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学习儿歌《藏猫猫》并对其进行理解,初步开始尝试“一问一答”这种形式。
2、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桌面教具(白云、小草、荷叶及各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初步尝试一问一答。
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是我问你们答。我来提问,你们来回答,你们要把小耳朵听好了哦。
小鸡小鸡怎么叫,小鸡小鸡叽叽叫。
小鸭小鸭怎么叫,小鸭小鸭嘎嘎叫。
小狗小狗怎么叫,小狗小狗汪汪叫。
小猫小猫怎么叫,小猫小猫喵喵叫。
小青蛙小青蛙怎么叫,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
在这个环节里,要引导孩子边说边做动作,尤其要引导孩子把回答说完整。还可以引导个别孩子单独进行讲述,以帮助孩子体会一问一答的对答形式。
2、引导幼儿观察,初步学习,理解儿歌,进一步学习一问一答。
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呢。你们知道吗,小动物们和我们一起玩了“藏猫猫”的游戏哦。那谁知道“藏猫猫”是什么呀?(让幼儿说一说对藏猫猫的理解)你们看,小动物们就藏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呢,这里有白云、小草、荷叶。现在小眼睛快闭起来,小动物们要开始藏啦。
“藏猫猫,藏猫猫,白云后面藏着什么呢?”让幼儿去仔细地观察。“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促使幼儿来讲一讲小鸟的特征。(在这一环节里引导众多孩子完整地回答,并且在这一环节中基本上是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来开展的。)
“藏猫猫呀藏猫猫,小草后面藏着什么呢?”来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是不是小兔呢?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兔的特征。)有谁愿意上来问问其他小朋友,小草后面到底藏的是什么呀?(比如看到了小兔长长的耳朵,然后请小朋友跳一跳并说说,要把话说完整。)”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是从向老师询问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向个别幼儿询问,这样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跳跃式的过程。为下一步能够完全放手打下了铺垫。
小朋友,快看呀,池塘里有一片很大的荷叶呢。我觉得荷叶下面肯定藏着一个小动物。我好想猜一猜呀,你们谁愿意来问问我,荷叶下面藏的会是什么呢?(请个别幼儿逐步到全体幼儿一同问:)“藏猫猫,藏猫猫,荷叶下面藏什么?”(荷叶下面藏小鱼)你们说我猜得对不对呀?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一说小鱼的特征,比如看见了小鱼的尾巴。))
这个美丽的地方原本藏着许多小动物呀。并且还藏着一首好听的问答儿歌呢,那首儿歌的名字叫《藏猫猫》。老师询问,你们进行回答,一起来说一说。(还有谁愿意来充当小老师问问大家呢,比如可以引导男孩子来问,女孩子来答等)
3、迁移已有经验,进行初步的想象创编
“白云后面除了能藏小鸟,还能藏什么东西呢?比如星星、太阳、月亮、飞机等。这样能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也能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2)“嘿、小草后面还可以藏什么?”(小鸭、小猫、小狗)
想一想,荷叶下面可能藏着谁呢?比如青蛙、龙虾、乌龟、螃蟹等。
哦,可以藏很多东西呀。那你们会把这些东西编进儿歌吗?会和后面的老师一起玩这个问答游戏吗?(请幼儿和老师玩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将小图片收起来。)
请一位幼儿来参与这个问答游戏。可以让孩子与老师一同进行提问,由这位个别幼儿进行回答。
结束活动。藏猫猫这个问答游戏非常好玩,待会儿我们可以来玩一玩藏猫猫游戏,你觉得怎么样呢?
附儿歌《藏猫猫》
藏猫猫,藏猫猫,
白云后面藏什么?
白云后面藏小鸟。
藏猫猫,藏猫猫,
小草后面藏什么?
小草后面藏小兔。
藏猫猫,藏猫猫,
荷叶下面藏什么?
荷叶下面藏小鱼。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取的是小班儿歌《藏猫猫》。这首儿歌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藏猫猫游戏深受宝宝们喜爱。在教学活动中,为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开始时,教师先与幼儿玩藏猫猫游戏,老师先藏起来,以此引出儿歌内容,随后让幼儿进行体验。接着,出示“月亮、云朵、星星”,引发幼儿兴趣,告知幼儿它们也来玩藏猫猫游戏,进而引出儿歌内容。然而,在观察图片时,应让幼儿说出自己发现的图片特征,如“黄色的月亮、蓝色的云朵等”,以丰富幼儿词汇,为其日后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之后,通过完整朗诵儿歌、出示教具朗诵、师幼互动朗诵等方式,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在本节课中,幼儿说云朵小的时候,教师未给幼儿正确观念。教师应在玩藏猫猫时告诉幼儿事物的“遮挡关系”,即小的物体躲到大的物体后面会被遮住。其次,在说儿歌名称时,应尝试让幼儿先创编名称,然后老师进行总结。最后,在儿歌创编时,老师应放手让幼儿去说,让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们互相学习和讨论后,发现了教师自身在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明白了可以从哪些地方进行完善,以及在以后的活动中如何注意和避免。同时,教师们强化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坚信今后的教学活动会做得更好。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