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伊·德·莫泊桑,出生于 1850 年 8 月 5 日,于 1893 年 7 月 6 日离世。他是 19 世纪后半叶的法国作家,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他与俄国的契诃夫以及美国的欧·亨利一同被称作“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 1850 年出生在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他来自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与过普法战争,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创作的重要主题。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让他的身体逐渐变得很糟糕。到 1891 年,他已经无法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他于 1893 年 7 月 6 日去世,当时年仅 43 岁。
莫泊桑在创作的初期,受到了老师以及诗人路易·布耶的影响。他开始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之后,在福楼拜的亲自指导下,他开始练习写作。并且,他还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他凭借《羊脂球》(1880 年)入选了《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从而一下子登上了法国文坛。他的创作盛期在 19 世纪 80 年代。他一生创作了 6 部长篇小说,还有 356 篇中短篇小说,3 部游记以及 1 部诗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多且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题材较为广泛,风格呈现出多样的特点,技巧也十分娴熟,这使得世人对他刮目相看,并且为之叹为观止。他有许多代表作,比如《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有数十篇之多,几乎是家喻户晓,连妇女儿童都知道。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尤其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因此被人们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长篇小说《俊友》(也叫《漂亮的朋友》)以及《一生》,放在世界名著的行列中也毫不逊色。
他的小说结构布局十分精巧,文笔流畅得如同行云一般,言语既辛辣又自然。这种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他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们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托尔斯泰觉得他的小说具备“形式的美感”以及“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由于他“不是依照他所期望看到的模样,而是依照事物原本的模样去看待事物”。正因如此,“他就能揭示出事物,并且让人们去爱那值得爱的,憎恶那值得憎恶的事物”。
左拉对他的作品作出评价:他的作品极其丰富多彩,每一处都精彩绝妙,让人不禁为之叹为观止。
恩格斯对他的作品评价甚高:“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莫泊桑为何能够取得这般辉煌的文学成就呢?除了他拥有超常的天赋以及过人的勤奋等主观方面的条件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他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在他的青少年时代,莫泊桑先后受到了四位老师的文学启蒙。
01
莫泊桑的的第一位文学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
莫泊桑出身于破落贵族之家。他的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职员,并且是个浪荡子弟。在莫泊桑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便与妻子分居了。他的父亲可以说是无足称道的,对莫泊桑也没有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莫泊桑在母亲身边长大。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外祖父迪须埃出版过诗集,舅父阿尔弗莱·勒·普瓦勒万是个诗人,这位舅父与后来成为文学大师的福楼拜既是挚友,又是儿时的玩伴。
莫泊桑的母亲受家庭熏陶,自幼就爱好文学。她看到儿子有较高的文学天赋,便指导儿子阅读世界名著,还鼓励儿子从事文学写作。熟悉莫泊桑的朋友知晓,他 13 岁就开始了创作。外祖父和舅父没有机会辅导莫泊桑,而他的母亲可以说是莫泊桑的第一位文学启蒙老师。
莫泊桑的故乡——诺曼底
他的母亲叫罗拉。她与丈夫因性格不合而长期分居,家庭的破裂给她带来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痛苦。但她把忧愁深深埋在心底,凭借着全部的母爱和教师的热情去教育莫泊桑,不让孩子的心灵被阴影笼罩。罗拉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看到童年时期的莫泊桑既聪明又伶俐,有着诗人般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她深信只要教育得法,儿子将来一定能在文学事业上有所成就。
罗拉在乌鲁特村祖母家居住时,常常兴致盎然地领着莫泊桑和一群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他们在晨雾弥漫的田野中漫步,在野花绚烂的山岗上眺望,在涛声阵阵的海湾里停留……罗拉用心地引导莫泊桑仔细观察大自然风景画的每一个细节,尝试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描绘令人陶醉的风光,从平平常常的现象中找寻显示事物内蕴的标志……
莫泊桑 13 岁时进入伊弗多的神学院读书。他为了打发那严厉呆板且枯燥乏味的神学院生活,悄悄地踏入了诗歌的领域。罗拉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有指责孩子的“越轨行为”,反而给予了他热情的鼓励以及精心的指导。她把儿子写在几本大练习册上充满稚气的诗稿逐一进行了过目,还对其进行了修改整理。后来学校当局发现莫泊桑的一些诗歌中存在对神学院生活感到厌倦和孤独的情绪,于是勒令他退学。在这个时候,罗拉也没有因为此事而感到后悔。
母亲看法不同,她认为莫泊桑爱动脑子,富有想象力,还具备文学天赋,于是更加用心地指导他阅读与写作,并且一直将他最初的诗作和练习本保存着。
正如莫泊桑所说:
人生最美的情景在我们怀念母亲之时出现。只因我们血液中流淌着、言行举止中流露着的那份独特且超凡的东西,皆源自母亲的辛勤哺育以及言传身教。
莫泊桑成名之后,她依然是他的文学顾问,给予他帮助;她还是他的批评者,为他指出不足;她更是他的助手,给他提供了许多短篇小说的创作题材。
【温馨教育】
心理学中存在一种现象,它被称为“史格马利翁效应”。
希望儿童有高智力的期待态度能提升孩子智力。家长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正确态度,能刺激孩子智力发育。罗拉教子成才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是罗拉的鼓励与支持,让莫泊桑的智力得以飞速发展。这值得父母们,尤其是家庭不和睦的父母们留意。
02
莫泊桑的第二位文学老师,是在鲁昂图书馆工作的著名诗人布耶。
莫泊桑到省会卢昂上中学。罗拉意识到自己无法直接帮助儿子提升写作水平。于是,她特意去找在该市图书馆工作的一位巴那斯派著名诗人。她请这位诗人辅导儿子作诗以及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
布耶对其写诗进行悉心指导。倘若没有意外情况(即布耶早逝),那么法国文坛或许就会少一位短篇小说大师,而多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布耶拥有极强的鉴赏能力,并且是法国小说家福楼拜的至交好友。
福楼拜完成一部作品后,会听听布耶的意见。然后根据布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一直修改到老友完全满意为止。
布耶向来以批评的态度严厉且不留情面而闻名。他常常能让颇为自负的福楼拜变得暴跳如雷。然而,这并没有对两人之间的友谊产生影响。
布耶去世了,这对福楼拜而言,就如同晴天里打了个霹雳。这位性情很古怪的老隐士,忍不住对着苍天哭泣,他说:我失去了一位特别有耐心的产婆!而让晚年的福楼拜感到欣慰的是,他培养出了一位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巨匠,那就是莫泊桑。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缘于思维的开阔接纳和思想的兼收并蓄。
03
莫泊桑有一位文学启蒙老师,这位老师排在第三位。毫无疑问,他是一位重量级人物,我们都知晓他的名字——福楼拜。
莫泊桑的母亲以及舅舅和福楼拜有着特殊的人际关系,所以他很早就接触到了福楼拜。然而,这位隐居在乡间的文学大师,让人感到望而生畏,并且难以接近。
直到23岁那年,莫泊桑才得以正式拜福楼拜为师。
福楼拜以文学为业且终身未婚,他创作态度极为严谨,对文字总是字斟句酌。往往要五六年才出一本书,并且这些书几乎都是精品,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萨朗波》《圣安东的诱惑》等。福楼拜花费 7 年之久耐心辅导莫泊桑,之后才准许他的作品面世。
莫泊桑自幼对写作怀有强烈的热爱,创作了许多作品。然而,这些作品都较为普通,缺乏独特的特色。在他焦急到了极点的时候,就前往拜法国文学界的大师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己所写的文章去找福楼拜,让他给予指导。他坦诚地讲道:“老师,我已经阅读了诸多书籍,然而写出的文章却总是让我觉得不够生动呢?”福楼拜直截了当地回应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是因为你的功夫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要肯吃苦,还要勤练习。你家门前每天都有马车经过,你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并且要长期坚持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站在了家的门口。他一整天都在看着大街上过往的马车,然而却没有任何收获。接着,他又接连看了两天,依然没有发现什么。
莫泊桑万般无奈,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走进门就说道:“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在这几天里,我没看出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马车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值得写的。”
不,不能说没有东西可写。那装饰华丽的马车与装饰简陋的马车走法一样吗?烈日下的马车有其走法,狂风暴雨中的马车也有其走法。马车上坡时,马会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会怎样吆喝?他的表情又是怎样的?这些你都能写清楚吗?可见,怎么会没有好写的呢?福楼拜不停地说着,他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从此,莫泊桑每天都在大门口。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过往的马车。他从这些过往的马车上获得了丰富的材料。之后,他用这些材料写了一些作品。
他再次去请福楼拜给予指导。福楼拜仔细地看了几篇作品,接着脸上露出了微笑,而后说道:“这些作品显示出你取得了进步。然而,青年人重要的是能够坚持,才气其实就是坚持写作所带来的结果。”
福楼拜接着说:“对于你要写的东西,仅仅仔细观察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能够发现那些别人未曾发现且未曾写过的特点。倘若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者一株绿树,那就得努力去探寻它们与其他篝火、其他树木不一样的地方。”
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后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将它们记录下来。今后,你走进一个工厂时,要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要用画家的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以及全部的精神和本质都展现出来,让我看了之后,不会把他和农民、马车夫或者其他任何守门人混淆起来。
莫泊桑牢记老师的话,变得更加勤奋努力。他认真地进行观察,用心地去揣摩,从而积累了许多素材。最终,他写出了具有世界影响且不朽的名著。
成功源于一生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不懈、绝不气馁。
04
第四位文学启蒙老师是屠格涅夫。莫泊桑跟随福楼拜之后,在工作之余一直勤奋地进行写作。在每星期日举行聚会的“福楼拜的宴会”上,他结识了一批著名作家,其中有龚古尔、左拉、都德等人。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侨居法国,他对莫泊桑影响很大。他的作品文笔细腻且优美抒情,给莫泊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是屠格涅夫让莫泊桑开阔了视野,使他阅读了许多俄国文学大师的作品。并且,屠格涅夫常常审读莫泊桑的手稿,提出鞭辟入里的批评意见。莫泊桑刚出道后,屠格涅夫把他的作品译成了俄文,还将其推荐到俄国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从而使他的影响得以扩大。所以,可以说屠格涅夫是莫泊桑的第四位文学启蒙老师。
真正的教育体现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指引以及诱导,而不会遭遇呵责、遭受训斥或者遭受鞭笞。
四位文学启蒙老师中,福楼拜的影响或许最大,而其他三位老师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像左拉、龚古尔、法朗士、都德等本文提及或未提及的同时代作家,都对莫泊桑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仅仅依靠这些文学老师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莫泊桑具备超常的文学天赋,并且善于汲取众人之长,再加上他的勤奋努力,最终才成就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地位。很遗憾,莫泊桑在 43 岁时病逝了。倘若上天能多给他一些年岁,让他活到五六十岁,那么他是完全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一个人的成长,如同一棵树木。在未长成参天大树之前,首先需有生长的肥沃土壤,其次在生长的主方向上,要持续地进行浇灌,精心地给予呵护,耐心地进行培育,这样才能茁壮成长,最后让其在思想层面得以自由发展。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