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2022)
5月19日,《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发布。
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学龄儿童将受益终生。
核心推荐
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
学习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去认识食物,知晓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之间的关系,了解并且传承中国的饮食文化;深刻地认识到合理营养具有重要性,树立起为自身健康和行为负责的信念。
主动参与食物的选择以及制作。能够阅读食品的标签,与家人一同选购食物并且制作食物,不会浪费食物,还会进行食物的搭配。
家庭构建健康食物环境,学校也构建健康食物环境。家庭除了要提供平衡膳食之外,还应通过营养教育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学龄儿童提高营养素养。学校同样除了提供平衡膳食外,还应通过行为示范、制定食物规则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学龄儿童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清淡饮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
早餐食物应包含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和坚果等三类食物。
可以在两餐之间吃一些零食。这些零食要少量。同时要选择那些清洁卫生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
在外就餐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少吃含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天天喝奶,每天及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主动足量饮水,每天800~,首选白水。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禁止饮酒和喝含酒精饮料。
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每天应累计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每周要有至少 3 次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同时要有 3 次抗阻力活动以及骨质增强型活动。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减少静坐时间,视屏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保证充足睡眠。
鼓励孩子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监测生长发育。
正确认识体型,科学判断体重状况。
合理膳食、积极身体活动,预防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
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儿童肥胖防控。
谷薯类
这种食物来源也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坚持谷类为主,同时在此基础上保证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摄入。
薯类对孩子而言,含有丰富的淀粉以及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降低便秘的发病风险。不过要注意,过多地摄入油炸薯片和薯条,会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
蔬菜水果类
蔬菜是重要来源,水果也是重要来源。蔬菜和水果能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它们对提高膳食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能起到关键作用,对提高膳食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量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给孩子选择多样的应季新鲜蔬果,这些蔬果颜色丰富。保证每天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这样能维持机体健康,还能改善肥胖状况,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畜禽鱼蛋奶类
这些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处于 13%到 20%这个范围之间。它们是人体获取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
同类动物之间的脂肪酸构成比是大致恒定的。相对来说,牛、羊、猪等畜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如果能合理选择这些畜肉,就可以满足蛋白质的需求,同时还能避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大豆坚果类
大豆包含黄豆、黑豆以及青豆。大豆制品一般可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这两类。其中,非发酵豆制品有豆浆,还有豆腐、豆腐干、腐竹等;发酵豆制品有豆豉,以及豆瓣酱、腐乳等。
富含油脂的种子类坚果包含花生、瓜子、核桃、开心果、杏仁、松子、腰果等。这些坚果的脂肪含量能达到 40%以上,属于高能量的食物。并且,坚果还是钾、钙、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 E 和 B 族维生素的良好膳食来源。
5
油盐糖酒类
食盐在食物烹饪或食品加工中是主要的调味品。过多摄入盐会与高血压、脑卒中、胃癌以及全因死亡相关。所以需要降低食盐的摄入,并且培养清淡的口味。
过多地摄入添加糖或者含糖饮料,会增加发生龋齿的风险,也会增加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过量饮酒与多种疾病存在关联,会提升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会提升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还会提升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
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往
期
精
彩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