计上注重“颜值、精致、可收纳”
麦瑞克留意到,商用健身产品或许不太着重于颜值和外观的设计。因为在健身房场景里,“大”以及“专业”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家庭场景中,一款健身产品被放置在客厅或其他位置时,肯定需要设计得更契合家庭环境,其“颜值”也需要更高。
麦瑞克健身产品
麦瑞克在设计上注重符合家居的精致设计。商用产品通常做得笨重。在国内大多数家庭场景中,跑步机、单车、椭圆机等使用空间并不富裕。所以麦瑞克在设计产品时考虑了占地面积和收纳问题。以前作为商用产品没有收纳需求,而到了家用市场,收纳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需求。
除了外观、收纳性等硬件条件,罗卫波注意到,家用健身产品有新的发展趋势,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科学运动的重要性。麦瑞克也开始重视产品的内容课程,在麦瑞克的健身器材里,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连接 APP,从而打造健身用户社区。消费者借助 APP 中的录播或直播课程,让在线私教为其进行指导。
创业初期,提升产品质量是麦瑞克注重的一个关键。
早期中国健身器材市场存在国内和国外品牌之分。罗卫波察觉到行业存在痛点,即国外健身品牌价格高昂,动辄大几千甚至上万块;而国内健身器材品牌价格虽便宜,但在质量和整体产品设计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时大部分健身器材的参与者都在进行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他们当时的想法是,采用国际品牌同等的供应链思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批品质优于国内、价格却比国外品牌亲民的健身器材,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健身器材体验。”罗卫波说到。
麦瑞克为了提供质量更优的产品,在厦门和宁波选择了给国际一线品牌代工的工厂来制作。成本虽然更高,但是呈现给消费者的产品质量不一样。罗卫波提到,当时整个行业都很震惊,为何一个新品牌敢拿成本如此高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这体现了我们在供应链选择上的坚守。
战略转型:从“营销型”到“产品驱动型”
在公司定位上,麦瑞克也经历了一次转型。
2018 年和 2019 年,麦瑞克处于初创阶段。那时它的研发能力较弱。罗卫波和他的团队几乎跑遍了健身器材供应链。他们是为了寻找健身品牌的市场新机会。到了 2020 年,麦瑞克组建起了行业最具实力的产品研发设计部门。自此,它正式转型为一个以产品研发为导向的科技型公司。“我们要自己去定义产品,研发产品。”
2020 年,麦瑞克椭圆机在京东和天猫平台的销量位居第一,筋膜枪品类在线上的销量也是第一。2021 年,麦瑞克在动感单车和划船机品类实现了超越,成为行业的第一名。麦瑞克品牌成立仅仅三年,就已经成为家庭健身行业中最大的黑马。
2021 年,麦瑞克总计获得了 45 项技术专利。
罗卫波认为,整个健身器材行业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产品整体从商用转变为家用,重点在于产品的家居设计和便捷性。第二次变革是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发展,像筋膜枪、划船机等一系列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正在经历的是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非智能家用器材向智能器材转变,麦瑞克在软件端、课程端和硬件端进行了三位一体的布局。
麦瑞克旗下的超燃脂 APP 以及课程体系,与麦瑞克超燃脂全系列产品一起,围绕“超燃脂 APP 和直播课程”构建起超燃脂健身生态。它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智能健身产品,像超燃脂健身器械、超燃脂健身小件、运动恢复设备以及运动检测设备等。并且通过 AI 技术,依据用户的使用频次和运动习惯,将健身课程和硬件端进行智能联动。
麦瑞克超燃脂战略发布会
目前,麦瑞克正在积极与小米优品、荣耀亲选以及华为鸿蒙等进行合作。未来,将会有十几款产品被铺设到华为鸿蒙的门店中,这些产品涵盖在智能家居生态里。罗卫波认为,这些合作一方面能够打通渠道,打入更多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麦瑞克赋予科技属性,进行品牌输出。
2022 年,麦瑞克的研发投入会比 2021 年多大概两倍。并且会大力推进线下门店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全渠道的建设,尤其注重跨境渠道的海外业务。
麦瑞克觉得,健身行业的未来终归是以内容与平台作为核心的。用户所挑选的像跑步机、单车以及划船机之类的产品,都能够在家庭中进行布局,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私人健身房。未来的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将会非常庞大,其市场潜力以及用户规模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于投资逻辑
姚臻作为头头是道的合伙人认为:我们察觉到麦瑞克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还有强悍的运营能力,以及通过快速迭代而不断加强的研发与内容能力,从而迅猛地成长为家用健身器材赛道的头部品牌。健身属于长周期的赛道。我国的健身人群以及家用健身器材的渗透率,都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麦瑞克能够在全品类方面构建起深厚的壁垒,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成为家用健身器材赛道的头部品牌,并走向世界。
杜一凡作为头头是道投资的副总裁认为,家用健身器材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智能化、内容化、平台化。在这个看似尚未火爆的赛道中,头部玩家已经在悄然成长,并且完成了关键能力的构建。他们正开始从点到面、从内到外进行立体的排兵布阵。2020 年疫情对行业有利,麦瑞克的业绩突出并领涨;2021 年大盘整体回调,麦瑞克却仍然逆势增长。这亮眼业绩背后,我们看到一个优秀团队。这个团队从硬件起家,从卖货开始,并且坚定推进引领行业的智能化、内容化与平台化升级,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
2015 年,著名投资人曹国熊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一同发起设立了头头是道基金。该基金广泛关注大消费、数字经济、新科技等领域的成长期投资。在消费品牌赛道方面,头头是道已经对钟薛高、大希地、林清轩等优质项目进行了投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