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美团外卖单日突破3000万单,核心业务到店、酒旅及外卖GMV与收入增长分析

Time:2025年04月11日 Read:10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美团外卖今天突破3000万单,就写写美团吧。

1,核心业务(到店,酒旅,外卖)

到店,酒店&旅游

GMV

2017 1581

2018 1768,yoy 11.8%

19Q1 46.4,yoy 15.1%

2035,yoy 15.1%

收入

2017 108.5

2018 158.4,yoy 45.99%

19Q1 44.92,yoy 43.2%

226.8,yoy 43.2%

到店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一直处于 88%到 90%之间。GMV 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变现率空间较为良好。粗略估计,2 到 3 年后,此业务的年收入约为 350 亿,净利率为 50%,净利润达 175 亿。

外卖

GMV

2017 1711

2018 2828,yoy 65.3%

19Q1 756,yoy 38.6%

3919.6,yoy 38.6%

收入

2017 210.3

2018 381.4,yoy 81.4%

19Q1 107.1,yoy 51.7%

578.6,yoy 51.7%

单笔毛利

2018,0.82元(63.93亿笔,52.7亿毛利)

19Q1,0.93元(16.626亿笔,15.4亿毛利)

单笔收入

2018,5.97元

19Q1,6.44元

美团外卖退单对商家有什么影响_美团外卖退过一单了怎么再退_美团外卖怎么退单

外卖今年的增速较为良好。在第一季度,仍保持着 38.6%的年增长。2 到 3 年后,大致估计日均订单量在 5000 万单左右。从收入的规模来看,确实比到店业务大很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块业务的利润并不丰厚,毛利率较低。目前,每笔业务的毛利还不到 1 元。大致估计未来一单能赚 1 元钱。一年的净利润为 182.5 亿。(坦白地说,外卖的净资产收益率不高。)

- 净菜以及买菜越来越方便,像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的发展导致需求萎缩。

千团大战取得胜利,接着又在酒店间夜数方面位居第一,在外卖领域占据第一(份额达 65%),这三场战役使得美团成就了神一般的地位,吸引了无数粉丝。

2,新业务

快驴

目前的进展情况不太顺利。它的体量大概还不到美菜的十分之一。去年进行了扩张,今年应该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在少数几个城市加大投入力度。

美菜在某些品类方面,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庞大的规模优势,并且在往上游发展的过程中表现良好。

单车

去年以高价购入摩拜,然而之后一直未进行投入,也未大量铺设新车,并且老车使用 2 - 3 年后,其体验逐渐变差。财报未公开透露具体数据,大致估计日订单应在 500 - 600 万单。

单车日单在之前就已经突破了 2000 万。无论是进一步向更基层的地方下沉,像千县计划那样;还是向一线城市发起进攻,比如在上海的不少地方,这里的单车数量已经比摩拜的多了,并且车的更新也让用户体验更好。这些举措都在巩固自身的优势。

的电单车,在三四线城市发展也不错,投放很早就超过百万辆。

RMS

美团被称作 RMS,去年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地推行动,开展了一场“翻身战”。仅从门店数量来看,确实处于绝对的首位。然而,它也遭遇了一些状况:其一,小店占比较多,这类客户的续存率非常低,大概在 40%左右,其中有不少都已经倒闭了;其二,在服务连锁客户方面能力较弱,产品未能跟上步伐,相较于二维火和哗啦啦等,口碑方面存在差距。

这个行业剩下的有持续战斗力的玩家已经为数不多了。小店需要降低获取客户的成本,很难通过持续付费来赚钱。连锁餐厅需要其产品能够跟得上。

生鲜

小象基本已经放弃。

美团买菜目前处于小范围试点阶段,所开的店数量比较有限,大概有小几十家。至少到现在,美团还没有下定决心。

从日前的融资新闻来判断,叮咚买菜的日订单量突破了 40 万,其门店的数量应当是大于 500 家的。

兴盛优选是生鲜的另一个潜在对手,7 月的 GMV 有望突破 8 亿,其最近一轮的估值为 7 亿美金。

这个行业的最大对手是阿里。在规模体量方面,阿里遥遥领先;在决心方面,阿里遥遥领先;在预算方面,阿里遥遥领先;在创新能力方面,阿里也遥遥领先。

我的判断,美团在生鲜更多是尝试,下决心,还早。

打车

打车选择聚合模式,效果通常不会太好,与期望的效果相差较大。在短期内,美团在打车以及其他出行板块不会投入过多。

生鲜看起来似乎与外卖和配送更相关。然而,我认为美团更注重出行。

美团外卖退过一单了怎么再退_美团外卖退单对商家有什么影响_美团外卖怎么退单

兴哥出行的心不死,且野心很大。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软硬一体化的推进,无人驾驶的进步,制造商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软件商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运营商的边界同样越来越模糊。机会是存在的,并且这个机会还很大。

uber 呢?lyft 呢?还有滴滴?还是特斯拉、蔚来、小鹏以及车和家?亦或是比亚迪、通用、丰田?

其他

比如金融,收单,民宿等等,谈的必要性不强。

总体来讲,新业务进展都不怎么顺利。。。

3,市值

目前的股价,64.8港币一股,对应市值3295亿人民币。

团购,外卖按之前的预测,2-3年后,净利357.5亿。

15倍,5362.5亿。

20倍,7150亿。

25倍,8937.5亿。

新业务如果能够跑出 100 亿美金的业务规模,大概总体计算能达到 1000 亿。

2 到 3 年后,美团大概能达到 6000 亿人民币的价值,也就是说能赚取 1 到 2 倍的利润。

当然,有这样的假设:阿里旗下的口碑,ele 依然表现不佳,没有受到降维打击对到店/外卖业务的冲击(也许是微信,也许是抖音快手小红书,又或许是出现了新的业务)。

4,口碑和ele

口碑目前尚未很好地摸到门道,并且团队实力较弱,所以应该很难对美团构成威胁。

阿里应该是比较受重视的。在最近一年里,人员和组织方式一直在进行调整。市场份额基本稳住了。据说在阿里接盘之前,每个月都要下降 1%。以前阿里只会进行补贴,现在知道既要供给又要补贴一起抓了。

有进步,然而差距依然较大。若要追赶上去,就需要具备足够的时间以及耐心。不过,这位老大是否具备耐心,集团对这位老大是否具备耐心,将会是一个极为重大的考验。

5,一些挑战

核心团队的股票少,会是个很大的挑战。

正因如此,美团不敢对新业务大规模投入,比如单车。

上市后过早地加大变现率,持续提升变现率,甚至在与商家沟通时表现得简单粗暴,这种行为可能埋下仇恨的种子。

今天就简单聊聊,更没有认真讨论,叙事逻辑也有点像二级市场。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