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对于青年来说是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也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起始。它是大学生涯的起点和基础。为了能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得更加细致,进一步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引导 2024 级本科生去适应新的环境,了解新的生活,转变新的角色。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二、教育形式
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融合,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融合,课堂教育与朋辈指导相融合,主题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三、时间安排
2024级新生“第一颗纽扣计划”分三个阶段开展,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是入学周集中教育,时间为 2024 年 9 月 25 日至 9 月 30 日。各学院(单位)需依据本方案要求制定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并且认真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内容,包括入党启蒙教育、大学适应性教育、《学生手册》学习、专业思想教育、校史校情(院史院情)教育、安全保密教育以及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等。
第三阶段是总结提升阶段,时间在 2025 年 6 月至 7 月。要依据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状况,及时且认真地进行分析,全面地进行总结。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持续的教育活动,以此来夯实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教育内容
(一)实施 “阳光引领”行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生进校这个关键节点开展活动,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教育意义,举行“升旗仪式”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挖掘“月面国旗”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以此激励新生提升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他们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精心组织新生军训,开展国防教育,进行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教育。
开展爱校荣校的教育活动。将“开学典礼”设定为新生成为“纺大人”价值认同的首个课程,邀请校领导、学院领导、专家学者、行业专家以及劳模先进典型进入课堂,向新生介绍行业以及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上好“开学第一课”。组织全体新生参观多个教学实验场地,包括“纺织科技馆”“荆楚纺织非遗展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图书馆”等。通过参观,弘扬“崇真尚美”的纺大校训,引导新生深刻体会“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精神内涵,进而增强新生作为纺大学子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实施“阳光筑梦”计划
开展大学适应教育。新生辅导员组织建立班级 群和微信群,开展“云端见面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满足了新生相互熟识、展示自我的需求。同时也搭建了与新生和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以便进行答疑解惑。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所有新生“未到校先入班,未谋面先交流,未入校先教育”。利用“迎新专栏”详细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帮助新生尽快全面认识大学,实现角色转化。
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开展校规校纪教育,同时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有计划且有重点地组织新生学习《武汉纺织大学学生手册》等制度,以此帮助新生知晓入学的注意事项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引导新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树立规矩意识。让学生能够将外在的约束转化为自身自觉的行为,促使自律与他律实现有机结合。
开展协同育人教育。积极发挥家长作为纺大“亲友团”的作用,引导家长提升共育意识,踊跃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为家校育人汇聚力量、赋予能量。邀请优秀校友和企业家与新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教育并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鼓励新生向身边人学习、做身边的事。发挥学院教师的作用,利用团体辅导等方式在新生中开展优良学风班风建设等活动;发挥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作用,利用新老生见面会等方式在新生中开展寝室文化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榜样的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实施“阳光启航”计划
开展专业导航教育。以院情介绍这种方式,上好新生“专业教育第一课”;通过专业引航这种方式,上好新生“专业教育第一课”;借助学风建设这种方式,上好新生“专业教育第一课”。组织骨干教师、知名校友以及优秀学生代表,向新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告知师资的情况,讲解课程的设置,以此来培养新生对专业的热爱;开展翻转课堂这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讲解而老师进行倾听,从而加深新生对专业的理解;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专家学者面对面”活动以及“书记、院长午餐会”,师生能够畅所欲言地交流,激发新生“知专业、爱专业、爱学习、会学习”的动力,让新生坚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开展生涯发展教育。以学科竞赛作为切入点,讲述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内竞赛项目的开展情况,并且积极推动学生早进入教师课题组、早进入实验室、早进入科研团队。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同时帮助新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专业学科、自我认知以及生涯探索等领域的认识。让学生明确人生规划与努力方向,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以此减少新生的迷茫与盲目。
开展新生实践教育。引领新生步入校园,带领新生踏入企业,引领新生走进实验室,带领新生参观艺术展,开展一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在丰富教育形式的同时,引导新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通过参观实验设备,观摩学科实验,以及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新生的专业兴趣。
(四)实施“阳光护航”计划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你好,大学新生》慕课以及新时代共同成长湖北省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进行组织,让学生在网上学习。针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为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同时让新生撰写“个人自传”。发挥好学院二级心理工作站的职能,认真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把学生心理档案健全起来。对于心理状况异常的新生,要予以重点关注,及时进行干预,加强疏导,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开展安全文明教育工作。针对新生,着重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加强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教育,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实施消防安全方面的教育,开展饮食安全方面的教育,进行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加强自然灾害防范方面的教育,开展传染病知识方面的教育等。同时,组织新生通过“平安纺大”平台完成安全微课的学习以及考试。引导学生自觉去遵守国家关于互联网的那些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坚持依据法律来上网,以文明的方式上网,从而养成优良的上网习惯,提升自身的文明修养。
开展劳动教育以及厉行节约教育。大力营造出“劳动光荣”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去开展清洁校园的活动,开展清洁宿舍的活动,开展清洁教室的活动等。教育并引导新生热爱劳动,学会自己打理自己、自立自强。深入地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光盘行动”。倡导文明用餐,倡导理性消费。在校园内树立起节约的观念,增强节约的意识,弘扬节约的文化。
五、组织安排
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到新生入学教育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需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要及时成立入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明确责任分工,提前做好谋划,充分做好准备。要将学校整体规划与学院特色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计划(需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在 9 月 6 日前,要把《各学院 2024 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计划表》(附件)的电子版发送至学工处邮箱,同时将纸质版报送至党委学工部大活 203 室。
落实责任,以达到切实的效果。各学院的党委(党总支)书记以及院长是第一责任人,需要亲自去抓,从开始到结束全程抓,抓住关键部分。各个分项工作要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要做好专职教师队伍与学工干部队伍的统筹协调工作,也要做好分工配合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名师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优秀校友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青年榜样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让全员参与到新生教育工作当中来,让全方位参与到新生教育工作当中来,让全过程参与到新生教育工作当中来,以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确保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探索规律,及时总结。各学院需紧密围绕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学院教育特色和专业优势为基础,对载体进行创新,对规律进行探索,突出特色。要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凝聚形成学生工作品牌。需对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的工作举措、成效经验和特色亮点进行全面的总结提炼。并且要在 9 月 30 日前,将集中教育阶段总结材料的电子版(包含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发送至学生部。
学生工作部 教务处
2024年9月3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