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航空票务代理经营主要有以下五大乱象:
一、利用订票信息不对称,“偷梁换柱”高价票换成低价票
案情介绍
消费者陈老先生经由机票代理购入了一套从上海前往美国的往返机票。然而,在回程之际,美国机场的工作人员向他告知,该机票已被取消。无奈之下,陈先生只得重新另行购买机票以便回国。
调查结果
陈先生通过票务公司订了美国往返机票,票价是人民币 9000 余元。接着票务公司隔天在其他购票平台看到有同样行程的机票,价格为 7000 余元。于是票务公司立刻通过广东某代理重新订了一套相同时间、相同行程的机票,之后又私下取消了陈先生先前订的机票,想偷偷地赚取 2000 元差价。回程当日,陈老先生在办理美国机场的乘机手续时。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他所提供的乘机信息是被取消的机票。所以,导致了无法乘机的情况发生。
二、变相设置套餐产品,擅自修改客票退、改、签使用规则
案情介绍
消费者梁小姐向一家在线旅游代理商购买了某航空公司深圳到上海的航班。她因自身原因误了机,接着向该在线旅游代理商提出退票申请。之后被告知她购买的是不得退改签的机票。随后,她发现该在线旅游代理商的退票规则与航空公司的规则不一样,于是向市消保委空港办公室进行了投诉。
调查结果
经调查,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是该在线旅游代理商推出的一款产品,此产品为优惠套餐。该套餐包含一张机票以及积分。在线旅游代理商规定了该机票的使用限制条件,即不得退改签。所以,消费者按照在线旅游代理商的规定,仅退到了相关税费。事后,当消费者与承运航空公司确认时,得知其购买的机票是可以退票的。该在线旅游代理商借助套餐产品的规定,对承运航空公司赋予消费者的机票退改签权利进行了限制。
三、对未使用机票擅自办理退票,侵吞机票款
案情介绍
陈小姐作为消费者,通过代理购买了上海虹桥飞往深圳的某航空公司机票。然而,在乘机当日,由于自身原因,陈小姐误了机,没能乘坐原本购买的航班。数月之后,当陈小姐向航空公司查询改签和退票规定时,却发现机票已被作退票处理。于是,她向航空公司进行了投诉,要求对方给予合理解释和妥善处理。
调查结果
经调查,消费者通过在线平台的第三方卖家购票。这些卖家在平台获取购票信息后,以“代买”形式经营。他们会经常梳理“代买”的机票情况,对于没有乘机和即将到有效期的机票,在购票人不知情时,擅自向承运航空公司提出退票,并侵吞退票款。
四、可办理退票的机票,不予协助办理或加收手续费
案情介绍
刘先生身体不适需住院治疗,在此期间他购买的机票无法使用。之后,他通过票务代理向承运航空公司申请病退,并提交了本人的出院小结、住院病历、住院医药费发票以及身份证复印件。接着,他得到票务代理的答复,被告知航空公司拒绝退票,于是他便向航空公司进行了投诉。
调查结果
消费者通过某网络机票批发平台购票。航空公司进行核实后发现,该平台未曾把消费者提交的相关病历材料转交给原机票销售代理,也未让该代理向航空公司提交病退申请。因此,导致消费者的机票未进行病退处理。
五、航班发生变动,不予通知和协助改签服务
案情介绍
消费者在网上代理处购买了 12 张某航空公司上海至苏梅的往返机票,并且通过邮件得到了确认。在回国前一天,消费者查询自己要乘坐的航班时,发现该班次航班已经发生了变动,然而代理却没有告知航班变动的情况。于是,消费者在国外自己联系该航空公司的客服来改签航班,这才能够顺利回国。之后,消费者针对代理未通知航班变动以及产生额外损失的情况进行了投诉。
调查结果
该代理未尽到通知责任和协助改签等后续服务。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