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福建莆田美食:低调却藏龙卧虎,莆田卤面堪称一绝

Time:2025年04月09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提到福建,多数人会想起福州的鱼丸和厦门的沙茶面。然而,有一个较为低调但确实“藏龙卧虎”的地方,那便是莆田。别看它不怎么张扬,此地的美食才是真正福建味的灵魂象征。从处于山海之间的食材的讲究,到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手艺规矩,每一道菜都能让人吃后产生思乡之情。

一、莆田卤面:不是普通卤面,是“会呼吸”的味道

先讲结论:没在莆田吃过卤面,你就没吃过真正的卤面。

莆田卤面与闽南地区其他城市的卤面相比,在配料方面极讲究。火候方面也很讲究。拌制方式同样极讲究。它的卤汁并非简单的一锅酱油水,而是用猪骨、虾米、香菇、扁鱼熬制出的“黄金高汤”,这种卤汁浓而不腻,香而不咸。

本地手工粗面被用来做面条。这种面条吃起来与细挂面不同,细挂面很滑溜,而本地手工粗面更筋道,更有“嚼头”。面条煮至七分熟后立刻捞出,接着放入炒锅中与卤汁一起翻拌。如果火候控制得当,汁就能紧紧地包裹在面条外面。一筷子下去,全是被香味缠绕的烟火气。

在莆田,一碗卤面能够添加 20 多种配料,像干贝、五花肉、猪肝、豆干、白菜、香菇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然而,懂得吃的人会讲:“不要胡乱添加,瘦肉、虾米、豆干这老三样是最经典的。”

厦门的卤面与莆田的卤面有所不同:厦门的卤面口味偏甜,汤汁较多,类似面汤;而莆田的卤面是干拌型,更加浓缩、扎实,每根面都能成为“主角”。

二、兴化米粉:是粉,更是一碗乡愁

别被“米粉”这两个字给骗了。它既不是桂林的那种干拌粉,也不是云南的那种酸辣米线。它是一碗在莆田人心中具有仪式感的“家常大餐”。

传统兴化米粉需用兴化平原的优质籼米进行打浆操作,接着蒸粉皮,之后切丝,再进行晾晒,最后再次蒸制,整个这一过程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其粉条细如丝,具有韧而不断的特点,吃起来的口感有点像是很有弹性的龙口粉丝,不过它更加弹牙,也更能吸收汤汁。

煮米粉时,最注重的是那锅“粉汤”。这锅“粉汤”是用猪骨、鸡架、扁鱼和老姜熬制四个小时而成的。米粉一放入锅中,立刻就吸收了汤底的香气。可以加点虾仁、鱿鱼圈和青菜,再撒上炸蒜酥和葱花。最后放一点本地辣酱来提味。这样煮出来的米粉,汤浓粉滑,真的能带来一口幸福感。

本地人说,逢年过节的时候要吃兴化米粉,搬家的时候要吃兴化米粉,办喜事的时候也要吃兴化米粉,要是没吃一锅兴化米粉,那就不算热闹。

湖南米粉主打辣爽直给,而莆田兴化粉与之不同,它是温润含蓄的,就像是慢火细炖出来的“情绪型选手”。

三、莆田荔枝肉:这不是糖醋排骨,而是会开花的肉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荔枝肉”这个名字时,都以为这道菜里加了荔枝。实际上并非如此。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肉炸好之后,其外表像荔枝一样外酥内嫩,表皮还会爆裂如花。

这道菜是莆田传统宴席上的一道必备硬菜。它选用肥瘦相间的猪里脊,将其切成厚块。接着用秘制淀粉把这些厚块裹匀。然后把裹匀淀粉的厚块放入锅中炸,直到炸至金黄微酥。之后再用糖醋酱汁进行收汁。在锅气腾起的时候,那香味真的能够让人原地就想开始吃饭。

最绝的一点在于,炸好之后肉块的外壳呈现出酥脆的状态,而里面则是软嫩多汁的,完全不会有柴的感觉。它酸酸甜甜,特别下饭,就连小孩子都争抢着去吃。在炒的时候,还会加入少许的荔枝酒或者陈醋来提香,使得味道香而不腻,甜而不俗。

东北糖醋里脊的特点是酱厚且甜重;而莆田荔枝肉则更为轻盈,果香更为突出,其口感层次也更加丰富。

️ 莆田美食路线推荐(一天吃遍地道):避坑小贴士:

莆田的美食,并非依靠流量,也不讲求浮夸。它依靠的是老底子传承下来的味道,以及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有三道菜,从外观上看并不显得贵气,但却能让人尝出一座城市的根脉、情感和生活态度。

下次到福建时,不要仅仅前往鼓浪屿和武夷山。要记得来莆田,坐下来好好吃顿饭,之后再决定是否离开。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