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2014-2015年余杭区中心小学和东风小学学区划分及招生条件详解

Time:2025年04月06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相同招生条件

2014 年 9 月 1 日到 2015 年 8 月 31 日出生的儿童,以及往年被原余杭区教育局批准缓学的儿童。

不同学区1

1、中心小学:

獐山社区包含仁和印象、清合嘉园西区东区、金鼎公寓、金鼎阳光公寓、金阳湾、仁合银庭、东塘水产、獐山水产、獐山街;洛阳村除拆迁安置部分外;永胜村;渔公桥村;葛墩村窑湾组;永泰村。

2、东风小学:

东风村、奉口村、洛阳村,这些村已拆迁并安置在仁良花苑。还有和庭社区,包含和平雅苑、仁惠家园、美地兰庭。

相同招生类别

1.第一类:我校学区户籍儿童。

本人户籍在学区内,同时与父(母)的户籍以及家庭住房保持一致,依据是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以下略);本人户籍在学区内,并且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以及家庭住房相统一,依据为房产证。

本人户籍在学区内,然而住房不属于上述类型的儿童;父母的房产证(包含建房批复地或农民多高层公寓安置地)与户籍所在的学区不相同的儿童。

第二类包括余杭区、临平区户籍的非仁和街道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我校学区购房,并且实际居住时间已超过一年(依据是 2020 年 5 月 31 日前取得的房产证)。

持有有效《浙江省居住证》,且该居住证的签发地为仁和街道的适龄儿童属于第三类。

4.其他类: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规定的儿童,具体如下:

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者因公派往国外并长期在那工作,或者父母双方都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而他们的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这样就需要由我校学区的亲属来照管,或者寄养在我校学区的儿童;

(2)驻地在我校学区的现役军人子女;

直系亲属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我校学区的以下儿童:其一,烈士的子女以及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其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其三,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其四,驻扎在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以及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还有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险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

符合省市区相关政策规定的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居住在仁和街道且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仁和街道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或《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的子女;工作地在仁和街道的回归和引进浙商的子女;

(5)在我校学区居住的外籍、港澳台籍儿童少年。

相同报名时间办法

仁和教育_仁和教育培训机构_仁和教育怎么样

6 月 15 日至 18 日期间,所有有在我校入学意向的适龄儿童,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操作。他们要登录“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网址:),或者登录“浙里办”APP,完成信息登记以及报名事宜。

3. 在报名时间内未取得居住证,但预计 2021 年 8 月 31 日前能够取得居住证的随迁子女,也应当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报名工作。

相同招生录取办法

当我校学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时,学校不能拒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若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就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依一、二、三类别先后顺序进行录取,在这当中,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依据“同类排序靠后”原则予以录取。其排序方法如下:

当报名人数比招生计划多时,按照 A、B 表的顺序,依据本人落户时间的早晚以及相关规定来进行排序录取。对于超出招生计划的部分,会进行就近的分流安置。

当申请就读的人数比房产对应学校的招生计划多时,会按照其父(母)取得房产证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录取,而超出招生计划的那部分人员则会被就近分流安置。

采用“积分入学”的办法,依据随迁子女父母的居住证积分高低来进行排序,然后统筹安排入学事宜。如果父母双方都申请积分,就选取积分高(排序靠前)的那一方。当积分相同时,按照以下条件顺序依次确定排序的先后位次:其一,申请人家庭在仁和街道拥有自购产权住房并且实际居住;其二,在仁和街道连续居住的时间较长;其三,社会保险积分较高;其四,基础积分较高。3 月 1 日至 4 月 10 日未进行“积分入学”申请的儿童,以及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开始后至 8 月 31 日间取得居住证的儿童,不适用“积分入学”办法,按照无积分者排序录取。

符合条件的其他类儿童,按照省、市、区的招生优待相关政策来进行妥善安置。

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家庭若选报同一民办学校,可申请组合绑定参加电脑派位。需根据杭州市教育局统一时间前往仁和街道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地址:仁和街道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申请,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民办小学第一次电脑派位时双胞胎(多胞胎)的确认时间为 7 月 12 日 9:00 至 16:00

民办小学补报名电脑派位时,双胞胎(多胞胎)的确认时间为 7 月 19 日 9:00 至 12:00

录取安排

1、中心小学

7 月 10 日上午 9 点到 12 点期间,可直接前往仁和小学进行第一类的现场核验,核验地点在该校大厅。8 点 30 分到 15 点这个时间段,报名第二类的人员需携带户口本和房产证前往中心学校(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信息核验。

7 月 22 日,仁和小学完成了对第一类 A 表生的报名录取工作。随后,由仁和小学通知了录取结果。

7 月 24 日上午 9 点到 12 点这段时间,对于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学校但未被录取的第一类人员,需携带户口本、房产证等相关材料前往仁和街道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地址在仁和街道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现场核验。

7 月 24 日 8 点 30 分到 15 点期间,对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以及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第三类和其他类人员进行现场核验。核验地点在我校大厅。家长需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在现场核验时需携带户口本、居住证等相关材料。

7 月 27 日,第一类 A 表生、第一类 B 表生以及第二类学生中,报名仁和小学或补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学生完成了录取。随后,由仁和小学通知了这些学生的录取结果。

7 月 30 日,第三类和其他类中,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以及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这些类别经核验通过后,由中心学校按照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居住证积分高低进行排序来完成录取。录取学校会通知录取结果,并且按照学校的要求,携带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进行报到。

8 月底时,所有录取的学生要前往仁和小学进行报到。关于具体的事项以及时间,会另行进行通知。大家请关注仁和小学教育集团的公众微信号。

2、东风小学

仁和教育_仁和教育培训机构_仁和教育怎么样

7 月 10 日 8 点 30 分到 15 点,进行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现场核验。第一类需携带户口本前往本校进行信息核验;第二类则要携带户口本和房产证前往中心学校(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信息核验。

7 月 22 日,可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第一类 A 表生。报名后需经现场核验,核验通过后即可完成录取。录取结果由录取学校通知。按照学校的要求,需携带相关材料并按时到学校报到。

7 月 24 日上午 9 点到 12 点这段时间,对于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学校但未被录取的第一类人员,需要携带户口本、房产证等相关材料前往中心学校(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现场核验。

7 月 24 日 8 点 30 分到 15 点,第三类和其他类中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以及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需前往仁和中心小学(仁和街道求学路 2 号)进行现场核验。家长要及时留意相关信息,现场核验时需携带户口本、居住证等相关材料。

7 月 27 日,第一类 A 表生中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可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第一类 B 表生。同时,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学校未被录取以及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第二类,经核验通过后完成录取。录取学校会通知录取结果,并且根据学校要求,需携带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报到。

7 月 30 日,第三类和其他类中,报名或补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以及直接报名公办小学的,核验通过后完成录取。录取学校会通知录取结果,并且按照学校的要求,携带相关材料按时到学校进行报到。

其他事项说明

1、中心小学

我校招生咨询电话: (陆老师);

仁和街道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中心的学校招生咨询电话是(郑老师)。

个别存在疑问的事宜,能够详细查看“余杭教育发布”或者“仁和教育”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招生公告。

报名截止时间是开学前。对于户籍新迁入的或者是办理了居住证之后的情况,他们可以在 8 月 22 日前往仁和街道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地址:仁和街道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统一登记,然后进行统筹安置。

仁和街道户籍的特殊少年能够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学区学校提出随班就读的申请,也可以向余杭区汀洲学校()进行咨询并报名。

仁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拥有本招生办法的最终解释权。

2、东风小学

报名截止时间是开学前。户籍新迁入的,或者已经完成网上报名但后期申领到居住证的,能够在 8 月 22 日,带着户口本、居住证等相关材料前往仁和街道中心学校(仁河大道 50 号)进行统一登记,之后中心学校会依据各校的资源情况进行统筹安置。

具有仁和街道户籍的残疾儿童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学区学校申请随班就读,也可以向汀州学校()进行咨询和报名。

个别存在疑问的事宜,可仔细查看“余杭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2021 年余杭区义务段学校入学问答》。也可以拨打咨询电话,其中仁和中心学校可拨打(郑老师),仁和东风小学可拨打(钱老师),还有投诉电话。

本招生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属于余杭区东风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