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快手科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国短视频第一股诞生

Time:2025年04月08日 Read:6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快手历经 10 年的创业历程,终于抵达了关键节点。中国的短视频浪潮也在此时涌上了资本市场的滩头。今天上午 9 点 30 分,快手科技(股票代码:1024.HK)在香港联交所的主板正式挂牌上市,由此成为了中国短视频领域的第一股。

快手在上市首日股价高开 193.91%,其股价达到 338 港元/股。收盘时,快手的市值为 1.23 万亿港元。它成为了国内第五大互联网上市企业,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和拼多多。

快手上市现场邀请了六位普通用户鸣锣敲钟。在快手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致辞中,提及了“用户”这一词汇 15 次。这与快手在业内人士及公众眼中的形象高度相符,它是一个以用户为主导、由用户创造的社区,是最有温度且值得信任的,而不只是一个短视频内容消费平台。

从一开始,快手就不仅仅是短视频平台

多年前,互联网头部用户还在玩微博、知乎等图文社区,那时他们还不知道短视频是什么。而底层青年已经借助快手实现了“弯道超车”,快手短视频降低了他们表达和交流的门槛,也接纳了被其他平台拒之门外的他们。快手的流量分发机制公平普惠,与那些争抢运营明星、大 V 的社交媒体平台截然不同。它让每一位普通用户都有被看见的可能,还让围绕草根达人的网络社群自发地形成。这些网络社群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让因城镇化而背井离乡、像星火四散般的底层青年在网络上重新连接起来。快手满足了他们记录生活、表达自我、寻找同类以及娱乐休闲等几乎所有的需求。

智能手机普及且流量成本下降,快手在成立初期就得以快速成长。2016 年上半年,快手累计用户量突破 3 亿。它成为继微信、和微博之后,中国流量第四大的手机软件。直到一篇《底层残酷物语》在朋友圈刷屏,这个“社交帝国”才开始被大众所关注。

回顾这段快手“蛰伏期”的历史,是为了能够透过短视频大战的硝烟进行回望。同时,也是为了确认快手的基因,那就是快手从来就不是仅仅一个短视频平台,而是一个以短视频作为媒介的社交平台。

很多媒体在回顾快手 10 年的发展历程时,会把抖音的出现以及快速崛起当作一个转折点。甚至会让大众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在抖音引发的短视频大战里,快手的每一步似乎都是在被推动着前行。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当短视频告别爆发式的增长,进入对存量的争夺阶段,快手下一步的增长空间究竟有多大?

近几年短视频崛起,当年快手隐秘生长,二者并非同一回事。短视频展现了作为内容消费新方式的娱乐属性。不得不承认,抖音将这种娱乐性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吸引了比快手更广泛的用户。在抖音出现之前,快手专注于满足部分用户的多元需求。它有意不让中心化的娱乐玩法主导平台,这使得它悄然形成了与其他互联网社交平台完全不同的独特生态。

短视频“三国杀”中,快手的“撒手锏”是什么?

快手拥有独特的内容生态。然而,在早期,对于一个内容平台该如何实现盈利,这并非快手所考虑的事情。

这种压制一直持续到 2016 年才逐步放开。

快手在产品层面的精准把握,使得内容消费效率与社区生态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且化解得无形无息。

快手打通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一方面打破了平台内固化的社交生态,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更精准的内容推荐,进而提高消费端的使用体验,最终在扩大消费人群以及提升用户活跃度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快手近几年用户持续增长且地域不断扩展,这意味着它正成为更多人的娱乐生活平台。通过娱乐这个入口,他们开始在短视频社区中探索更广阔的生活方式。他们因快手上人情味儿浓厚的关系网而留下来,在这里,社交、购物等越来越多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由此,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快手未来的增长空间情况。在媒体的相关报道里,快手上市后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DAU 增速放缓。随着微信吹响视频号进攻的号角,在短视频“三国杀”这场战斗会越发激烈的情况下,快手在攻城略地方面的“撒手锏”究竟是什么?

快手 2020 年上半年的数据表明,内容创作者约占平均月活用户的 26%。这就意味着,即便有更多的视频消费者不断地涌入,快手“降低普通人表达门槛”的这一核心价值也没有被削弱。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快手新增的互相关注用户超 10 亿。到 2020 年 9 月 30 日时,平台的互关总对数已超过 90 亿。在“双向关注”数字突飞猛涨的背后,体现的是快手用户粘性在不断增长。

两位创始人在上市致辞中透露,有 2000 万人在快手上获得了收入。这表明快手一直以来对普通创作者都很友好,也真正做到了“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粉丝”以及“再微弱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中国的主流互联网用户纷纷转向视频化表达和视频化社交,借助视频来重建行业以及各种兴趣方面的连结。在这种情况下,快手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平台。曾经被称作“佛系”的快手,正在迎来它向上生长的黄金时期。

快手的商业化,是生态自发生长出来的

有分析人士曾指出,快手拥有具备自成长能力的生态,这种生态能够支撑它持续孕育出新的物种。直播、电商、教育、游戏等各种业态,都是在快手上从下往上逐步生长而成的。例如电商这一业态,并非是由快手刻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它连接了众多富有趣味的人之后,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快手的这种自生长能力,和它“蛰伏期”所根植的用户土壤有着紧密联系。正是那些还未被各种社交、电商等产品渗透的底层用户,把快手“玩”出了极为丰富多样的社区生态。快手的商业化之路,是顺应他们社交需求的自然而然的发展,并非是平台主导的刻意去做的事情。

直播打赏是快手商业化的支柱。2020 上半年,快手直播收入达到 173.5 亿元,且占据总收入的比例为 68.5%。这是因为直播打赏是社交关系沉淀后信任价值最直接的变现方式。

快手主播带货的转化率比竞争对手高很多。用户购买是因为信任老铁。据券商估算,快手上 电商主播的 GMV 贡献不到整体的 25%。以中小带货者为基石的这种卖家结构,让快手有机会成长为和淘宝规模同等的电商平台。2020 年前 11 个月,快手电商的交易总额达到了 3326.82 亿。这个交易总额是 2019 年全年 GMV 的 5.5 倍。快手电商是去年规模增速最快的电商平台。

未来快手若有机会成长为像淘宝那样规模的电商平台,那它不会成为另一个淘宝,而是会成为一个开放且去中心化的由亿万店铺组成的联盟。

过去一年,快手采取了联姻京东、加大对供应链建设的投入、收购支付牌照等举措,为众多自带流量的内容创作者赋予了能力,GMV 实现了爆发性增长,而这正是电商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所带来的结果。据晚点的相关报道,产业化也是快手在 2021 年所确定的三大战略方向之一。

快手去年在商业化方面有着狂飙突进的表现,然而那是在收着脚进行的,其能量还没有充分释放就完成了。快手一直牢记着,对私域流量的尊重是商业化的基础。因此,快手在挖掘公域流量商业价值时格外谨慎,与竞争对手相比,其广告加载率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线营销收入已成为快手财报中除电商外的一大亮点。快手 2020 年前半年的营销收入为 72 亿元,而第三季度单季营销收入达到了 61 亿元,在线营收所贡献的营收份额在不断增大。

东北证券的报告指出:快手的营收总体规模在不断增加,并且已经逐渐从依靠直播打赏来驱动,转变为由线上营销和电商来驱动。

快手的生态具有自生长能力。除了直播、电商、广告这些常见的项目之外,它凭借这一能力不断突破边界,并且能够拓展出与线下商业同样丰富的商业形态。

快手同城频道已开始尝试同城零售线下导流业务。另外,在教育方面,快手《2019 教育生态报告》表明,从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8 月,快手教育平均每月付费用户环比增速超 95%,累计付费用户已超过 160 万。

上市并非快手 10 年长跑的终点,也不会是短视频大战的终结,而是“后半局”的开始信号。10 年中,快手起初处于领跑位置,之后落后了,如今正在奋力追赶。快手或许不是爆发力最为强劲的选手,但肯定会是坚持跑到最后的那个选手。

你最喜欢的快手主播是哪位?对于快手进入“万亿俱乐部”这件事,你是怎样看待的?你能预测短视频的战局将会如何发展吗?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将你的观点和看法分享出来。在文章推送后的一周时间内,我们会从所有的留言评论里,挑选出一位读者,赠予一份神秘礼物。获奖的名单会在每周日的“Tech 周报”栏目里进行公示。

推 荐阅读

- 加入交流群&内容转载&合作相关 -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