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青岛为首五地学生同堂上课:教育信息化的神奇成果

Time:2025年04月10日 Read:5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青岛、安顺、日喀则、陇南、菏泽这五个地方,有的相隔近 500 多公里,有的相隔远达 4200 余公里。然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五个地区的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凭借一张大屏幕,就能够实现同上一堂课。日前,青岛率先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教育信息化得以推进,这给校园和课堂带来了更多神奇的可能性。它使得学习变得更为便捷,也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传播得更远。五地连线课堂的执教老师贺芳,在振奋的同时充满了期待。

青岛经过长期的建设和逐步的发展,其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从 2015 年开始,青岛连续三年承办了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 2018 年年底,青岛发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并且建成并启用了青岛教育 e 平台。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使得青岛迈向了智慧教育的高级阶段。

国内首次尝试 五地学生同上一堂课

青岛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海边的景点;安顺的学生带来了地方戏表演;日喀则的学生展示了民族服饰;陇南的学生在现场制作洋芋搅团;菏泽的学生献上了美丽的牡丹图文展……4 月 11 日下午,一堂五地同步课堂在青岛嘉峪关学校展开,这堂课打破了几千公里的时空限制。教室里坐着的是嘉峪关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并且分小组轮流展示家乡的美。

技术极为强大,几乎不存在延时,视频也十分清晰。课堂效果比预先设想的要好。五地连线课堂执教老师贺芳振奋地表示,这些地方的学生,有的来自相对发达的市区学校,有的来自偏远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和分享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这正是当下教育互通互联所体现出的价值。

一节课的知识学习或许是有限的,然而这种形式的课堂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之外,还有其他诸多且更为深远的影响。贺芳表示,最让她深受感动的是孩子们相互学习的那种精神。陇南的那所乡村小学,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并不标准,有的甚至还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他们听到青岛的孩子普通话说得很好,于是很自觉地去纠正自己的发音;青岛的学生看了日喀则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和歌舞后,就有了研究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想法。

日喀则(桑珠孜区)、安顺、陇南、菏泽这四个城市是青岛市教育对口支援和扶贫的城市。五地的学校跨越了几千公里的时空界限,借助互联网成功地实现了连线,让学生能够进行音视频同步的互动学习,这种方式在国内还是首次尝试。课堂结束之后,五个地区的老师紧接着开展了空中教学研讨活动。西藏的老师直接表示,她初次接触这种课型时,未曾想到它会如此有趣。原本她还担忧孩子们的汉语表达能力,然而实际表现却超出了预期。安顺的老师称,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的视野得以开阔。

教育信息化 探索出“青岛模式”

青岛教师化信息管理平台_青岛市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_青岛市教师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青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使得五地同步课堂得以顺利开展。

目前,青岛构建了“两地三中心”的教育城域网,还构建了“分级负责,多重防护”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青岛拥有完备的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安全设施。青岛投入 2.2 亿元,建成了 740 间同步课堂教室;投入 1500 万元,为全市 37 所局属学校建设了一卡通;339 所学校开展了电子书包应用,建成了 744 间电子书包教室。打通智慧教育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2015 年开始,青岛连续三年承担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青岛先后发布了《青岛宣言》《青岛倡议》和《青岛声明》。借助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这个机会,青岛制定了“互联网+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 2018 年底,《青岛市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向外界公布,开启了智慧教育时代的新征程。前不久,教育部将 2019 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名单进行了公示。专家经过两轮评审之后,确定了 8 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同时还有 2 个智慧教育示范培育区。青岛市顺利地入选了。

青岛按照统筹兼顾以及优质均衡的原则,在政策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在资金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在设备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在培训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设立专项经费,直接给予 300 所农村学校支持;设立农村教师市级培训专项,在信息化评选中单独列出农村的比例;坚持将优质资源以同频同步的方式“送到农村学校”,投入 2.1 亿元,建设 740 间“同步课堂”,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发展共同体”,实现集备、教研、授课同频同步,以此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助力新农村建设。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以及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表示,教育信息化在推动青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增加学生个性化学习机会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沧区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聚集较集中的地区。近年来,该区将加快教育信息化当作促进教育公平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并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实现教育均衡,逐步缩小教育差距。近三年,李沧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超过 2.4 亿。新建和扩建的学校,其建设标准都比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要高。全面建成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并且为这些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优质资源能够在每个班级都得以通联。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空间。

智慧手段让教育更有趣、更公平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之处在于学校,其核心内容乃是教学信息化,关键所在为应用,目标是培育人才。刘鹏照表示,教育信息化不单单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的信息化,更是整个教育领域的“信息化”,需要教育体系中的全体人员参与其中。

青岛嘉峪关学校的贺芳是一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她很认可教育信息化。在多次实践过程中,她体会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以电子书包为例,我通过电子书包给孩子们上了辩论课,效果很棒。同时,我也借助电子书包给孩子们上了习作课,效果同样很棒。贺芳表示,借助电子书包,学生能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能够在组内实现共享,还能够通过按键进行抢答等操作;在习作课上,她可以将每个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合并以及归类,并投放到大屏幕上;同时,她也能够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写作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推送资源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而这些在传统课堂里是无法做到的。

青岛教师化信息管理平台_青岛市教师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_青岛市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

我们现在借助信息化手段,业务交流形式多样,有线上的,有线下的,有区里的,有全市的,甚至还有跨省的,这可以说是一个大教研的时代。上周,来自青岛枣山小学的刘明环老师担任主教上了一堂空中课堂,与之连线的是新疆的一所手拉手学校。后来,新疆那边的老师担任主教也上了一堂空中课,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教学风格。

青岛实验高中是山东首批教育信息化学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经验丰富。学校的网络实现了 40G 光纤接入。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能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好地与信息化相融合。面对新高考改革,实验高中依托互联网,构建了每个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的“数据化”档案,为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诊断、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智慧校园建设让学生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并且实现了 4A 学习模式。

打造青岛教育e平台 大数据助力科学决策

在信息化建设应用过程里,存在着平台孤立、应用分散以及数据不同等严重问题。青岛成功地打造出了教育系统的综合性统一平台,即青岛教育 e 平台。并且青岛率先达成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2.0”所提出的“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一目标。

这个教育 e 平台具备极为强大的功能。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秀元作为平台的建设者之一,向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青岛教育 e 平台主要涵盖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智慧校园这三大业务板块。其中,管理模块是针对教育管理者的;资源模块则是针对师生的;智慧校园模块是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

刘秀元称,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讲,平台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汇集和利用教育大数据。在大数据给予支撑的情况下,教育管理从过去的“经验型”转变成了“数据实证型”,使得管理变得更加精准,决策也更加科学。平台能够结合公安系统所掌握的新生儿出生情况以及新市民入学人数和其变化趋势,进而预测未来几年学前教育的招生规模;借助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学段、学科以及单位等相关数据,对未来 5 年全市教师的离退休情况进行预测,以此为教师招聘等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平台还可以实时掌握局属学校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用水情况和用电情况,从而科学地评价学校的能耗管理。

教育资源板块汇聚了国家、省、市的大量资源,其量级达到千万之多,这些资源包含教案、学案、课件、习题、微课等。该板块面向全市的师生免费开放。青岛市教科院的全体教研员借助平台开通了 47 个学科的网络工作室,从而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教研业务的完美结合,开展了网络教研。如今,跨区域的高中化学网络教学研讨已经成为常态,线上参与的人数超过了 2000 人次。网络教研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帮扶工作。

智慧校园版块把平台与学校一线管理相连接,使大数据能够为各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教学活动提供决策分析和智能化辅助。例如,平台借助大数据能够对学生阶段性成绩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从而为学生综合成绩的提升给出科学的建议;并且还能够对一个班级的各科学习情况以及阶段性学习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长期建设和探索之后,信息技术一方面从外部对青岛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还内生了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强大动力,正因如此,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青岛正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引领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征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