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自行车的由来
1936 年,日本退伍军官小岛和三郎以及财阀小岛和三郎。他们在天津第四区小孙庄靠近周公祠的盐坨地老闸口一带拥有二百余亩地。他们在这片地上划上线并打上桩。接着建起了四、五间厂房。还装备了百余台日本制造的旧机器。之后招募了 200 余工人。这些工人投入工作。最后挂起了“昌和工厂”的牌子(即天津自行车厂最早的前身)。生产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如车架、车圈、长斗附管节、前叉、曲柄、轮盘、泥板、三路入永圆掉球著胡左套轴等,这些零部件的生产规模较大。同时,还会加上部分从日本运来的零件,然后将这些零部件组装成 26 英寸深绿色的自行车,并取名为“铁锚”牌。每月能够生产 900 辆这样的自行车,该工厂也是全国最早且规模最大的自行车厂。
1949 年 1 月天津解放,随后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接管处派人接管了工厂。此工厂被暂定名为“军管天津机器/第二分厂”,直属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1 月底,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工厂全面复工。2 月份,工厂开始正式生产自行车,并且调拨了十三万斤小米作为生产经费。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了。在此之后,该厂被正式命名为“天津自行车厂”。
1950 年 4 月,天津自行车厂开展了一项活动,即“造新中国一代坚固、耐用、美观、轻快的自行车”。二十多名工人同志自愿组成了一个试制组,名为弱乐序听氢始面见试制组。他们对英国菲利普、日本堀井和英国凤头等各国名牌车进行了解剖分析,吸取这些车的长处,避开它们的短处,进行合理改进。他们还借来绘图用具,用木通参板当作图板,精心进行设计,反复进行筛选。同时,他们综合了工人群众提出的上百条建议,刻孔制订出了造新车的方案。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对加工工艺和工装设备进行了较大改动。其一,将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上管长度改为 640 毫米。其二,把三、五通接头改为大炉鲜目铜焊。其三,加宽了车把尺寸。其四,改进了热处理渗碳配方。为解决新游声把告经最状贵对车的材料问题,工人们用压延机把废油桶轧制成规格材料,并且改造了旧模具。
1950 年 7 月 5 日,造出了十辆样品车。这些车经过了严格的技术鉴定、性能试验和质量检验。新车的性能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字”牌自行车。工人们为了比拟它结实、轻快、漂亮的特点,亲切地称它为“飞鸽”。上级也批准将这种车正式命名为“飞鸽”牌。从此,新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名牌自行车。1951 年 1 月,“中字”牌自行车被正式淘汰。“飞鸽”牌自行车被成批投放市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