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美食千千万,吃过一半以上,你就是个美食家了!
提到民族美食,傣族菜和白族菜大家都较为熟悉,然而对于彝族菜,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彝族菜的特色在于以肉食作为主要食材。其餐具使用的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漆器和饰物。它的味道鲜、嫩、脆、香,呈现出油润的特点,但既不会让人感觉油嘴,也不会让人觉得腻心。
为了让大家能更快速地知晓彝族人的饮食风俗,今天小象准备带大家见识一道名为“乌色色脚”的美食。
乌色色脚不是脚
其实乌色色脚并非一种动物的脚,它是彝族的美食「坨坨肉」。在彝语中,它被称作「乌色色脚」,其含义是猪肉块块。
相传这道菜是由彝族英雄支格阿龙指点而制作的,并且主要在大凉山等地区流行。
凉山的彝家人都喜爱把牛肉、羊肉、猪肉切成拳头大的块状。肉呈现出越大的坨状,就意味着主人越热情好客。
吃时直接用手拿肉,煮时不能烂炖,充满原始遗风。
彝族人的待客礼仪
这道当地美食与彝族人招待客人的习俗密切相关。
客人到彝族人家做客时,主人要让砧板沾上血,然后现杀牲畜来招待客人,以此表示友好。
有一种被最为尊敬的习俗叫“打牛”,这种习俗是杀牛时不用刀,而是用斧背击打牛的头部将其击毙,而杀羊、猪、鸡等的顺序依次排在其后。
他们的饮食观念认为,请客人吃饭用野生动物肉款待,只是当作吃一顿平常的饭而已。
牛排会用来敬赠给客人,客人所得的赠礼可以带回去,也可由客人转赠他人;羊排会用来敬赠给客人,客人所得的赠礼可以带回去,也可由客人转赠他人;半边猪头会用来敬赠给客人,客人所得的赠礼可以带回去,也可由客人转赠他人;鸡头会用来敬赠给客人,客人所得的赠礼可以带回去,也可由客人转赠他人。
做法讲究的坨坨肉
再说回坨坨肉,坨坨肉看起来粗犷朴实,其实烹制方法极为讲究。
首先,肉要新鲜。有经验的人会把刚宰杀的牲畜的肉身清洗干净,在开膛之后小心地取出内脏,以避免内脏破裂从而沾污肉质。
取出内脏后,肉身不再清洗,并随即将肉砍为块状放入锅中。
其次,煮肉的水要用凉水。先将肉放入凉水中,然后点火开煮。等凉水煮开后,再加入一些凉水,让水暂时冷却。当第二次煮开时,肉正好熟透,此时要马上将肉捞出。
首先,要在肉还热的时候进行拌调食盐的操作。其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肉入味。最后,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坨坨肉具有味醇厚、肉质细嫩以及鲜美等特点。
看到民族文化的美食
品尝坨坨肉最好的时节,就是彝族人的火把节或红白喜事。
在这些重要时刻,主人邀请客人查验牲畜。这样做是为了向客人展示主人的诚意和尊敬。随后,主人烹煮羊肉、宰杀牛只,大家欢聚一堂。
坨坨肉这种烹饪方式,能够保留肉质的原汁原味。它表现出了彝族人的豪爽以及不拘小节的特点。这种烹饪方式有彝族饮食文化精髓之称。当我们了解这种简单而不凡的美食时,我们也就能更加了解彝族文化。
小象看完被馋哭了,你喜欢这样的美食吗?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