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参与了“线上云游”活动。其中 601 名学生组成了 125 个团队。这些团队提交了参赛的“云游作品”163 件,还提交了 125 个走读方案。
暑期开始后,江西农业大学的众多青年参与了“红色走读”竞赛活动。他们通过在云端游览、线上阅读以及线下行走等方式,既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又坚定了理想信念,还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并且自觉地成为了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高位推动,精心组织氛围浓厚
我们要厚植年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校党委书记黄路生曾说,学校把“红色教育”当作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时代要求的方式,并且将“红色走读”活动作为一场深入、持久且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扎实地推进着。
高度重视并进行高位推动。在暑假期间,校党委书记黄路生以及校长赵小敏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总体调度。他们要求切实落实省委领导对学校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提出的要求,要把活动做细、做实、做深。学校召开了专题协调会。此次会议统筹了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等有关职能部门以及院级党委。会议要求科学地谋划布局,广泛地动员宣传,把“红色走读”竞赛活动切实地落到实处。
校党委宣传部牵头进行精心组织,学工部、研工部协调动员,各学院党委具体实施,多部门协同推进,还制定了详细方案,对“红色走读”竞赛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各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包括瞻仰线上红色景点和就近参观家乡红色景点,同时组建“红色走读”竞赛团队并提交“云上游”作品,各级组织和学生个人也都积极参与其中。
学校动员全校 1.6 万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踊跃参与,参观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同时,他们还游览并学习红色文化馆藏资源和展陈内容。学生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提交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游作品”。16 个学院对学生提交的“云游”作品以及走读方案进行海选操作。从这些作品和方案中挑选出优秀的,推荐出由 601 名学生组成的 125 个团队,其中“云游作品”有 163 件,走读方案有 125 个。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组织专家评委,对学院挑选出来的“云游作品”和走读方案进行评审以及排序工作,接着从这些经过评审和排序的作品与方案中,挑选出 42 个团队以及相应的“云游作品”和走读方案,让它们参加下罗高校片区的海选。经下罗片区推荐,学校28个团队参加全省比赛。
创新方式,“红色+”探索走读新路径
学校鼓励大学生在“红色走读”期间进行团结协作。可以采取大学生团队的形式,由大学生自行组团。这样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智慧碰撞和创意迸发。同时,学校还创新了“红色走读+”的新路径,让广大师生在学思践悟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与创意视角相结合。学校鼓励学生凭借个人所擅长的领域,将自身专业与兴趣爱好相融合,以自身独特的视角来阐释学习的感悟。园林与艺术学院的学生凭借美术功底,创作了动漫和绘画作品;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以及软件学院的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制作出了 H5 和视频作品;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用中英文对红色景点进行了双语讲解;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用心撰写了云游心得体会。
“红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软件学院的“码”上行动红色实践团成为了“码农”,把红色走读所得到的感悟和收获,以直播以及 H5 等形式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生。团队成员汪洲同学觉得,“新时代的红色基因传承不能缺少网络,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让红色文化资源变得鲜活,这是我参与此次红色走读所获得的最大收获。”研究生院湖塘模式调研服务团的指导老师黄小珊指出,在云游期间,团队成员各自发挥自身才能,以专业为基础,紧密合作。他们充分展现出不怕吃苦、不怕流汗的品质,脚踏实地且勇于发问,凭借这种探索精神,获取了详细且可靠的云游资料。从开始到结束,他们一直努力践行“把科技深入基层”以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精神。
“红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的“红色基因永流传”寻访实践团队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互联网进行分享,同时带领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团队队员一同进行线上的“云实践”。队员们通过“讲红色故事、访党史专家、找红色书籍、写红色感言”等环节。线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以及党史专家的介绍等。线下进行实地寻访调研。这样全面立体地了解了红色人物形象,以革命烈士的革命历程来映照党的情怀,从而感悟到了为民的初心。全校有 9 支红色基因寻访“三下乡”社会实践营队,如“红色基因永流传”寻访实践团。同学们一方面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对革命先烈表达追思;另一方面到周边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慰问表演与义务支教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接受教育、提升才干并作出贡献。
深化内涵,丰富思政教育新载体
以实现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目标。
快看,这几张笔记是发黄的。这些发黄的笔记,是我外曾祖父罗冬祥在当时参加党团培训时留下的。他留下的是手抄的《共产主义者须知》。农学院“沧笙踏歌”团队的谢雨璐同学“云游”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惊讶地发现了外曾祖父留下的这珍贵物件。激动之余,她说道:作为老红军战士的后代,我更要将这份红色基因融入我的血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进行威逼利诱和酷刑逼迫。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采取静坐示威的措施,以此与敌人对抗。他们还打击叛徒,通过组织越狱等方式,与敌人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这是共产党人在国统区开展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江西乃至全国人民革命斗争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校开展“觅先烈足迹,温赤子之心”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黄娅妮参观吉安市泰和县马家洲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时深情地说。她表示要努力学习先烈们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要学习他们敢于牺牲的精神,还要学习他们勇于革命的精神,并且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同学们把自己的“走读感悟”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分享,这些分享构成了一堂堂生动的思政微课。理学院“风之彩”团队的王邦根同学“云游”了家乡兴国将军园后感慨道,兴国人民全力支援红军长征,长征是兴国人民用生命书写的意志。我是一名兴国人,希望通过红色走读竞赛活动,让家乡的红歌在全国各地响起,让革命精神深深印在人们心中,鼓励更多青年肩负起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的力量。
把云游转变为真实的教学素材,把红色走读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在思政教学里渗透红色文化。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学校会持续进行“云游”优秀作品的展示与宣传。同时,学校还将举办“云游”分享交流会,开展走读心得报告会,并且组织优秀大学生进行实地走读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能进一步深化活动的内涵。学校希望通过此次竞赛活动,推出一批红色走读成果,从而深刻领会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并且进一步用红色精神来引领立德树人的工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