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他们将职业道德建设视为加强公务员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并着力抓好这方面工作。从建章立制、教育培训、实践养成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提升公务员的精神风貌,树立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一、健全管理制度,立好规矩
一是规范内部管理。近年来,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结合多种活动,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开展“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等。该部门组织各级机关聚焦公务员管理和队伍建设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健全了出勤、纪律、作风、廉政、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还研究制定了本部门、本系统公务员的行为准则、服务标准、岗位承诺等规范,明确了标准,严明了纪律。市城乡建设委和市统计局进一步完善了请销假制度、因私出国(境)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以及学风管理制度等;即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工作特点制定出台了禁酒令以及车辆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公务员工作记实制度;二是推行以季度(月)为周期的平时考核制度;三是将外部评价引入考核,适当提高窗口单位和执法队伍的外部评价考核权重,以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四是各部门普遍将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细化、量化并纳入平时考核指标,通过考核的刚性约束促进制度和规范的落实。胶州市检察院把工作目标任务以及 86 项规章制度都细化成了平时考核指标。通过制度来管理人员,借助考核去落实制度。这样做有效地改变了单位的形象,并且被授予了山东省“人民满意示范单位”。
2015 年起,青岛市结合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开始着手建设公务员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分为职责履行失信记录、社会生活失信记录、考核奖励惩戒记录这三个类别,包含 18 项指标。目前,市直机关“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登记入库的考核奖励惩戒信息已经接近一万条。社会生活中的失信记录等将会通过全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来进行联合征信,同时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比对。市发改委结合队伍实际,探索并建立了本部门的干部信用管理体系。该体系运行已超过两年,在此期间,查处了 13 人次的干部违反信用管理行为,相关人员分别受到了诫勉谈话、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等不同程度的处理。
二、强化教育培训,铸魂补钙
一是开展经常化的教育培训工作。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公务员的整体教育规划之中,使其成为公务员“四类”培训的必修课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以及结构化研讨等。深入推进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保密教育、党规党纪教育和廉政教育等。每年会集中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宣誓仪式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且是结合初任培训来进行的。通过庄重严肃的仪式以及生动鲜活的事例,能够增强新录用公务员的使命感。同时,依托青岛干部网络学院,在线设置了职业道德建设的板块和课程,并且把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到了处级以下公务员的在线学习考试当中。各部门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市水利局定期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市统计局定期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市文广新局定期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市财政局组织年轻公务员参与机关文化传承教育等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岗)”创建活动为契机,促使各级各部门总结并提炼出优秀的工作方法、特色的服务品牌或理念,同时发掘和培育身边诸如“服务明星”“道德模范”“业务能手”“志愿服务模范”等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表现先进的典型。市工商局命名的“老曲维权工作室”成为了系统内很有名的服务品牌,使得消费维权工作水平整体得到了提升;高新区按季度挑选并树立“机关岗位明星”,并且通过开展“将喜报送进家”以及“职业化微课巡讲”等活动,把其示范引领作用进行了拓展。对于事迹较为突出,且具有引导以及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会将其命名为“青岛市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岗)”。如果连续两年都入选的话,就会给予记功奖励。从 2014 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命名了 77 个市级“示范单位(岗)”,在这些当中,有 29 个荣记了三等功。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先模事迹报告会”以及“先模人物走进培训讲堂”等。同时,还制作了优秀公务员事迹微课程课件,以便全市公务员能够在线进行学习。
五是每年举办一期新录用公务员及基层遴选公务员军训班。
三、丰富载体形式,实践养成
自 2014 年开始,利用各区市以及市直各单位所拥有的一线岗位、服务窗口、街道和社区等资源,开展公共服务岗位实训。组织公务员进行岗位锻炼,以加深他们的工作体验。各级机关中 40 岁以下的公务员,每年参加公共服务实训的时间不少于 3 天;新录用的公务员,参加公共服务实训的时间不少于 2 周。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编写了《公共服务实训指南》。每年,在行政学院举办一期公共服务实训导师培训班。目前,全市创建了 54 个公共服务实训基地,153 个实训点,476 个实训岗位。培养选拔了 280 余名兼职实训导师。先后有 6000 多名公务员参加了公共服务实训。
一是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重点在于提升公务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每年都以“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当作主题,借助系列活动作为载体,以此来推动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2016 年举办的活动之一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意创作大赛。该大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组织公务员创意创作微视频、动画、配音秀等作品。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宣传,以此助推公共服务。各部门每年都会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相应活动。例如,胶州市组建了 10 余支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团队,像“红盾微尘”“森林卫士”等。这些团队进入社区、村庄、企业、工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012 年开始在全市新录用公务员中推行导师制。导师制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导师一般从用人单位担任中层及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中选聘。导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传、帮、带。目前,这项制度已延伸至基层遴选人员以及新进机关的军转干部。有的部门为每位年轻公务员都配备了导师,还举行了专门的仪式,为导师颁发聘书,以此增强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市公安局实施了导师制任命制度,针对经过层层选拔的导师,发放了委任状,并且签订了责任书;市北区推行了双导师制,从而形成了导师与助理导师的合力,引领年轻公务员的带徒模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