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生孩子,一方面跟生活压力过大有关,另一方面跟收入不稳定有关,再者跟没有一个有安全感的未来预期有关,此外还跟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一些偏差有关。
最重要的根源还在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财富分配不均。
那么,如何来解决年轻人的不结婚、不买房、不生育的问题呢?
首先,要动用全社会的资源。其次,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然后,要自主发动为年轻人提供一定的帮扶。
社会层面方面,像医疗、教育、房子、汽车这类消费占比较大的必需品。从孩子刚出生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前,依据不同比例给予优惠减免。例如对于一孩以上的家庭,其整个家庭成员在医疗报销的程度方面,孩子接受教育的费用方面,购房的贷款利息以及首付款方面,汽车购置的税费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优惠减免的力度。
特别是在购房方面,有孩子的家庭在购房贷款上能获得一定的利息优惠。如果因为困难而出现断供的情况,银行不会允许拍卖抵押物,而是让他们渡过难关之后再继续还贷。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贷款逾期所产生的罚息和违约金都应该予以减免。
如果家庭由于特殊的原因,例如失业、遭遇重大疾病、遭遇自然灾害以及因不可抗力导致经营损失等情况而出现其他负债,那么根据具体情况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力度。
让有关部门跟进监督,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一个指标。
在企业层面,企业享有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同时在银行融资和上市融资方面也有相关政策。并且在就业方面,与生育挂钩,即如果企业优先录用三孩家庭,其次录用两孩家庭,再次录用一孩家庭,那么企业将获得一定的政策优先优惠倾向。
在细节方面,要与录用该家庭相关员工的劳动合同时长相挂钩,要与工作时长相挂钩,要与工资待遇相挂钩。
另外,各大企业和商家对于商品和服务的优惠减免力度需倾向于有孩子的家庭。可以设置类似会员制的方式,例如为三孩家庭提供 VIPI 类卡,为二孩家庭提供相应类卡,为一孩家庭也提供类卡。这些家庭购买的商品应享有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对于愿意这样做的企业,将其按积分纳入企业和商家的诚信考核体系,给予后期更多的政策优惠力度。如果这样责任感强的企业遇到经营困难,当地部门优先给予扶困。
这方面,也让有关部门跟进监督,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一个指标。
在家庭和个人方面,将减免个人所得税与生育家庭相联系。具体而言,一个孩子的家庭可减少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两个孩子的家庭能减少相应的比例,三个孩子的家庭也会减少特定的比例。
国家层面需成立一个家庭生育基金。此基金主要与富人自愿进行的慈善行为以及其他收入、捐赠相关联。例如,若有某个富人向这个家庭生育基金捐赠了一大笔资金,那么就可为这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以及未来相关的子女遗产税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
这个基金主要用于给予生育家庭困难过渡性帮助。家庭会出现失业情况,重大疾病会拖累整个家庭,还有其他各种重大事故,此基金可对这些情况给予帮助。
其次,要引导社会价值观。要纠正一些社会乱象和过度投机性行为。像娱乐界、短视频和直播界等容易带偏年轻人价值观的相关领域,以及一些投机性行为,都需要进行重大整顿。要让正能量贯穿整个社会。
现在存在男女对立、家庭矛盾以及婚姻离婚等诸多现象。我们提倡男女要洁身自好,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家庭文化,遵守社会道德,共同维护家庭秩序。尤其是对于婚后出轨行为和家庭暴力行为,除了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介入之外,还应该将其纳入个人信用范畴,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社区管理部门让其参加思想课,并且让其为社区提供服务,像打扫大街、清理卫生之类的工作。在婚姻方面,要把好离婚的关口,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离婚的。
现在离婚变得随意了,所以结婚也就跟着变得随意了。必须让年轻人明白结婚是不容易的,离婚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这样他们对待婚姻才会更加严谨。
社会方面,曾仕强教授曾讲过,用文来化解相关问题是有效的;企业方面,曾仕强教授曾讲过,用文来化解相关问题是有效的;家庭方面,曾仕强教授曾讲过,用文来化解相关问题是有效的。
再者,从就业角度来看,如果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那么国家层面应当增加就业机会。尤其在国企、地方央企以及农作社这些领域,需要将范围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在农产品方面,这些年农产品市场一直表现不佳,并且在疫情期间还大幅涨价牟取暴利,所以国家必须进行介入,以保障菜篮子工程、粮食安全以及其他农产品的价格稳定。深入农村,建立农村企业,将农产品纳入经营管理范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包括征用土地收入以及每年的分红;另一方面可以录用年轻新农民加入就业,并且对回乡发展的年轻人家庭给予特别待遇;同时还能够平抑农产品的价格波动。
总之,有舍才有得,正所谓“舍得舍得”。尤其是那些有钱人,倘若负起社会责任,对年轻人有所舍弃,那么就会有所收获。并且还能够收获一个美好的名声。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按以上这样做,年轻人还愿不愿意结婚成家生孩子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看法。
本文系【摇钱树壹号】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