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江苏最校园推出最校园人物志 首期走进南京师范大学孙熹之

Time:2025年04月11日 Read:7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从今日起,《江苏最校园》会陆续推出“最校园人物志”。我们会邀请各高校优秀的小哥哥和小姐姐们,向他们约稿,聆听他们的故事。今日是第一期,我们请来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小哥哥孙熹之。

孙熹之现在的热度如何呢?据悉《男生宿舍》有众多中学生听众,他们每天一听这节目就会不耐烦地说:“怎么今天小孙哥哥又没出现!”完全不顾之前他们已经听习惯的老主持人。在《男生宿舍》主持人成杰思眼中,孙熹之是当下在校的校园主持人当中,可塑性极为突出的一位,接下来我们就伴着孙熹之的文字,踏入他的内心世界:

刚录完台里的节目就急忙赶回来完成《最校园》交给我的任务。坐到电脑前开始打字时,我才发觉自己好像很久都没梳理过自己了。我走马观花般回忆了这十五年的求学时光,自己的变化让自己都感到诧异。

“嘿!孙熹之,原来你还挺有种的!”

小学:一个爱惹事的调皮蛋

在北京东路小学的这六年过得很煎熬。学习对我而言极为困难,仿佛难到了极致。每天我都盼着上体育课,能够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跳跃,那感觉真是太幸福了。小学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其他大多是培养兴趣的课程。在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是对同班其他同学的恐惧。我不明白,大家都有一个脑子,为什么你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我却总感觉自己要被淹死呢?不过还好,音乐、美术、体育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课程,成为了我小学时光里的一种慰藉。现在的我非常不喜欢熊孩子。然而,当年的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曾经爬过树,打过架,砸过玻璃,烧过纸条,捅过的篓子也有很多。我曾跟着家人住在军区司令部大院。我家楼上的老奶奶种了很多宝石花。我听说宝石花只需一片花瓣就能长成完整植株。于是我趁着老奶奶午睡时,偷偷用石头去砸宝石花的花瓣。砸下一片后,我兴冲冲地拿给其他小伙伴看。因为这件事,我还被外公藤条打过。外公是大学校长,且喜欢写书法。我品尝不了这种乐趣,总感觉不对劲。小时候我喜欢在大院里随意奔跑,常常玩到很晚才回来吃晚饭。每到这个时候,外公会和姨妈一起教育我。姨妈是司令部幼儿园的老师,并且她还是外公的长女。她对我哥很严格,我哥和我关系如同兄弟。因为我的妈妈和姨妈是亲姐妹,我的爸爸和舅舅又是亲兄弟,一对亲姐妹嫁给了一对亲兄弟,所以两家关系很亲。姨妈待我就像待她的亲儿子一样。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她给我和我哥制订了计划,让我们背诵《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我本身是一个定不下心来看书的小孩,自然不愿意就这样屈服。于是在我的极力反抗下,这个计划没几个月就停止了。小学时光之后,大多是在调皮捣蛋以及不断被教育中度过的。外公还没等到我小学毕业就因病离世了。我一直觉得外公不太喜欢我,原因是我太执拗并且爱耍小聪明。过了很久之后,妈妈跟我讲了外公对我的一句评价:西西(我的小名)这孩子,以后要么成龙要么成虫。

初中:一个内心敏感的大个子

哥哥学校跳舞文案_哥哥学校_哥哥学校图片

小学毕业时我身高达到了 168 。上初中后情况更不一样了,就像破土而出的新芽一样,在吸收了很长时间的养分后快速生长。金陵汇文中学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我的“花园”。因为家住得很远,老爸和我交谈了两三个小时后,我最终同意寄宿在老爸的一位朋友家。这位朋友是中学的化学老师,他治学严谨且谈吐幽默。从这时起,我把顽固和调皮都小心地收拾起来,放在了箱底。同时,从这时起,我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仿佛任何一点细微的动静都能惊扰到它。初一军训期间当上了班长,这对没当过班干的我而言很突然。“班长”仿佛是自我暗示,我得更努力学习才对得起这称号。在这种暗示下,整个初中阶段我的成绩都稳定在班级前三。这种对成绩的追求并非无用,它是树立自信的过程,自我肯定能给我带来积极状态,到现在我仍很珍惜这段经历。作为一个小小的管理者,我首次拥有了“权利”。有点名的权利,有记录班级情况的权利,还有整队的权利等等。这便是我对“权利”的最初认知。倘若此时的认知是健康且阳光的,那么日后再次遇到“权利”时,就不会误解它的真正含义。这个班长安安稳稳地当了三年,在我学会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大毛病,那就是内心敏感。我开始留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开始不断反思自己是否有做错的地方。这种情绪会使人感到焦虑和急躁。我甚至给许多同学写信,向他们倾诉我的心里话。这种敏感会让人疑神疑鬼,让人无法安心。直到很久之后,当我开始回忆这段时光时才发觉,内心变得敏感实际上是对别人关注的一种回应。

噢!原来,我被关注了啊!这么想的话,似乎感觉还不错。

初三的毕业晚会,是我人生中首次进行主持。我把主持稿反复看了十几遍,精心准备了西装、领带和衬衫,还穿上了老爸的皮鞋。第一次在聚光灯下说话,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然而视线始终离不开手上的主持稿,稿件上的话我明明已经熟记于心,却还是担心一抬头就会忘记。这样的主持经历很奇妙。一开始不知道主持技巧和吐字归音,也不知道停连重音和气息控制,然而却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让大家倾听自己的声音。

高中:一个热衷主持的理科生

中考成绩较为优异,于是在高中阶段选择了十三中。那时候的我,绝对无法预料到,高中的这三年,不但让我结交了一批关系要好的小伙伴,还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的人生存在着其他的可能性。高一我加入了广播社,这是一个凝聚力超强的社团。在这里,我开始尝试借助声音来塑造作品。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储备专业知识。社团里的每个播音员都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去表达作品的内涵。这种可以自由创作的环境令人兴奋。当然,最让我兴奋的是能够让整个校园都听到我的声音。高二时,团委的老师(其同时也是我的化学老师)在课间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即主持晨会。十三中全校师生大概有 2000 多人,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在接到主持任务后的几天里,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想起晨会当天的情景,接着就会心跳加速,感觉就像即将面临一场严格的考核一样。周一上午,我最终拿着主持手卡站到了主席台上。往下一看,那是黑压压的一片。此时,我的心里不由自主地开始发抖。我一直不停地告诫自己:“别害怕!别害怕!”这半个小时的晨会,对我而言就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下台的时候,我的手心上全是被攥出的汗水。能够流畅地将主持稿念完,对我来说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主持了很多场学校里的活动,有大的也有小的,慢慢地我有了一些名气,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在高二的一次主持活动中,我和九中的潘霄雅一起主持。这位学姐在主持时表现得很从容大方,这让我非常钦佩。从那时候起,霄雅姐就成了我一直想要追赶的目标。我那时未曾料到,我与霄雅姐之后会成为默契的主持搭档,也会在生活中相互倾诉成为知心朋友。

大学:一个主持界的菜鸟

经历艺考和高考后,在 2014 年暑期,我顺利收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所离我家仅需十分钟步行路程的综合类院校。大一刚入学时,我就从师哥师姐那里听说,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一定要在 J6 主持一次。J6 宛如一个荣耀的殿堂。那时的我觉得,这个舞台蕴含着神秘感且极具吸引力。在入学一个月后的迎新晚会上,我登上了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舞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与霄雅姐再次相逢了。原来,霄雅姐是南师大播主班的学生,是我的直系师姐。我竟然能够和自己的榜样在同一个平台中进行磨练,这是一件令人极为兴奋的事情。播主注重“老带新”,刚踏入大学校园就找到了一位愿意提携自己的师姐,我可谓十分幸运。在大一的一年时间里,我不放过任何主持机会,疯狂利用活动经历来丰富自己。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大量主持经验为日后的我打下了坚实基础。大二时,我加入了学校的大学生艺术团,承接校内各种文艺类的主持活动。大一经历了轰炸式主持,我开始深感力不从心。因为时间太有限,活动主持不完。于是,我开始选择性接手有质量的活动。也是在这时,我对“取舍”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因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大二下学期以及大三上学期对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深深地爱上了一种主持形式,那就是访谈。当老师告知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将要来到南师大时,我的脑海中满是疑问,我难以想象自己需要以何种状态去访谈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大咖。那场访谈之后,我开始喜欢一种感觉,那就是和人们面对面的感觉。从他们的语言中能够发现故事,能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一面,也能发现他们平凡普通的一面,这实在是非常有趣的。后来我访谈了女排队员惠若琪,也访谈了女排队员张常宁,还访谈了跳远运动员王嘉男,以及新华社记者赵久龙等。一次次的访谈,就仿佛在读一本本传记。有些经历,或许我一辈子都无法拥有,但从他们的叙述里,我知晓了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便是访谈主持带给我的最为奇妙的体验。

哥哥学校_哥哥学校图片_哥哥学校跳舞文案

2017 年 2 月,南京电视台教课频道的《画里有话》进行了改版,变为《南京壹条》。该节目中有一个板块叫《潘东潘西有话说》,以脱口秀形式介绍生活中的奇闻轶事。我作为这个板块的主持人,首次踏入传统媒体。之后经过不断排练和审核,这个节目作为教课频道的代表参加了南京电视台的招商会。正是这场招商会,让我成功签下南京电视台,成为正统的电视主持人。2017 年 2 月底,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节目录制的照片。这张照片偶然被省台交广网的主持人成杰思老师看到。因为专业对口,并且之前在大学生校园主持训练营有过短暂交集。所以我作为嘉宾主持,第一次出现在《男生宿舍》的直播节目当中。不知不觉,三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和《男生宿舍》的小伙伴们已经打成一团。我突然开始庆幸,庆幸自己在一个又一个岔路口作出了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以后会发生多少未知的事情,我不清楚。然而,我并不惧怕。因为我明白,我并非孤身一人。

2017年6月12日

微博@孙熹之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