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中国农业技术助力阿拉伯国家畜牧业发展:从水土不服到本土化成功

Time:2025年04月11日 Read:12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9 月 21 日,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主宾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展馆现场。这是当时的场景,新华社记者冯开华进行了拍摄并摄下此景。

新华社银川 9 月 24 日电(记者郑一晗、靳赫、艾福梅)。中国在将自身成熟的农业技术推广至阿拉伯国家时,遇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这些年来,中国投入了大量精力来解决技术本土化的问题,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主任张洪恩表示。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与宁夏共同投资援建了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这个中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成功种出了近千亩饲草,在原本不毛之地打造出了一片绿洲。该中心还把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技术分享给了毛里塔尼亚、阿联酋、苏丹等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带动这些国家种植饲草达到上万亩,成为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农业合作的一张非常亮眼的名片。

畜牧业领域的技术合作项目成为了毛里塔尼亚与宁夏较好的合作项目之一,中阿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会对中毛两国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上,毛里塔尼亚畜牧业部部长赫迈德·乌尔德·谢恩通过贺信表达了这一观点。

沙漠农业_沙漠农业旅游成功案例_沙漠农业是什么

9 月 21 日至 24 日期间,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其主题为“携手新时代 抢抓新机遇 共享新未来”。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该大会吸引了 40 多个国家的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大家围绕农业技术、贸易投资、粮食安全等领域展开了讨论。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于会上进行介绍。10 年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持续增强农业贸易方面的往来。同时,也深化了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并且借助中阿峰会、中阿合作论坛、中阿博览会等这些平台机制,使得中阿农业合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李金祥表示。

9 月 21 日在宁夏银川市拍摄到了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会场的外景。这是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所摄。

在中阿博览会主宾国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展馆内,沙特塔玛拉椰枣生产公司的经理易卜拉欣·夏尔卡斯正在热情地推介各种品类的椰枣。他说:“椰枣既是阿拉伯家庭必备的食品,又是一种文化象征。”他手捧着的一盒椰枣,很快就被前来试吃的民众全部吃完了。

沙漠农业旅游成功案例_沙漠农业是什么_沙漠农业

易卜拉欣·夏尔卡斯表示,公司希望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一平台进入中国广阔的市场。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会长蓝军向新华社记者表明,阿拉伯国家的很多地区处在热带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农产品难以生长。而中国的农业资源具备优良的特性,有很多农产品是阿拉伯国家所需要的。

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中阿农业科技合作和技术交流日益密切。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在毛里塔尼亚等多个阿拉伯国家进行示范运营,并且取得了成果。到 2022 年底,中国为阿拉伯国家培训了各类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近万人次,推动了在阿的技术示范应用和知识分享。

约旦社会发展部地方发展司司长海法·阿尔库达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令人诧异。中国在智慧农业以及沙漠农业等领域积累了诸多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学习。中国的经验和技术对一些遭受淡水资源匮乏、干旱少雨等问题影响的国家提供了极大帮助,使得这些国家能够在沙化土地上实现蔬菜和牧草的规模化种植。

约旦的农业发展资源较为有限,所以他们对农业科技的研究极为重视。海法·阿尔库达表示,他们期待能够与中国构建更广泛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合作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以实现两国农业发展的优势相互补充。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