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常德西湖管理区春耕备耕 多举措扛牢粮食生产责任

Time:2025年04月08日 Read:8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春耕时节,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农业农村局邀请了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水稻专家贾先勇团队来到生产一线。他们开展了精准的技术指导。在稳产保供的攻坚战里,该区借助政策护航,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发展这三大引擎协同发挥作用,从而扛牢了粮食生产的责任。目前,全区的粮食播种面积为 5.7 万亩,此面积已全面部署。在这 5.7 万亩中,1 万亩早稻的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区、乡、村三级的双季稻生产任务已精准地落实到了户和田。

该区构建起了从种源到田间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全区建成了 5 座智能育秧工厂,其总面积为 8.69 万平方米。这些工厂集成了物联网温控等先进技术,也集成了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通过“互联网+农机”的模式,有 79 台(套)智能农机接入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实现了作业轨迹在云端的监测,也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实时预警。在病虫防控这个领域里,有 300 座智能杀虫灯,还有 2300 套性诱捕器,它们共同构建起了“天地协同”的立体防控网络,进而推动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比下降了 1%。

该区推广了“粉碎 - 深翻 - 腐熟”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并且进行了创新。同时,还配套建设了 1 处生物质有机肥加工厂,使得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产业融合领域,5 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起了一个产业闭环,包括“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等环节。这些企业的年加工产值突破了 1.1 亿元。它们还建成了以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畜牧养殖饲料生产车间以及 PBM 板材车间。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区域内秸秆 100%的回收利用,具备了年综合处理各类秸秆 5 万吨的生产能力。

面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该区构建了“非粮化”管控的长效机制。明确严格禁止新增藕田以及珍珠养殖等非粮的业态。对于现有的非粮生产主体,实行合同到期就退出的奖励机制,那些主动退出的,会按照每亩 50 元给予补偿。通过系统地采取措施,全区正在走出一条生产与生态协同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现代农业的新路径。(彭进军、袁凤连、李宙)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