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运营的骗局存在两种情况。其一为销售导向性公司,这类公司或许有 10 个销售和 1 个运营。它们会将所有成本都用于获取客户,一旦拿到钱便会立刻消失。
有一种是“碰概率”的公司:用极低的抽佣和收费来吸引商家签约,在短时间内或许能签很多家,接着他们就开始第二步,也就是等待。总有一小部分商家无需做任何事就会自然增长,比如有 20%的比例。即便剩下 80%的商家没有增长或下降,他们也不会在意。因为必然存在 20%的商家会自然增长,到了期限就向这些商家收钱。这样就实现了无成本运营。
接下来谈谈外卖运营这件事。许多人对运营这件事的看法过于简单,他们觉得运营不就是调整一下活动,做一做竞价之类的吗?
运营这项工作,若简单来讲可以很简单,若复杂来讲也会很复杂。然而,运营的做法最终必定会在效果上体现出来。从结果导向的角度来看,你能否给客户带来增长,能否为客户赚到钱,这是判断运营是否有用的唯一标准。简单化的运营很难带来业务增长。因为每个商家的店铺并非流水线产品,不能套模板统一做店铺美化,也不能仅根据周边竞品调调活动,然后用系统导出经营数据(模板)给商家就完事了。这样做是否能增长业务全靠运气。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做运营确实很简单,但这种运营与没运营在效果上基本没什么区别。
代运营分为六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包含若干细分模块。多数代运营公司都以此进行宣传,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却很少能将其一项项细化并完成。
运营并非是神奇之事。单量实现了增长,原本的死店也被做活了。其原因不过就是将各个运营模块从开始到结束都切实地执行到位了。确实,这其中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然而,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增长。
我们做每个店铺时,比商家更加着急。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线上线下配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进行活动时,我们会向商家解释为何要开展这样的活动,以及能带来何种效果、达到怎样的水平,之后才会更换活动。
光靠我们线上傻干是没有用的。线下的接单出餐、差评处理、产品口味分量以及餐盒的使用等配合工作,会对运营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商家不理解,我们就只能一次次地去说服他们。我相信很多代运营公司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这使得代运营市场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好好做事的难以与忽悠骗人的竞争,因为仅仅动动口舌去骗人比认真做运营要简单得多。我们销售最为担心听到的是:我对你们有一定的认可,然而之前曾被其他代运营公司骗过,所以我还需要再考虑考虑。因此,最让人害怕的并非是你的服务不好,而是有大量追求快速获利的人在逐步破坏这个行业。
一个行业若赚快钱的人增多,就会有“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出现。比如纯外卖行业,前些年做纯外卖很挣钱,很多商家一个月挣几万块并非难事。然而,当一些人发觉做快招加盟比踏实做外卖更赚钱后,就不会将精力放在做好产品上了,因为外卖一单仅赚几块钱,而忽悠一个加盟能有好几万。
这些人能够不考虑成本地开展大规模活动,甚至甘愿亏钱,其目的是为了让数据好看,以此吸引他人加盟。做出 1 万多单是最容易忽悠餐饮小白的。这些加盟商进来之后,也都纷纷模仿着去做大活动。而对于快招品牌而言,烧钱做活动仅仅是前期的成本,却不知道做活动实际上是在亏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就使得在外卖平台上,即便再大的活动也变得不值钱了。大额满减变成了“商家标配”。
外卖店如果好好做产品,肯定竞争不过他们。如果不做活动,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曝光展现。商家若想做大活动且不亏钱,就必然会大幅降低成本和品质。所以纯外卖的生态就变成了:通过低价低质竞争来换取平台的一点点有限流量,然后依靠做活动来维持生存。这些快招品牌大多不会在意品牌的长久经营,他们唯一关注的是把钱快速弄到手。“劣币”的初始想法是要赚取快速的钱财。然而,当这些“劣币”的数量增多时,就使得大家都无法赚到钱了。
这个时候你存在两个选择:其一,让自己变为“劣币”;其二,熬过去,等“劣币”退场之后,再去做“良币”。
生意分为两类,一类是“长远生意”,另一类是“短期生意”。“短期生意”也就是平常大家常常提及的“赚快钱”。
长远的生意意味着持续为客户带来价值。就如同马云站在特定角度创立了阿里巴巴,使得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价值观维系着阿里巴巴,让它能够克服诸多困难。对于那些持续巨亏但前景良好的业务,阿里巴巴有着极大的耐心,正是这种耐心培育出了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业务。
做一件事之前,若想长久地做下去,就需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要在优化业务上花更多心思。我们不像马云那般伟大,能做的只是踏踏实实地把代运营这件事做好,先把小事业干好,或许以后能有所成就呢。
真心希望代运营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套路少一些,真诚多一些。同业之间应该多关注运营提升率、运营效果等真正能体现价值的方面,而不是一味吹嘘自己做了多少家店,比如几千家、几万家(实际上真正续约的商家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希望每个餐饮商家都能脚踏实地开店,用心做好自己的产品,不追求短期的扩张,不追逐爆款,不模仿他人。
即便我们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在商业社会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踏踏实实真正做事是很困难的。面对竞争时,活下去的本能会迫使你去做很多原本不想做的事情。那么,如何既能做到“不忘初心”,又能够存活下去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