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8 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表明,八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人,若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就在游戏中进行大额充值,那么他们可以提出退费申请。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许多游戏公司都增添了支持未成年人退款的相关条款。
然而,这些举措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却被一些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从而变成了诈骗的幌子。近日,有网民向记者进行了反映,称在申请网络游戏退款的过程中遭遇了“黑中介”。有商家在一些交易平台上发布了广告,宣称成年人也能够申请网游退款,并且只需交纳几百元的“服务费”,就可以代为办理退款,同时还有专业的法律团队提供帮助。
未成年时充值游戏,
成年后能申请退款吗?
山东大学生李明遭遇了这样的退费骗局。小学时,李明曾向一款手机游戏持续充值 4000 多元。今年 6 月,他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偶然看到一家法律服务公司,该公司宣称能够代为申请游戏充值退款,并且成年人还可以退回约 90%的金额。这使他产生了退款的念头。
他们称有专业的法务团队,称 3 至 7 个工作日便可退回来。他们说了一大堆退款流程,还表示可以跟我签合同,给人的可信度挺高的。李明添加了对方客服的企业微信。之后,他看到客服朋友圈中频繁发布退款成功的截图以及营业执照等证件。他因此信以为真,向客服支付了 400 元的“服务费”。并且,他还在对方要求下提供了游戏主页截图、充值订单编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这家公司的客服向李明做出承诺,会安排专业人员向游戏公司提出退款申请。退款申请成功后,会把钱打入李明指定的账户中。然而,当李明询问具体怎样申请退款时,对方只是表明公司有内部的渠道来处理此事,并且拒绝告知详细的退款方式。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李明每天都会通过线上方式催问退款的进度。然而,对方一直回复说“公司内部正在办理”,并让他“少安毋躁”。半个月过后,在李明不断地催促之下,对方表示可以“优先排单”,但需要再缴纳 300 多元的“加急费”。如果不交钱,就只能排队等待,并且“等几年都有可能”。
此时,李明意识到对方或许是骗子。接着他让客服“没排上就退款”,还说“已经报警了”。之后,对方称是李明单方面终止了合约,并且很快把他从群聊中踢出。7 月 10 日,李明向当地警方进行了报案。到目前为止,李明仍未收到这家公司的退款。
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方梓楠称,未成年人能够申请游戏退款。因为未成年人的充值消费行为超出了他们自身的民事行为能力,从法律层面来看,这部分消费是无效的。然而,成年人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通常情况下不存在可以退费的情形。如果成年人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将自己冒充为未成年人,通过虚构事实和材料来申请网游退款,并且涉及的金额比较大,那么就有构成刑事责任的可能。成年玩家应当进行健康的游戏,不要冲动地进行消费,更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做出违法的行为。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充值时已满八周岁。倘若监护人和本人清楚知晓存在未成年大额充值行为,然而却未在三年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默认了充值行为的效力,进而无法进行追诉和退款。方梓楠表明。另外,对于那些超出一定期限的充值行为,或许会因为无法举证而无法获得支持。充值时未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充值行为是无效的。即便他们成年之后,依然可以申请退款。
如何防止掉入网游充值退款陷阱?
另一位遭遇相似骗局的网民魏莉向记者讲述了网游退费的曲折历程。她的弟弟偷偷在游戏中充了许多钱,起初她直接申请退费,然而游戏公司只愿退 20%。接着,她看到骗子在网上挂着法律咨询的链接,声称给游戏公司寄人民法院通告书就能退全款,随后她便陷入了骗局。魏莉向这家公司缴纳了 700 元“代理费”。之后,她多次催问处理进度,但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她尝试了很多催促退费的办法,然而这些办法似乎都没有效果。
当前,大部分中介服务以及退款工作室,都难以在合法的范畴内提供比本人亲自沟通更为有效的退费服务。方梓楠律师指出,如今未成年人保护以及防沉迷体系的建设极为系统且完善,对于那些真实且合理的未成年人退费诉求,只要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反馈,通常都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市面上有声称能为未成年人提供退费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的作用很有限。任何机构都不能脱离基本事实来满足退费诉求。如果所谓的退费工作室提供的协助存在伪造材料、夸大事实的情况,或者导致沟通氛围变得很紧张,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方梓楠律师称,若“职业退款人”以及提供类似服务的个人和机构,有意地去教唆、引导他人依据虚假事实进行投诉乃至诉讼,并且给正常经营的商业主体带来了应诉的负担,那么就涉嫌对社会公共秩序进行干扰,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乃至非法经营。如果在提供服务时隐瞒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且过分夸大了所谓退费服务的效果,那么商家就会涉及虚假宣传,甚至会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
李明留意到,社交媒体上存在不少“水军”在为退费骗子公司“引流”。这些“水军”在相关话题下进行评论,说“我退费成功了”以及“我知道靠谱的公司,可以私聊”。当遇到网民咨询时,他们就会把网民拉入诈骗群中。
方梓楠律师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有机构宣称能在较短时间内百分百实现成年人退费诉求,那么这类宣传必然是虚假的。家长和未成年人都应当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大部分游戏企业规定游戏账号必须有玩家本人的实名认证信息,并且在玩家申请退款的流程中会接入人脸识别系统,以进行身份核验。完全把退款流程托管给第三方服务机构,本身是难以实现的。
如果消费者受骗,在向中介公司付款后一直未收到退款,那么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也可以向网络平台进行投诉。倘若涉及的金额比较大,还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警。方梓楠律师表示,在退费骗局中,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是侵权主体难以锁定。大部分所谓的退费工作室都与黑灰产有关,它们的账号和店铺通常会利用非法购入的个人信息进行注册。一旦消费者上当受骗,就很难以合理的成本对背后真正的侵权主体实现有效维权。方梓楠律师建议,如果有较多受害者,可以统一向公安机关报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明、魏莉皆为化名)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