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能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2. 能够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同时借助该路线图进行讲故事。【课时目标】:其一,认识“咱、偷”等 10 个生字,读准“答、应”等 3 个多音字;其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理清课文脉络。 (1)进行猜谜语的活动。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了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旅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 要认识“咱、偷”等 10 个生字,读准“答、应”等 3 个多音字,并且能够写出“旅、咱、偷、救、拼、扫、胃、咬、流、泪”这 10 个字。 - 努力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其二,出示几组词语,通过在语境中使用来加强记忆。交流易读错音:“咱”的读音是平舌音;“牙齿”的“齿”读音是翘舌音;“细嚼慢咽”的“咽”读音是第四声。
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来体会“嚼”和“咽”的意思,以此进而理解什么是“细嚼慢咽”。接着交流难懂的词语,询问“作声”是什么意思。指名让学生读一读“作声”所在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去想象捉迷藏的场景,进而明白“作声”就是发出声音的意思。同时,询问“蹭来蹭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学生拿着序号标签①②③④⑤,上台将红头的不同位置进行粘贴。请学生依据路线图,用自身的话语来讲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历程。【设计意图】在初次阅读课文之后,通过小组合作来解答疑问,引领学生依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对课文进行梳理,初步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