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5 日,携程集团(.HK,以下简称“携程”)发布了业绩公告。该公告涵盖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
携程在 2024 年业绩报公布前一周进行了高管层的大规模调整。公告表明,陈刚被任命为集团首席产品官,他要负责牵头集团 AI 相关产品的战略制定。陈刚在携程已经工作多年,曾担任过去哪儿网的 CEO 以及途家的 CEO。
谭煜东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其职责是负责集团以及相关子公司的技术和并购战略;张勇担任机票事业群 CEO;冯雁担任大交通业务 CEO,对机票事业群、火车票事业群及金融事业部进行统筹管理,机票事业群 CEO 张勇和火车票事业群 CEO 张旭需向冯雁进行汇报;宋涛担任商旅事业部 CEO,同时兼任事业部 CTO;冯雁、谭煜东、宋涛都要向熊星进行汇报。
这一系列高管的变动引起了市场的高度留意。当下,在线旅游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态势十分激烈,管理层的调整通常意味着战略方向的改变以及业务重点的调整。那么,携程这次的重大举动,到底是为了把握新的机遇呢,还是在应对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呢?
2024年营收533亿元,交通票务业务增长缓慢
从而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2002 年,携程踏入了机票预订市场。2003 年,携程把全国机票中央预订系统正式启动。在同年 12 月,携程顺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它成为了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携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一家单一的酒店预订平台起步,逐步发展成了涵盖酒店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等多项业务的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知名,是一站式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在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它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这两年,疫情冲击过后,旅游市场迅速恢复,携程把握住时机大力拓展业务。从营收数据方面来看,携程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2 年疫情期间,携程全年的营收达到 200.39 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仅有 0.08%。到了 2023 年,携程全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 445.10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 112.12%。
最新的财报显示,2024 年全年携程的营收是 532.94 亿元,与去年相比上升了 19.73%;净利润为 170.67 亿元,相较于去年上涨了 72.08%,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双增长。
市场对这样的业绩并不满意。携程美国存托凭证曾一度下跌 14%,创造了近年来最大的盘中跌幅。并且,在港股市场,携程的股价在业绩发布之后也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了 10%。
值得注意的是,携程的业绩增速在 2023 年出现了“报复”性增长。之后,它逐渐回到了 2019 年疫情前的水平。并且,与 2018 年以前的水平相比,明显偏慢。
具体而言,携程的收入主要由以下板块构成:住宿预订板块、交通票务板块、旅游度假板块、商旅管理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属于两大核心业务,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七成。2024 年全年,携程的住宿预订营收为 216.12 亿元,同比增长 25%,占总营收的 40.49%;交通票务营收为 203.01 亿元,同比增长 10%,占总营收的 38.03%;旅游度假营收为 43.36 亿元,同比增长 38%,占总营收的 8.12%;商旅管理营收为 25.02 亿元,同比增长 11%,占总营收的 4.69%;其他业务营收为 46.26 亿元,同比增长 33%,占总营收的 8.67%。
然而,将各业务板块进行比较,交通票务业务的增速处于最慢的状态。在 2024 年第二季度,该业务板块的同比增速仅仅为 1%。并且,在同一时期,它的环比增速也是携程四大业务板块中唯一呈现为负的。
交通票务业务在 2024 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中也垫底,同比增速为 5%。仅第一季度时,该业务的同比增速超过了商旅管理业务,这与第一季度的季节周期因素有关。
携程交通票务业务的增速较为缓慢,这与它的业务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携程作为平台中介,其收入是通过订单抽佣来获得的,所以它的业绩表现和上下游产业的集中度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倘若服务供给端的议价能力比较强,那么携程就不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通常只是赚取一些“辛苦费”而已。
在交通票务这个领域里,铁路运输方面主要是由中国铁路进行垄断的。而航空运输这一块,则是由四大航空公司来主导的。订火车票是以铁路方面的规定为准的。航空公司主要集中在“四大航”当中,前四家航空公司的份额基本上都在 80%以上。所以,携程在交通票务业务上的利润是比较有限的。
这种市场结构高度集中,导致携程在与供应商合作时,其议价能力受到了限制。并且,携程难以凭借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方式来提升利润。与之相比,住宿预订市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它相对较为分散。正因如此,携程能够通过与众多酒店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业务的增长。携程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是“机票拉新,酒店变现”。它利用高频的机票预订业务来吸引用户,接着通过机票酒店套餐等产品,从酒店预订业务中获取利润。
酒店连锁化带来新挑战,国际化或是新出路
国金证券的调查数据表明,在酒店行业今年的第一季度里,(每间可售客房收入)同比下降了 9%;在第二季度中,(每间可售客房收入)同比下降了 12%。同时,在第一季度,ADR(已售客房平均房价)同比下降 3%;在第二季度,ADR(已售客房平均房价)同比下降 8%。
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二季度全国五星级饭店的平均房价为 601.62 元/间夜,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2.7%。同时,平均出租率为 58.25%,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 3.34 个百分点。
携程的住宿预订业务强势时,酒店的利润空间就会变小。对此,酒店的应对方式是建立自身的会员体系,用直销来替代中介。
酒店行业在发展,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市场集中度逐步上升。“有数”整理的图表显示,2022 年国内酒店连锁化率接近 40%。2019 年时,连锁化率仅仅超过 25%。在这三年时间里,连锁化率提高了 15%。与此同时,非连锁客房减少了近 4 百万间。整个行业呈现出趋于集中化的态势。
图源:有数
连锁酒店建立自己的会员体系有了基础条件。构建会员体系后,连锁酒店既能增强顾客忠诚度,又能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理解顾客需求,进而提供更个性化服务。常见的是会员积分制度,酒店可鼓励顾客重复消费,且通过积分兑换服务或礼品提升顾客满意度。这无疑给携程带来了挑战。
另外,在出境游市场,携程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近年来,跨境游在旅游市场中成为新的亮点。免签政策在不断更新,这为出境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入境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飞猪数据显示,“双 11”出境游活动商品的销量占比同比增长了 30%。
携程的国际 OTA 平台收入保持着增长态势。2024 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同比有 80%的上涨。第二季度,同比增速放缓到了 70%。第三季度,同比增速又进一步降至 60%。
携程披露,2024 年第四季度,出境的酒店预订已全面超过 2019 年疫情前同期的 120%水平;出境的机票预订也已全面超过 2019 年疫情前同期的 120%水平。国际 OTA 平台的酒店预订同比超过 70%;国际 OTA 平台的机票预订同比超过 70%。入境旅游预订同比增长超过 100%。
2024 年第四季度,携程的国际战略表现得相当突出。然而,在这背后,是销售费率的急剧增长。该季度,携程的销售及营销费用达到 34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45%,这表明销售费用在快速增加。
在国际市场中,携程遭遇到来自国外本土旅游平台的剧烈竞争,例如某些平台等。这些平台于当地具备深厚的市场根基,拥有充裕的资源以及完备的服务体系,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性更为了解。与之相较,携程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被认知程度以及市场所占份额仍需提升,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行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携程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其品牌形象有负面影响。大数据“杀熟”的争议一直困扰着携程,携程虽已作出回应和解释,称不存在相关问题。然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携程平台预订酒店或机票时,老用户看到的价格比新用户更高。
目前携程的业绩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然而,在这所谓的“繁荣”背后,却潜藏着诸多的风险与挑战。比如酒店方连锁化率在不断提高,出境游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及用户体验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都对携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管理层能否妥善处理好这些挑战,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