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配图 | 保罗 克利作品
来源∣兴全商业模式微信路演会议纪要
2016 年基金公司半年报开始陆续进行披露。在上半年通过炒股赚钱并进行收益排名的过程中,收益最高的 5 家基金公司里,兴业全球基金凭借 3.06 亿元的绝对优势居于首位。
今天,让我们来探访这家“最为基民谋福利”的基金公司对后市的看法。
第一部分
投资经理从业经历介绍:
吴圣涛现任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部副总监,同时也是兴全商业模式基金和兴全全球视野基金的经理。他是一位行业老兵,具备 14 年的从业经验。从 01 年开始,他就投身于投研工作,在券商、保险以及基金等领域都有过从业经历,从事基金管理的时间已经超过 9 年。
投资风格归纳
均衡配置型持股风格:基金组合受板块和热点等因素的冲击相对较小,这样有利于控制回撤,也有利于减小净值的波动。
基金组合对中长期收益较为注重,其持股周期比较长,换手率也比较低。同时,对于好的股票会坚持进行长期持有。
3、较少参与择时,保持较高仓位运作。
精选个股方面:会进行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不过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该基金的持股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注重对重仓股持续进行跟踪。
赚上市公司成长的钱,这与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的风格是一致的。该公司注重上市公司业绩的高成长性,会淡化市场博弈所带来的收益,更注重与上市公司一同成长。
第二部分
后市看法:当前对 A 股市场不是特别悲观,然而大趋势性机会的可能性也不大。总体而言,觉得后续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市场依然会以震荡行情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理由如下:
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态势,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在进行向下的调整;并且上市公司的业绩在顶部受到了限制。
“资产荒”的情况在持续加剧,然而市场向下拓展的空间较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具有低估值且高成长性的股票依然有能力吸引保险、银行理财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进来。(资产荒起到了托底的作用)
精选个股会成为一种趋势,那些估值与成长相匹配的个股,其回报更值得期待。A股指数从长久的角度来看,可能存在上涨动力不足的情况,然而,好的股票仍然有希望获得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投资主要侧重于寻找那些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需要关注上市公司持续业绩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与之相反,估值的重新发现、重组等这类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
第三部分
目前的仓位情况以及行业配置比例是怎样的呢?净值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哪些行业?重仓的行业在近期有没有进行调整呢?
目前仓位约为 85%。近期持营每天有近 4000 万申购,新入资金很快完成了配置。行业配置与二季报差异不大,主要是医药、化工、计算机行业。目前医药、血液制品的配置比重约为 25%,业绩贡献较大的领域也是这两个。其中,血液制品行业今年整体涨幅近 30%,另外一部分收益来自精选的个股。
在单边上涨的环境中,基金不一定能跑赢指数。在震荡格局下,专业投资者的能力会得以体现,并且也利于我们去发现估值与成长相匹配的个股。未来 2 到 3 年内,在市场下行压力下,是否会有超预期的情况,与政策的相关性较大。央行不希望市场形成一致预期。未来若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比如下行至 1%或者 0%;或者国企改革较为彻底,能够达成“去产能”的目标,且财政政策又能对民生、消费给予支持,那么市场确实会有较好的机会出现。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做出这个判断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如果基本面情况不好,那么在当前的情况下,您认为哪些行业最有机会脱颖而出呢?
服务民生的行业未来有较好机会。比如腾讯和阿里,它们都服务于大众人群,大众人群形成的消费合力极为可观。同时,原有产业的消费升级,像机器人等也可能有较好机会。在选择过程中,最终要看这些能否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以及为公司带来收益。所以需要关注那些净利润较高的企业,关注那些市场占有份额大的企业,关注那些有业绩保障的企业。
问题 3:您认为在未来,哪些事件会对 A 股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例如:美国大选、美元加息、人民币贬值、房地产泡沫破裂等)倘若真的出现了黑天鹅事件,您所管理的基金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做好风险控制的?
某些个别事件对 A 股会有冲击,市场对此存在担忧,这种担忧可能有些过度。关键在于,并非事件本身会对 A 股形成很大冲击,而是要看市场是否已对该事件形成充分预期。比如英国脱欧这件事,当时的民调结果显示脱欧的概率较大,市场已经有了充分预期,所以当这一事件真正发生时,它对市场的冲击就比较小。另外,今年即便有某些事件发生,我们估计这些事件的冲击不会像去年股灾或年初熔断那样导致连续跌停。因为投资者现在还是比较谨慎的,他们已经对风险有了一定的预期。怎样应对这样的事件性冲击呢?关键在于找到好的公司。仓位配置需要保持均衡,同时要挑选安全边际较高的成长股,并且要考虑个股的估值情况。
最近一年净值表现良好。有客户提出,如今这个点位进行买入,相较于之前的买入价格要高,是不是在短期内有些追高呢?
基金投资与股票存在异同。相同点是,当净值较高时,大家会认为风险较大。我个人认为,关键要看基金的风格。倘若净值的增长是由“某一阵风”所引发的,那么确实会面临回调的压力;然而,如果净值的增长是因为公司业绩的增长而导致的,那么未来该企业仍会持续成长,就无需过度担忧净值的回调压力。当然,不可否认基金投资与股票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相关联。基金投资的目标在于控制风险,并且要战胜市场,而这正是我一直期望能够做到的事情。
问题 5:若经济形势不佳,人民币汇率在未来是否会出现与俄罗斯模式类似的贬值情况呢?
可能性较小。俄罗斯整体的经济模式是以能源输出为主。若全球经济环境变差,俄罗斯的经济下行状况将会更加严峻。而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的分工方面,既有服务于中低端的出口产业,也有国内自身的固有需求。我们与俄罗斯的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出现像俄罗斯这样的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人民币在客观层面存在高估这一事实。央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察觉到人民币高估的现象,并且已经开始引导人民币逐步走向贬值。人民币的贬值并非由市场所推动,而更应该是管理层在主观上进行引导,让汇率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化解风险,提升央行的应对能力。
感谢您的收听,并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特别提示:本文只是进行信息分享,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因本文而产生投资行为并导致亏损,本文作者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