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赶去坐地铁上班,当骑上共享单车的时候,发现地铁站附近个人的自行车变得越来越少了。与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确实很方便,然而总觉得少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属于典型的八零后。在我出生的那一年,自行车正在街头巷尾穿梭行驶,那是自行车最为兴盛的时期,也正因如此,中国被称作“自行车王国”。
我初中时拥有的第一辆自行车,有着特别的来历。那时父亲是司机,有一次在倒车过程中不小心撞到了一辆七八成新的女式自行车。父亲为人很忠厚,按照新车的价格进行了赔偿。这辆车稍微修理整理了一下,就变成了我上学时的代步工具。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通往学校的那条小路上,自行车非常多,铃铛声接连不断,十分热闹。
九十年代,家境好的同学都购置了山地车,而我开始对自己的车感到嫌弃。父亲为了安慰我,给我讲述了他小时候骑车的故事。在那个时候,上海生产的大梁自行车(也就是“二八大梁”)是最为普遍的。这种自行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车轮的直径达到了 28 英寸,并且车把和车座之间有一条大梁。小时候,走村串户的邮递员给父亲留下了最初的自行车印象。他们身穿绿色标志服,骑着大梁车,车把上挂着绿色邮袋。铃铛声一传入村口,孩子们总能被吸引过来围观。
父亲年少时曾有一次骑车经历。因为他个子不够高,坐不到车座上,所以就骑在了大梁上用力蹬车。那时候,后座还坐着小伙伴呢。车把两边分别挂着 2 个西瓜和一袋玉米。他们就在乡村的土路上快速奔驰。大梁自行车的轮胎加了钢圈,所以载重量比较大。麦收过后,父亲一大早就驮着二百斤小麦。他骑行二十公里前往乡里交公粮。途中渴了,就向附近的村民讨口水喝。饿了,就吃自己带的杂面干粮。交完公粮后,在集市上喝口热汤。下午,他再骑着车回来。那时的自行车很结实耐用,很少出现故障。
妈妈回忆,领结婚证那天,她提前请好了假。父亲骑车从工厂车间把她接出来,她坐在后座上。她看着路边树木迅速倒退,心中既兴奋又忐忑。回来时下起了小雨,她拿手帕遮头,心情却轻松起来,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那时的结婚礼物有缝纫机、手表,还有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
听了妈妈的故事后,我想起了自己的骑行经历。在中学时期,我第一次进行远骑,是去邻县中学看望笔友。那趟行程来回有四五十里路,我约了两三个小伙伴,一大早就出发了。去的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在当地集市吃了一碗面条。虽然没有见到笔友,但是我们遇到了一群喜爱足球的小伙伴,还一起踢了一场友谊赛。返程时蹬车越来越吃力,只能走走歇歇。此时又渴又饿,幸好路过了小伙伴亲戚家,在那里拿到了水和方便面。我等不及去泡方便面,直接狼吞虎咽地把一包方便面干吃了,那包方便面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方便面。
读书时,自行车给我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场景和经历。高中的晚自习在九点结束,我和顺路的同学一起。我们迎着春日的凉风,听着悦耳的铃铛声。一路上,我们谈论着学校生活和未来的理想,充满了欢笑,完全感觉不到疲惫。曾经有一次撞车的经历,下了晚自习后我才想起我心爱的帽子忘在了教室。于是我逆行回去取,结果和正向骑行的男同学迎面撞上,我们两人同时倒在了地上。那时年轻,都没啥事,我俩嘻嘻哈哈,不仅不生气,还成了朋友。
还有一次,学校在修路,出现了土坑。下晚自习之后,我看到前面有一位女生骑着车,突然就不见了。我走上前去一看,发现她连人带车都掉进了土坑里面。幸运的是,她没有受伤。我赶紧去帮忙,把她拉了上来。然后又下到土坑里面,抬起车子,扶正了车把,上好链子,确保她能够安全地骑回家。
大学暑假期间,我在学校参加英语四级辅导班。在那里,我认识了邻座的外校女生。她每天乘坐公交来上课,而我因为离家近,所以骑自行车来上课。从校园到公交站有一段距离,有一次,我试着提出载她一起去公交站,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她竟然答应了。我满心欢喜,下课之后载着她在校园里骑行。柳树缓缓地向后倒退,微风轻轻地拂过耳边。一路上,我们聊起了各自的学校生活。那一段时光非常快乐,我总是希望这段路途能够更长一些。
电影《甜蜜蜜》剧照
电影《甜蜜蜜》中有这样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黎明所饰演的男主角骑着自行车,并且带着张曼玉饰演的女主角,在八十年代的香港街头来回穿梭,而女主角则轻轻地唱起了邓丽君的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仿佛花儿绽放在春风之中,绽放在春风之中……”
若干年后,我成为了父亲。在教孩子骑车时,看到他摇摇晃晃的样子,我赶忙去扶车,帮他维持平衡。突然之间,我觉得这一幕好像曾经见过,它与多年前父亲扶着我后座、嘱咐我抓稳车把的场景重合在了一起。这时,冬日的阳光洒了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温暖。我抬起头,阳光有些刺眼。
心中有关于自行车的那些故事,那小小的美好,永远被留在了岁月的深处。因此我认为,共享单车所欠缺的,或许就是那么一丝时光所蕴含的味道吧。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