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疫情期间网课平台借机推广网游引争议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消费问题亟待解决

Time:2025年04月10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全民抗击疫情期间,各地的中小学都实行了停课不停学的措施。上网课成为了学生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未成年人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沉迷网游,以及进行高额的网络消费等情况。中央电视台报道称,有几家网络平台借助免费提供的上网课途径,向未成年人推广网络游戏。未成年人若要进行网络学习,首先得浏览诸多游戏、交友等不相关的信息。在所谓的免费网课页面里,还存在大量经过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此事件曝光后,涉事的网络平台回应表示,已经下架了相关广告。

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上网课渠道是一件好事,然而借机推广网游就显得不太厚道了。据相关报道,近期在安徽、吉林、河北、广东等地都有类似的案例发生。作为市场化的互联网产品,直播平台吸引用户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违背基本的市场伦理。主动提供了网课渠道,推送的课程以及学习的内容是面向未成年人群体的,那么直播平台就应当主动去履行主体责任,并且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借助人工审核以及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把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屏蔽。

疫情期间,经统计全国大概有 2.7 亿学生得通过网络平台来上学。倘若直播平台真心实意地借助技术方面的优势,为线上教育提供服务,对师生教学有所助益,那自然是值得被支持和赞赏的。然而,要是前台开着网课,后台却搞起网络游戏、娱乐直播这类把戏,那这“网课”就上得太不合常理了。中小学生普遍自制力不佳,容易被那些光怪陆离的网络游戏所吸引。平台借着网课来推广网游,这无疑会对他们的正常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游戏推广网站_游戏推广网页_推广网站游戏怎么做

游戏直播平台借网课来推广网游,这不仅仅是行为难看。《广告法》第四十条有明确规定,在面向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不能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酒类、美容方面的广告,同时也不能发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平台网课是专门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栏目,它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发布网游广告这种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的上述规定。

今年疫情期间,各地都实行了“停课不停学”。孩子们居家上网课,这种情况可以被看作是校园学习的一种延伸。然而,网课中充斥着大量的游戏、交友等商业广告,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的精神。

此外,网课被用来推广网游,这暴露出了在线教育存在监管方面的盲区。去年 7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推出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培训内容“不能包含淫秽、暴力、恐怖、赌博以及和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和链接等”,同时还建立了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备案审查制度。目前,一些以社交、游戏类为主业的网络平台并非传统的培训机构。这些平台开设的在线教育板块处于监管的空白状态,亟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究竟哪些平台能够开设网课,需要具备何种资质条件,平台应当履行哪些管理职责,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推广网站游戏怎么做_游戏推广网站_游戏推广网页

网络平台通过免费网课来推广网络游戏,这种渗透效应比一般的商业广告更为强烈,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或许比一般的违法广告还要更大。基于此情况,迫切需要推进涉及网课平台的审核备案工作,设立“凡是进入就必须审核”的制度,构建在“谁运营谁就负责”“谁主管谁就负责”原则之下的“双重审查”责任制。有关部门需建立投诉举报的通道,要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需加强对网课页面以及内容的监管力度,对于违规的平台,要依法给予责令下架、限期整改以及罚款等处罚。这些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要给那些“坑娃”的网课平台亮起红灯并敲响警钟,另一方面是要将相关的“互联网+”形态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之中,以推动行业能够良性发展。

网课推广网游所暴露的问题,急需监管部门以及互联网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进行治理。那些存在类似问题的互联网企业,不但要立刻改正错误,而且要构建并完善能够防范、遏制相关问题的机制。学校和家长应当在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方面多花费精力,协助未成年人恰当使用网络,主动远离网络中的不良信息。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