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 X 博士。最近我留意到一个新消息,那就是腾讯的股价呈现出一路狂跌的态势,已经跌到了 5 年来的最低值,仅仅剩下 200 港币多一点。腾讯的市值与巅峰时期相比减少了 4.5 万亿,按照现在的行情来计算,这相当于蒸发掉了 10 个网易的市值。
跌成这样的原因主要在于腾讯今年的业绩不佳,可谓是最惨的一年。其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53%,这比直接腰斩还要多。
谁能料到,曾经作为中国游戏业市值标杆,有着游戏界茅台外号且十分稳定的腾讯,如今却让人感到恐慌。我身边那些购买了腾讯股票的朋友,都几乎要含着眼泪去天台了。
那么问题出现了,腾讯的游戏帝国在今年为何突然遭遇了重大挫折?具备钞能力的老马,接下来打算怎样从困境中再次崛起呢?
阔气如腾讯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事实上,表面问题只是市值和利润双跌。如今腾讯游戏帝国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就如同地主家也快没有余粮了一样,手里的版号即将用完。我进行了计算,发现腾讯手上拥有版号的知名游戏,仅仅剩下不到十款,并且其中好几个因为各种原因还无法上线。
有一款对标网易明日之后的重磅大作叫黎明觉醒,300 人的团队历经 4 年时间进行制作,并且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去年原本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然而结果却突然没有了任何声响。
自己人靠不住,那外援的情况又如何呢?外援更是进不来。DNF 手游版号已经过审 5 年了,然而在上线前夕却临时撤退,之后便音信全无。
堡垒之夜免费运营了三年,企鹅每天都在为其运营而心痛。前几个月它终于关服了。拳头的瓦若兰特,在海外直播平台常年热度位居第一,然而却无法进入国内。幸好今年 LoL 手游的三兄弟赚了很多钱,不然腾讯的业绩会更加糟糕。
4 月份版号重开后,腾讯每天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然而却什么都没等到。上个月终于获得了一个版号,正想要激动得落泪时,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无法挣钱的休闲游戏。
寒冬来临,老资本家腾讯的第一反应是节省开支、过紧日子。呼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文章被挂到了内网的首要位置。它不再顾及面子,去年还在大肆宣扬填海造鹅城,而如今深圳总部楼顶的标识灯牌在周末都不亮了。
裁员是必然的。查看财报后发现,腾讯仅一个季度就净减少了 5500 人,并且这把“刀子”砍到了挣钱的顶梁柱 IEG 身上。随后还修改了涨薪升职制度,这使得打工人晋升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
而在裁员背后,更是方方面面地缩减福利。程度能有多离谱呢?
腾讯总办成员之一,负责掌管千亿资金投资的首席财务官刘炽平,有一次在腾讯的战略会议中看到下属用彩色打印,随即当场提出了质疑。接着,到了第二天,腾讯的几千台打印机都开始默认设置为黑白,并且还需进行双面打印。
以前的腾讯员工过着惬意的生活,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唱着歌,享受着极为顶级的福利。如今,免费的可乐、雪碧和水果都没有了,食堂的打包盒也开始收取费用了,甚至连厕纸都变得又薄又硬,使用起来硌屁股。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奖项,原本的实体奖杯却变成了数字藏品,只能说这确实不愧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既然全面紧缩,那游戏业务肯定也不例外,不挣钱的统统干掉。
我查看了数据,仅 2021 年,腾讯就停运下架了 46 款游戏。今年,腾讯关停了《冒险岛 2》《极品飞车》《战争雷霆》《秦时明月》等游戏。甚至连《堂》这种将近 20 年的元老级游戏也被砍掉了。这真正诠释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不挣钱,即便再有情怀也无济于事。
之前大力宣传的公益游戏,现在已不再活跃。例如专门为视觉障碍群体设计的《见》,它曾经在腾讯发布会上亮相,可如今却只能默默下架。
树倒猢狲散,腾讯对项目进行了砍减。之前一同赚钱的那些雇佣军们,不再跟随腾讯了。比如暗黑类游戏拉结尔,腾讯停止运营后,开发团队将其捡回,给玩家发信称“会进行商业化重新上线,只保留自由交易和通行证”。这意思说白了就是“氪金是腾讯要添加的”。
元宇宙起码得2030年才实现
不过仅仅砍掉游戏是不够的。为了维持增长,腾讯急切地四处寻找办法,想要把最后的储备都拿出来。例如来自韩国的黑色沙漠手游,在国外已经上线很多年了,在国内还是得想办法进行包装和推广,然而结果却是直接失败了;而他们手上最有价值的祖传 IP,像逆战、洛克王国、王者荣耀,经过整理后也开始搞起了开放世界。
那么问题出现了,为何腾讯今年会处于如此凄惨的境地呢?从本质上而言,是因为腾讯之前凭借着 微信的渠道优势,通过以数量来获取胜利的道路被封堵了。过去腾讯一年能推出几十款产品,而现在由于没有版号,一下子就缩减到了个位数。在游戏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又无法拿出精品,其收入必然会下降。
一方面,市场上游戏的总体数量在减少。这使得写轮眼般强大的腾讯也几乎没有可学习的东西了。就如同蜀中没有大将,只能让廖化充当先锋一样,《暗区突围》借鉴塔科夫勉强支撑了一波。而如今,它已经掉到了 50 名之外。
如今唯一能学的是原神,但学不来。隔壁网易爱吹牛,不过《逆水寒手游》和《射雕》都已经测过了。而腾讯呢,它手里的开放世界全都没了动静。原神的前技术总监贺甲在原神上线之前被腾讯暗中使手段挖走了,到现在都不知道在做什么。
国内游戏收入处于停滞状态,当看到股价不断下跌时,马老板着急了,他让全体总裁去想想办法。很巧的是,在大洋的另一边,扎克伯格举起了元宇宙概念的大旗,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甚至把公司的名字都给更改了。
老马进行了一番思索,他认为元宇宙是个不错的东西,既抽象又能迷惑人。接着,他也效仿起来,为了避免跟风,还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包装,弄出了一个极为玄妙的全真互联网。哎呀,我在想他这是在这里充当全真教的掌门呢,那他手下的总办是不是就相当于全真七子呀?
结果令人意外,元宇宙这个概念在炒作过程中,其领头的企业自身状况不佳。在过去的一年里,它的股价下跌了 60%,市值减少了超过 2000 亿美元。所做出的东西,模型显得很简陋,画面也很粗糙,让人难以理解,让人不禁质疑:这就是所谓的元宇宙吗?
带头大哥掉坑里后,腾讯赶忙刹车并调低外界的预期。对于游戏业务,其话事人马晓轶站出来表明,元宇宙至少要到 2030 年才会有质变,这意味着未来是有希望的。
哪怕强如腾讯 也要出海讨生活
元宇宙并不可靠,腾讯需要寻找其他的出路。因为国内的游戏业务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其仅有的一条生路就是走向海外。
注意了,股价在跌,利润也在跌。然而,老资本家腾讯是很有钱的,一年能够挣到一千多亿。上市公司注重的是增长潜力,所以腾讯需要运用钞能力在海外营造出一个美好的预期。
我查看了数据,从今年开始,腾讯在国内几乎没有进行投资。然而,它在海外投了 27 笔,总金额达到 30 亿美元。这些投资涉及艾尔登法环的开发商 FS,还有销量登顶的吸血鬼题材游戏《夜族崛起(V )》的开发商等。
但仅靠购买行为无法解决问题,毕竟在砸钱方面,微软的钱并不比腾讯少。那么怎样才能在海外与微软、索尼处于同等地位呢?腾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贩卖“3A 手游的梦想”。
腾讯首先进行了改头换面的操作,将自身包装成了国际大厂。接着推出了全新的海外发行品牌。之后又花费重金买下了一系列知名产品的发行权,像《幻塔》《沙丘》《战锤》《阿凡达》等。就如同艾尔登法环里的葛瑞克那样,给自己疯狂进行接肢般的操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全世界打响自己的名号。
剑灵的主美靠抖屁股而获得关注的新作《》,其发行被腾讯垄断了。我有个韩国的朋友说,甚至连韩国本土的发行权都被腾讯拿走了,由此可见腾讯的胃口有多大。
换皮之后,腾讯尝试将自身最擅长的赚钱技巧与 3A 游戏相融合。一方面宣称要做 3A 游戏,并且花费重金招揽了知名厂商的各类大佬。
小岛工作室的创始人,曾是守望先锋的前首席概念设计师,以及星际 2 的前首席平衡性设计师 Kim,他是 R 星的 14 年老将,这些人都被收入囊中,并且在海外至少新开了五个工作室。同时,在另一方面,各路知名的 IP 也被全部买下,比如刺客信条、Apex、极品飞车等等,还试图将这些 3A 游戏进行手游化。
腾讯能成功吗?
那么,腾讯能否在海外复制其在国内所取得的成功呢?我认为挑战是非常大的。
第一,腾讯新建了发行品牌,打算通过砸钱来打响名头。然而,腾讯在海外发布新品时通常采用一波流的方式,往往一开始声势浩大,能登顶多个国家,收入也达到数万。但没过几个月,这些游戏就不知去向了,其表现还不如许多其他国内厂商。例如,apex 手游、宝可梦 MOBA 手游、LoL 手游等在海外的成绩都较为普通。
第二,3A 手游的概念最终能否成功贩卖,需看成果。现今投入了如此多的资金,到目前为止都未曾见到腾讯推出任何东西。
腾讯的 微信优势不复存在,海外对手们根本不惧怕腾讯。腾讯 MOBA 的头号敌人沐瞳,已经投靠了字节跳动,前些日子打官司还获得了 20 万的胜利。深圳南山必胜客在上海都不起作用,到了海外,腾讯更是束手无策。
可以说,腾讯游戏帝国正经历着最为惨淡的一年,它似乎即将迎来一个转折点。然而,谁也无法确切知晓这个转折点究竟是会让其向上发展,还是会使其向下滑落。时代的变化总是极为迅速的,20 年前的腾讯在当时只是跟在盛大后面获取些许利益的小弟,对于未来究竟会如何,谁都难以准确地进行预判。
过去这些年,腾讯推出新游戏。尽管每一款游戏都遭到吐槽,然而玩家们仍然会排队去玩,甚至测试激活码都能被炒到上千的价格。但在这最近的两年,腾讯推出的游戏数量减少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受到了影响呢?
如果有一天,腾讯出不出新游戏这件事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那么这种被遗忘和被忽视的情况,对于腾讯这样的大公司而言,比遭受批评要可怕得多得多。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