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出生于 1863 年 7 月 30 日,他出生的地方是美国底特律南郊的迪尔本镇,其家庭是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947 年 4 月 7 日,他在迪尔伯恩去世。
1899 年,福特组建了底特律汽车公司。1903 年,他又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到 1907 年,先后生产了 A、C、N 和 R 型汽车。1906 年,福特取得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并担任经理。为取得竞争胜利,他将降低成本作为原则。他全面推行了生产组织方法和管理措施,包括标准化、专业化和生产协作等。同时,他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像化油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合金钢结构和新式点火装置等,从而制成了 4 缸 20 马力的 T 型汽车。他先后采用泰勒制管理办法,并且在 1913 年建立了汽车装配流水线。这些举措使得汽车价格降低,销售量大幅增加。1928 年对 T 型汽车进行了改型。之后生产出了采用安全玻璃、四轮制动和液压减震装置的新 A 型汽车。福特开创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协作以及大量生产管理经验,被称作科学管理理论,并且对 20 世纪早期的世界工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福特公司的 T 型车 1908 年问世,到 1927 年截止,在 19 年时间里生产了 1500 多万辆,创造了奇迹。一战结束后,地球上行驶的汽车有一半是 T 型车。之后,福特公司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公司,福特本人获“汽车大王”称号。
在一项针对“美国独立百年 20 件大事”的民意测验里,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以及他创办的汽车公司被评选为第 10 件大事,这一事件和“阿波罗”飞船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等被放在同等地位来考量,从而受到世人的关注。
1905 年的某一天,在美国伊利湖畔的公路上,这里十分繁忙。接着,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车祸。两辆汽车先是头尾相撞,随后后面的汽车又撞上了一连串的车辆。在眨眼之间,公路上变得一片混乱,碎玻璃和碎金属片到处都是。
事故发生后,警察赶到了现场。同时,还来了一个汽车厂的老板,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为什么也急匆匆地赶来呢?
原来,这位精明的老板希望从撞坏的汽车上找到一点别人的秘密。
福特在仔细地搜索每一辆撞坏的汽车。接着,他被地上一块亮晶晶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东西是从一辆法国轿车的阀轴上掉下来的。粗粗一看,这块碎片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它的光亮以及硬度让福特觉得其中肯定隐藏着重大的秘密。
福特捡起了碎片,然后悄悄地将其放进了口袋,打算带回去进行好好的研究。
回到公司后,福特把这块碎片送到了中心试验室。他吩咐试验室的人员对其进行分析,想看看这块碎片里面到底含有何种东西。
分析报告迅速出炉。这块碎片含有少量金属钒,这种金属钒弹性良好,韧性极强,质地坚硬结实,具备出色的抗冲击能力与抗弯曲能力,同时不易磨损且不易断裂。
公司情报部门送来另一份报告,结论表明,法国人似乎是在不经意间使用了这块含钒的钢材,并且同类型的法国轿车并非都使用这种钢材。
福特这下高兴得不得了。他马上下令开始试制钒钢,试制的结果十分令人满意。随后,他开始忙碌地寻找储量丰富的钒矿,致力于解决冶炼钒钢的技术难题。他期望能够尽早将钒钢应用到自己公司制造的汽车上,从而迅速占领美国乃至世界的市场。
福特最终获得了成功。他的公司将钒钢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阀门、弹簧、传动轴、齿轮等零部件的制作。这使得汽车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几十年后,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之一。福特曾高兴地表示:“要是没有钒钢,也许就不会有如今的汽车。”
许多人误以为,亨利·福特接受的“学校教育”甚少,于是就觉得他不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有一家报纸在一篇社论里说亨利·福特是“一个无知的和平主义者”。福特先生对这种指责感到不满,于是向法院控告这家报纸损毁了他的名誉。在法院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这家报纸的律师要求福特先生坐到证人席上,目的是向陪审团证明福特先生确实是无知的。这位律师向福特先生提出了诸多问题,其目的是要证明:福特先生尽管具备大量关于汽车制造的专业知识,然而从总体上来看,他实际上是一个很无知的人。
福特先生被问到很多问题,比如“班尼迪特·阿诺德是谁?”“1776 年英国派遣了多少士兵前往美洲去镇压叛乱?”……
福特先生针对后面的问题回答道:我不知道英国具体派出了多少士兵。不过我听闻,派出的士兵数量比后来活着回到国内的士兵数量要多很多。
福特先生对这类问题感到厌烦。当回答一个特别具有攻击性的问题时,他向前倾身,然后用手指着向他提问的律师,说道:“如果我真想回答你刚刚提出的这个愚蠢问题或者其他问题,那让我提醒你,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排按钮,只要我按下其中一个,马上就会有专人来回答这些问题。”请问,我身边有很多专家,他们能够给我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任何知识,那我为什么还要把很多一般知识塞进我的脑子呢?
这种回答是合乎逻辑的,并且使律师哑口无言。法庭上的每个人都清楚,这是有教养的人会给出的答案,而非无知者能做出的。只要知道在需要某种知识时可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将知识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任何人就可以被视为有“知识”的人。
亨利·福特得到了“智囊团”的协助,他借此掌握了所需的全部知识,进而使他成为了美国较为富有的人物之一。 亨利·福特在“智囊团”的助力下,掌握了全部所需知识,这让他成为美国富有人物中的一员。 亨利·福特凭借“智囊团”的协助,掌握了他所需要的那些知识,使他得以成为美国富有之人中的一个。
亨利·福特在事业成功之后,决意开发后来闻名全球的 V-8 型汽车。他希望制造出有 8 只气缸的发动机。于是他吩咐技师们进行设计,然而技师们都认为,设计出那样的发动机是完全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要把它造出来!”福特命令道。
“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技师们答道。
“干吧!无论花多少时间,一定要成功!”福特发誓道。
技师们开始行动了,若想留在福特的队伍中,就必须做这工作。过了 6 个月,没有达成目标。又过了 6 个月,依然没有成功。
技师们越干越觉得没门。
第一年结束的时候,福特的情绪有些低落了。技师们再次向福特表明,无法达成他所下达的命令。然而,在听完技师们的报告之后,福特重新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说道:“继续努力干下去,我坚信最终会取得成功!”
最后,事实表明,制造这一发动机是可以做到的。福特 V-8 成为世界上取得最辉煌成就的车,它让福特及其公司向前推进了很多年,人们要赶上他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福特曾对一个年轻人的才能格外欣赏,他希望能帮助这个年轻人实现梦想。然而,年轻人的梦想却让福特大为吃惊:他此生最大的愿望是赚到 1000 亿美元,这个数额超过了福特财产的 100 倍。
福特问他:“你有了那么多钱以后做什么?”
年轻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老实讲,我感觉只有那样才算是成功。至于具体要做什么,我确实不是很清楚。”
福特说:“一个人如果真的拥有那么多钱,那么这种情况将会对整个世界构成威胁。我觉得你还是暂时不要去考虑这件事吧。”
福特在之后的 5 年时间里都拒绝见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要创办一所大学,并且他已经有了 10 万美元,只是还缺少 10 万美元。随后福特开始帮助他,他们再也没有提及那 1000 亿美元的事。经过 8 年的不懈努力,这个年轻人成功了,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斯。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