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杭州西湖景区的各个公园景点开始有序开放。在这一天,游人来到杭州植物园,与梅花合影留念。此照片由新华社发布。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阳光带着暖意,它催促着迎春花绽放;窗前的人们,正期待着那已经分别很久的高山大海。
新冠肺炎疫情对当下人们的出行意愿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复苏的迹象已经在悄然之间显现出来。
携程 2 月 11 日公布的数据表明,对近期旅客搜索量进行分析后发现,今年五一假期当前的搜索量整体比去年要高。并且今年五一有 5 天假期,旅客对未来假期有着渴望,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这种渴望或许会产生“报复性”增长。业内专家做出预判,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结束后,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事实上,早高峰的车流在逐渐增多。工地上的挖掘机开始启动了。超市里的人气慢慢地旺起来了。春光十分灿烂,万象正在更新。
消费正在蓄力
五一假期搜索量高于去年 旅行社每天都有签证咨询
携程在 2 月 11 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到 2 月 10 日为止,民航春运期间累计的旅客运输量为 3707.8 万人次,相较于去年春运同期减少了 36.4%。不过,携程的大数据从旅客的搜索量以及订票方式等方面,却察觉到了新的动向。
从旅客搜索量来看,2 月的每个周末都有小高峰出现。这显示出不少旅客仍在观望回程的时间。由于各地存在错峰复工以及开学延后的情况,导致不少旅客尚未出行,需求有一定程度的积压。携程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了这样的介绍。
该负责人认为,从目前的预订量情况来看,在未来的一个月内,旅游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海南可能会成为旅客流出量最大的省份。节后的 1 至 4 周(2 月 3 日至 3 月 1 日)这段时间,海南出港旅客的占比始终处于第一位,接着是广东、四川、云南以及山东。
去哪儿网给成都商报 - 红星新闻记者提供的数据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有明显的人员回流现象。其中以北京为例,2 月 17 日北京首都机场的进港人流量比前一天增加了 19.8%,2 月 18 日的进港人数比前一天增长了 13.4%。位于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从复工开始就成为了上海、广州、深圳最热门的客源地。北京的热门客源地中,成都位列第四。在铁路方面,广州南、成都东以及上海虹桥等火车站,在复工之后成为全国最为热门的火车站。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全国酒店需求量开始回暖,搜索热度有小幅上涨,上涨幅度为 2 成。携程从旅客的搜索量进行分析,与 2019 年相比,2020 年清明节当前的搜索量下降较为明显。然而,五一假期的当前搜索量整体依然高于去年。并且今年五一有 5 天假期,这表明旅客对未来假期的渴望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一定会出现“报复性”增长。
疫情结束之后,旅游行业最终会回暖,并且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的增长。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的黄琴持有这样的观点,她觉得在疫情期间,这也是一个新的积蓄力量的机会。除了要在当下做到开源节流,她正在思考怎样去开辟另一种行业形态,将业务从单一的旅游业务拓展为综合性的旅游机构等等。
黄琴特别提到一个令她“欣喜”的现象,以前四川青旅每天都有几百份的签证需要送签,而如今,每天她还能接到十多个关于签证送签的咨询。“至少这是一个市场需求的信号,让我们对美好的旅行充满期待。”
城市正在复苏
百度地图上 八成城市“城内出行强度”上涨
2 月 17 日 8 点 48 分,“成都交警”发布了一条微博。微博内容为:双桥子立交至科华立交内侧的车辆排行比较长,行驶速度较为缓慢,交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临时交通管理措施。时隔 18 天后,他发布的内容首次从“今天不限行”变成了“车流量大”。朋友圈一下子“沸腾”了起来,网友们纷纷把上班路上的堵车照片晒了出来。在言语之中,没有了抱怨,也没有了牢骚,有的只是对“城市正在恢复生机”的期待。
百度地图中出现一抹红之后,整座城市慢慢从“寂静沉默”的状态中“醒来”。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平台的统计,在 2 月 17 日,全国将近 80%的城市的“城内出行强度”比上周工作日有所上涨。从城市的维度去看,广州、东莞、深圳、北京、苏州、成都、佛山、上海、杭州、长沙成为热门且排名前十的城市。其中,深圳自 2 月 12 日以来,已连续多天排名全国热门迁入城市前三甲。
哈啰出行提供的大数据表明,北京的共享单车骑行需求在 2 月 10 日早高峰时相比前日有明显增长,增长幅度超 104%。同时,上海、广州、深圳的共享单车骑行需求也出现了明显提升。在成都,通勤为主的骑行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态势。在 2 月 10 日至 16 日这段时间里,共享单车在成都早高峰的骑行需求与 1 月 23 日至 2 月 9 日相比,出现了超过 25%的涨幅。从 2 月 17 日(本周一)开始,涨幅已经达到了 40%。
“春天很快到来”
业内专家:旅游行业发生“报复性”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春天很快就会到来,不会等太久。对于疫情过后旅游市场的复苏,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有着较为乐观的预判。梁建章回忆,2003 年非典结束后的第一个月,旅游行业迎来了“报复性”增长。到了当年 7 月,携程的业务量大幅度反弹。到了当年 8 月,携程的业务量也大幅度反弹,甚至超过了非典前的水平。
同程集团的创始人吴志祥把非典时期当作此次疫情的参照对象。2 月 6 日,吴志祥介绍相关数据,他说 2003 年非典时期,旅游行业各个领域的业务量都下降了 90%以上。并且在 2003 年的 5 月到 9 月期间,国内游同比增长超过 113%,出境游超过 118%,旅游市场迎来了快速且爆发性的复苏。
疫情结束后,整个旅游行业需要经过多久才能回到正轨呢?有业内专家在接受成都商报 -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游客恢复出游信心是关键。乐观估计的话,5 月将会有恢复的可能性。业内专家表示,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对历年来全球发生疫情后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只要旅游市场需求存在,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报复性”增长,但这种增长不会在短期内实现,因为游客在疫情结束后会有一段冷静期。
业内专家认为,旅游市场的恢复会是分步进行的过程,会分区域逐步恢复。根据相关出游意愿的调查可知,旅游已成为国民休闲的重要方式,被暂时压制的大量旅游消费需求,最终是需要释放的。
在疫情防控期间,严寒过后怎样迎来春光,并且能够一直保持春光绽放,这是文旅企业当下必须认真思考并且积极行动的。具体来说,文旅企业怎样去改善业务线以及场景供应链,需要进行优化和思考。当前,无论是从文旅部,还是各个地方的文旅部门,都已经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业内专家建议文旅企业:用好政策,储备自身产品,布局新旅游线路,形成新旅游产品。平抑传统的淡旺季,依据度假旅游、亲子旅游、体育旅游等新的市场动向,优化创新线路采购与布局。虽然目前处于低谷,但我们可为高峰来临做好储备,储备自身力量至关重要。
同 | 步 | 播 | 报
全国多地景点开放
近日,全国多个景区景点相继发布消息,将有序开放。
2 月 19 日,南京夫子庙 - 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夫子庙以及老门东街区开始有序恢复开放。管委会要求游客必须佩戴口罩,要配合进行体温检测,不能聚集,需减少在封闭空间的停留时间,并且要扫码登记后才能进入。
广州市儿童公园已宣布部分开放。宝墨园·南粤苑景区已宣布部分开放。珠江公园已宣布部分开放。
旅游平台去哪儿网获得消息,还有一些景点将在 3 月初开放。这些景点包括北京市的香山公园、北京园博园、景山公园;广东省广州市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香草世界;上海市的星空错觉艺术馆、太阳岛国际旅游度假区;海南省三亚市的好汉坡南田温泉园等。(据澎湃新闻)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